Category: A 工作

2024年9月11日,20:28

A 工作B 閱讀C 出版L 人物O 活動與新聞報導

今天金鼎獎頒獎,感謝評審對《種子和風》、《有蚱蜢跳》的肯定,得以❝ 榮獲圖書插畫獎 ❞
大大恭喜王妤璇和吳睿哲!也感謝楊士毅對《種子和風》的共同參與!
┈ ┈ ┈ ┈ ┈ ┈┈ ┈┈ ┈ ┈ ┈ ┈ ┈
🌱《種子和風》#王妤璇 得獎感言金句:
┈ ┈ ┈ ┈ ┈ ┈┈ ┈┈ ┈ ┈ ┈ ┈ ┈

「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曾經在探尋自我意念,身旁也會出現相伴旅程的其他角色,所以當我看見這文本的時候,也看到了一部份的自己。」

「跟著故事的發展,我試著用顏色以及造型來表達情感的流轉,書中可以看見隨著種子它的心境轉換、色彩是會不斷流動的,初期會有豐富多變的地景,也有幽暗的情感轉折,最後透過成長理解呈現出溫暖開朗的色調。」

「這對於繪畫創作者來說,是很大的肯定。」

┈ ┈ ┈ ┈ ┈ ┈┈ ┈┈ ┈ ┈ ┈ ┈ ┈┈
🦗《有蚱蜢跳》#吳睿哲 得獎感言金句:
┈ ┈ ┈ ┈ ┈ ┈┈ ┈┈ ┈ ┈ ┈ ┈ ┈┈

「我從小到大身長在一個喜歡分類與定義的社會,但我認為很多事情沒有標準答案;
我很感謝每一個向我回饋的讀者,看懂的或看不懂的都好。」

「身為一個作者,我的工作就是把話說出來,交棒給讀者把話接下去。」

「在這個快速嘈雜的年代,能用自己的步調做一本書,是很不容易的。」
✰…✰…✰…✰…✰…✰…✰…✰…✰…✰
期盼大家都能持續透過閱讀,支持臺灣優秀的創作者✨✨✨

※ 圖片截自第48屆金鼎獎頒獎典禮 Live直播
🎖️📖 金鼎獎|#金鼎獎|#有蚱蜢跳|#種子和風|#大塊文化|#image3

2024年9月11日,14:39

A 工作B 閱讀C 出版L 人物O 活動與新聞報導

各位朋友:
近年來,臺灣創作的Picture Books 和 Comics 在相關的國際大獎,及國際版權的銷售上,迭創佳績。
文化部今年起辦理 Books from Taiwan(BFT) 2.0 文化黑潮之拓展臺流文本外譯計劃,劃分「文學/非文學」,及「漫畫/童書與繪本」兩大類來徵件,挑選具有國際版權銷售潛力之臺灣原創出版品,予以翻譯並加多方向推廣版權銷售。
現在2025年Books from Taiwan 2.0第一期的徵件期程自9月6日起開始,至10 月7日截止,也將在9月12日下午舉行徵件線上說明會,下午2點到3點是「文學/非文學」類,3點到4點是「漫畫/童書及繪本」類。
在3點開始的「漫畫/童書與繪本」類說明會上,除了解釋報名機制外,我也會整理最近訪問幾位國際專家的意見,請大家參考這些專家對臺灣 Picture Books 和 Comics 創作者如何更進一步打進國際市場的建議。
我訪問的人有:
Picture Books類
Grazia Gotti (波隆那兒童書展顧問),數十年觀察國際Picture Books創作趨勢,對臺灣的創作有特別的關心。
Davide Cali(圖際知名繪本編劇),與世界各國創作者有豐富的合作經驗,以及銷售國際版權的心得。
Comics類
Loo Hui Phang(布魯塞爾ESA Saint-Luc大學漫畫系教授),長期創作並評論,也是用兩年時間協助《OKEN:詩的端倪》成為今天面貌的重要推手。
Didier Pasamonik (法國著名漫畫評論家),長期觀察國際漫畫創作趨勢,也關注臺灣的漫畫創作環境。
希望這些建議對有興趣進軍國際市場的創作者有所助益,即使今年一時還沒有作品參加的人,也可以及早進行明年或未來的準備。
謝謝大家。
附註:明天線上說明會的報名方法: https://bit.ly/3XlIk4z
文化部的徵件說明,連結在這裡:https://bit.ly/47oVgLu
郝明義 謹啟

