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B 閱讀

星期六,不論你是否認識這位104歲的神父

B 閱讀C 出版P 隨筆
【星期六,不論你是否認識這位104歲的神父】
2018年12月,我在丁松青神父的新書發表會上,第一次見到賴甘霖神父。
因為丁神父的書裡有談到賴神父和他很感人的一段,所以見到他本人,完全不覺得陌生。
但是很驚訝。
一位102歲的神父。走路不用人搀扶,不用拐杖。聽得清楚,看得清楚。臉上完全看不到一百多歲的人臉上會看到的皺紋或老人斑。皮膚光潔。太神奇了。
賴神父看到我,也不覺得陌生的樣子,馬上用他帶著(西班牙)腔調的中文,急急地和我說了很多話。
字面上,我不是完全明白他說的話,但是他要表達的心意,卻完全可以體會。裡面結合了愉快、關懷、祝福等種種美好。
我也就從那個時刻起,就有了要出一本他的書的念頭。
我想知道他這一生怎麼走到這裡。
我想知道他怎麼如此健康地走到這裡。
我想知道他怎麼可以和人分享這麼多美好地走到這裡。
我相信一定也有很多人想知道。
現在,《愛如甘霖》這本書即將出版了。
這個星期六,9月26日下午2點,在台北市辛亥路耕莘文教院,我們要為賴甘霖神父辦一個新書發表會。
今年,賴神父104歲了。
今年,賴神父來台灣住了52年,正好是104歲的一半。
而9月26日,也有個特別的意義。
1940年的這一天,是賴神父入耶穌會的日子。
所以,發表會的那一天,正好是賴神父入耶穌會的八十周年。
如果你認識賴神父,請看一下是否能在那一天來和賴神父重聚。
如果你還不認識賴神父,也歡迎那一天來參加,認識這一位值得你認識的神父。
======
《愛如甘霖》新書發表會
時間:9月26日(六)下午2點
地點:台北市辛亥路一段22號 耕莘文教院
(照片是2018年12月拍的)

【星期六,不論你是否認識這位104歲的神父】 2018年12月,我在丁松青神父的新書發表會上,第一次見到賴甘霖神父。 因為丁神父的書裡有談到賴神父和他很感人的一段,所以見到他本人,完全不覺得陌生。 但是很驚訝。 一位102歲…

Posted by 郝明義Rex How on Wednesday, September 23, 2020

2020 年 9 月 21 日,21:04

B 閱讀C 出版P 隨筆
任正華不再畫漫畫太可惜了。
這是我去年聯絡任正華的時候,先浮起的想法。
當年行走漫畫武林,獨樹一格的任正華,隱退江湖之後,多年未見。所以同事小毛問我有沒有辦法請任正華授權《修羅海》給我們出版。
見了任正華,歲月沒有在她臉上留下什麼痕跡。但漫畫創作確實不在她目前的生命規劃之內。
那天,她說《修羅海》還要再擱著,但同意讓我們先出版《人肉包子》和短篇漫畫集《漫漫畫人間》。
以前記得看過《人肉包子》,《漫漫畫人間》則沒有。
這次出版之後,看過兩本書,更覺得任正華不再畫漫畫實在是太太太可惜了。
以前看《人肉包子》的時候沒有那麼深感觸,這次著實看出任正華為孫二娘翻案的堅決。就是不甩你們了的堅決。也所以,從封面到內頁,孫二娘嫵媚動人。
第一次看《漫漫畫人間》,則覺得太厲害了。從現代的台灣到民初的中國;從辦公室的霸凌到親子之間的糾結,任正華用短篇漫畫說故事,讓人感到優遊自在,也遊刃有餘。
愛看漫畫的人,大家一起來為任正華鼓鼓掌。
為孫二娘翻案!為女人翻案! 人肉包子 大塊https://bit.ly/3grJGmY 讀冊https://bit.ly/3lkoEu1 誠品https://bit.ly/2QsaCsj 博客來https://bit.ly/3b18P71 金石堂https://bit.ly/3gxjbfO

 

人肉包子內文之一。

 

