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5日23:58
A 工作B 閱讀C 出版
1.
情緒,有兩種。
如果有一隻巨大的熊突然從樹木後方跳出來,在那一瞬間你感受到的情緒,就是恐懼。
如果你行走在森林裡,一邊走著,一邊在想著:「那個是熊的腳印吧?這座森林裡有熊?如果熊突然跑出來該怎麼辦?我要裝死嗎?還是要爬上樹?」那你所感受到的情緒,就是焦慮。
2.
焦慮,按外界和內在分,有兩種。
如果新進一家公司,在陌生的環境裡拿自己還不熟悉的工作做簡報,怕自己做不好。這是對應外界真有威脅而存在的的「現實性焦慮」。
如果除了擔心自己做不好簡報之外,還開始擔心這次做不好簡報會被罵,同事會瞧不起自己,自己可能在這家公司混不下去,這是在內心加油添醋地想出其他自己嚇自己的事情,那就是「神經性焦慮」。
3.
焦慮,按不確定的性質分,又有兩種。
如果你不確定某件事會不會發生,譬如考試有沒有及格,這是「概率不確定性」所產生的焦慮。
如果確定某件事情會發生,但不確定何時發生,譬如你知道這次考試不及格會被爸爸罵,但不知道他什麼時候要罵你,那這是「時間不確定性」所產生的焦慮。
4.
我把這四種焦慮畫成一張圖。
人不可能完全沒有焦慮,但焦慮可怕的就是會不知不覺地沒有邊界地擴大。
從這個圖就可以看出:本來只存在一個象限裡的焦慮,我們很容易就擴大成四個象限裡的焦慮。
所謂「面對現實」、「把握當下」這些話,都是在提醒我們只要面對四個象限裡的哪一種焦慮來處理就好,而不是一直把一個象限裡的焦慮擴大成四個象限的焦慮。
5.
晚上讀《上班路上心理學:養成堅韌靈活心態的33種心理學工具》,其中有一章談為什麼每個星期都覺得星期一很可怕,裡面談焦慮談得很有意思,我就做了筆記,畫了一張圖。和大家分享。
《上班路上心理學:養成堅韌靈活心態的33種心理學工具》還談的題目有:
我為什麼一去公司就很辛苦?
如果每天見面的人每天都很討厭?
我只是一個齒輪嗎?
如果和同事關係變好,會顯得很不專業嗎?
如何應對反覆無常的上司?
如何成為擅長拒絕的人?
這是一本上班族自救心理處方箋,讓上班這條路,不再是辭職的黃泉之路。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