2024年9月8日,21:49

A 工作B 閱讀C 出版P 隨筆

1.
最近在整修辦公室,正想應該學點煮茶或咖啡招待來開會的同事或來訪的客人,哇,給我這個咖啡白目的人看的書來了!
2.
《咖啡小學堂寶典》作者粕谷哲 Tetsu Kasuya,今年40歲。他原來在一家新創的科技公司上班,因為過勞的關係罹患了第一型糖尿病住院治療。因為這種病治不好。他不希望病情惡化,買了咖啡器材來自己沖泡飲用。
剛開始他什麼都不懂,但是從住院那一天算起,粕谷哲只花了一年就改行當咖啡師。兩年後,他成了咖啡界的日本第一。又過一年,他參加2016年「World Brewers Cup」手沖咖啡世界大賽,成為第一位拿到冠軍的亞洲人。
3.
回憶他之前對咖啡的印象,粕谷哲說,「或許是那些偉大的專家寫的入門書太過艱澀,或是咖啡店的店主對咖啡太過講究,把咖啡講得太過複雜難解的緣故 吧。再加上,有的賣場放的解說牌也不太好懂,因此咖啡才給人望而生畏的感覺。」
而這位手沖咖啡世界大賽冠軍先生說,「其實真的要理解咖啡,你需要的不是正確的解說或歷史知識,而是 『敢放手賞玩』的心態。我就是用抓昆蟲和做實驗的態度,來研究咖啡的。」
所以他寫《咖啡小學堂寶典》這本 書,「主要是想告訴大家『如何賞玩咖啡』。」
4.
粕谷哲說,要了解咖啡的味道差異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他也說,只要你抓住「咖啡的要角」和「襯托咖啡魅力的方法」,任何人都能理解咖啡味道的差異。
他用了一個比喻來說明:「這就好像你支持某個偶像團體,當中一定有你特別喜歡的偶像,漸漸地你會了解那個偶像在團體中的地位、角色,以及他們彼此的關係好壞。」
粕谷哲想表達的是:「咖啡的世界裡也有所謂的要角,這些要角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磨豆法和沖泡法,也能增進那些要角的特性。」
他說,有了這種認知之後,當你買到自己喜歡的咖啡,一定希望靠自己的本事,把咖啡的魅力發揮到淋漓盡致。「你再也不會說:『反正咖啡都嘛差不多,不就是又黑又苦的飲料嗎?』每喝一口咖啡,你都會感受到無限的真情。」
5.
也從這一點出發,可以了解粕谷哲當年怎麼會那跳躍地從人生的谷底絕地大反攻,拿下手沖咖啡世界冠軍。
「我認為咖啡最大的魅力,在於它的味道完全反映了人生的無常。」他說。
他剛開始學泡咖啡的時候,因為什麼都不懂,泡出來的咖啡有夠難喝。但是他心有不甘,每天都研究怎麼泡出更好喝的咖啡,逐漸改進挑選豆子和沖泡的技術,總算可以泡出好喝的咖啡了。
「每當我泡出『更好喝的咖啡』,我的信心也增強了,感覺連人生都開始走運了。」
粕谷哲說他能拿下世界冠軍固然跟運氣也有關係,但他一開始只是想泡出好喝的咖啡,「這種慢慢進步的感受,對我的心靈大有益處。很多事情只要你願意去做,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而且當你從中找到樂趣,你的人生也會變得很愉快,享受咖啡同樣如此。」
然後他講了個金句:「自己沖泡的咖啡,才是最棒的精神安定劑。」
6.
《咖啡小學堂寶典》以漫畫為主軸,加上文字、圖表、插畫多線並進,帶領讀者進入咖啡的世界,在日本引發熱烈好評,被喻為「新世代的咖啡寶典」!
在台灣,也有眾多咖啡達人熱情推薦:
AD Cafe(咖啡自媒體)
dato(旅行生活作家)
Hally Chen(咖啡文化作家)
Frank Yang (維堤咖啡創辦人 )
林姐(臉書社團「手沖咖啡有意思」版主)
林哲豪(台灣咖啡研究室計畫主持人)
吳怡玲(社團法人台灣咖啡協會副理事長)
陳秉超(咖啡師的咖啡師)
劉邦禹(咖啡杯測師大賽世界冠軍)
臧芮萱(演員)
學長(vvcafe創辦人)
韓懷宗(咖啡學系列作家)
書裡除了有粕谷哲協助的許多基礎認知和心理建設之外,還可以幫助
★買豆不踩雷
★圖像化認識咖啡風味
★王牌沖煮法——簡單美味咖啡產出公式「4比6法則」
最後一點最重要,世界沖煮咖啡大賽冠軍無私傳授得獎的王道沖煮法,照著比例沖,簡簡單單沖出美味咖啡。
7.
我問同事,我要照粕谷哲的建議開始學的話,需要準備多少錢來買設備。這本書的主編秀娟和沖咖啡很拿手的晁銘都說,應該不用一千元就可以開始了。
粕谷哲說:其實喝什麼咖啡都無所謂。他平常喝便宜的配方咖啡或即溶咖啡,還有那些別緻的小咖啡館賣的咖啡,都各有各的滋味。
「有些人可能只去超市買咖啡豆,也有人都去連鎖大賣場買一樣的咖啡豆,或者你對精品咖啡有興趣,卻遲遲不敢出手。無論你是哪一種,都可以深入探索咖啡的世界。你只需要一點小小的勇氣,再加上一點繁瑣的步驟,每天就會過得愉快又自在。」
粕谷哲,我來吔!

2024年8月30日,22:55

A 工作B 閱讀C 出版

小青鳥為什麼會遇上小男孩?
1.
黃沙。棕櫚。
國王和皇后住在塔樓上有新月標誌的城裡。
駱駝在幫他們運送各種食物、寶物。因為國王和皇后越吃越大,想要的東西也越來越多,包含「手工編織的床單與地毯,刻有魚和星星圖案的銀器,用琥珀和石榴石製作的首飾,長長的綢緞,彩繪過的鍋碗瓢盆,薰香,用上等的椰棗釀成的好酒」。
國王和皇后要每一戶人家牆上都掛上他們兩個人的肖像,讓大家知道隔牆有耳。
他們也在城裡建了一座巨大無比的白色籠子,裡面關著全國上下所有的青鳥。國王和皇后要把「每一隻青色的鳥」都抓進這裡。
有一天,當士兵把一批新捉來的青鳥關進籠子的時候,有一隻小小的青鳥逃了出去。
牠飛到了阿奇家。
阿奇家門口,有一棵美麗又清香的茉莉花樹。
2.
《小青鳥與茉莉花》是比利時童書作家萊拉.庫巴(Laila Koubaa)的作品。萊拉父親家族是北非的突尼西亞人,小時候常去突尼西亞渡暑假。
1987 年的時候,班.阿里在突尼西亞發動一場政變,推翻前任總統上台,從此長期掌權。但他治理無能又貪腐,家族裙帶把持國政,不許言論自由,成為警察國家。
到 2010 年末至 2011 年初的時候,通貨膨漲、高失業等各種經濟指標都惡劣之際,一個攤販青年因為沒有攤販證照被警察沒收車子之後,投議自焚。從此引發一連串街頭示威遊行,爭取民主的運動,最後導致班.阿里倒台,是為「茉莉花運動」。
茉莉花是突尼西亞國花。
諷刺的是,班.阿里當年發動政變上台時,也是叫「茉莉花運動」。
新的茉莉花運動不只是在阿拉伯世界開了民主運動的第一槍,後來許多阿拉伯國家都接連引發人民走上街頭,更幸過的是,突尼西亞也是其中唯一和平過渡,完成民主轉型的國家。
萊拉也是受到這場運動的啟發,和插畫家馬蒂亞斯.德列歐(Mattias De Leeuw)創作了《小青鳥與茉莉花》。
3.
用繪本三十二頁的篇幅,怎麼講一個背景和涵意如此遼濶的故事?
怎樣用寓言風格的文字,結合簡單但豐富的線條和色彩,講一個讓孩子看到雖然是發生在遙遠的國度和文化中,但是卻和自己的世界也密切相關,是自己也要關心的故事?
我自己特別喜歡的是:用一隻小青鳥逃出那個巨大的白色牢籠,用一隻小青鳥和一
個小男孩聯手的安排。
一隻小青鳥提醒我們:有時候,儘管只是一句話,都不要小看它的力量。
一隻小青鳥和一個小男孩聯手提醒我們:再怎麼激勵人心的話,最終需要行動來實踐。
對抗極權政府固然如此,對抗國家、社會裡發生的任何不合理現象,也都如此。
小塊 Pezzetti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