人肉包子內文之二。

 

人肉包子內文之三。

 

漫漫畫人間:任正華漫畫集 大塊https://bit.ly/2YAod4X 讀冊https://bit.ly/2EyDPyV 誠品https://bit.ly/2Qvt0Ah 博客來https://bit.ly/2YBlng4 金石堂https://bit.ly/2EAEgsH

 

竹林七閒》畫走水墨,文走篆刻。

 

幸福家庭》犀利的社會與人性的刻畫。

 

子息》不斷地想到「狐魅」……

 

 

任正華不再畫漫畫太可惜了。這是我去年聯絡任正華的時候,先浮起的想法。當年行走漫畫武林,獨樹一格的任正華,隱退江湖之後,多年未見。所以同事小毛問我有沒有辦法請任正華授權《修羅海》給我們出版。 見了任正華,歲月沒有在她臉上留下什麼痕跡。…

Posted by 郝明義Rex How on Monday, September 21, 2020

2020 年 9 月 19 日,22:38

B 閱讀C 出版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朱宥勳一次出了兩本秘笈。
都是在「作家新手村」練功用的。
一本是《作家生存攻略》—這是技術篇,練外功。
一本是《文壇生態導覽》—這是心法篇,練內功。
他為什麼有這個寫作構想,楊佳嫻在技術篇的序裡有這麼一段:
『宥勳在本書〈後話〉中說,學習社會科學教導他「精神創造都奠基在物質基礎與社會制 度上」,因此,他認為有志於文學者,不能拿文學清高的神話來自誤。魯迅談女性處境時很 直接說就是要有錢,作家生涯亦如此;張愛玲把第一筆稿費拿去買了唇膏,母親說怎麼不留 著紀念,但祖師奶奶頭腦清明不浪漫,錢就是要用。在我看來,文學相關研究的典範與方法 持續變化中,社會科學觀念的引入,確實可以讓人不再「有系統的天真下去」(張愛玲語)。』
而最好的介紹方法,就是打開秘笈目錄,稍窺堂奧。
所以附上第一本《作家生存攻略》的練功綱要。
明天9月20日星期天下午3點,在台中,朱宥勳更和楊佳嫻在image3非常圖像空間有一場《作家生存攻略》的對談,親口解釋武功秘笈,歡迎大家參加。
時間:2020年9月20日(日)15:00-17:00
地點:臺中歌劇院5F iMage3非常圖像空間(臺中市西屯區惠來路二段101號)
講者:朱宥勳(作家)、楊佳嫻(詩人)
報名:https://reurl.cc/zzN4nV(免費講座,歡迎報名)

朱宥勳一次出了兩本秘笈。都是在「作家新手村」練功用的。一本是《作家生存攻略》—這是技術篇,練外功。一本是《文壇生態導覽》—這是心法篇,練內功。 他為什麼有這個寫作構想,楊佳嫻在技術篇的序裡有這麼一段: 『宥勳在本書〈後…

Posted by 郝明義Rex How on Saturday, September 19, 2020

2020 年 9 月 17 日,22:34

B 閱讀C 出版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從2012年第一次在國家圖書館看到《天元玉曆祥異賦》,到今天終於合作出版問世,已經八年了。
最早,先是被900多張集成於明朝的天象星占圖所吸引,覺得真是一套奇特的圖像語言巨著,想到應該把這套原本只限欽天監研究,皇帝御覽的秘書,有個公開出版的機會,讓一般大眾也一窺堂奧。
後來邀請李豐楙教授寫導讀,李教授一路擴大做了版本比對研究,還找出可以據以歸納、分類的立足點,讓這一套新編版本的問世有了里程碑的意義。
過程中,我自己個人也收穫良多。過去看筆記小說,老百姓走在路上住足看天,可能會被抓去砍腦袋的原因,一下子清楚了。因為皇帝要把研究天象這件事當作自己的獨門絕活,並且天子天子,只有皇帝是天之子,才有資格研究天,一般人膽敢看起天來,當然可能當作有意謀反來砍腦袋。
今天下午我們在國圖辦新書發表會,李教授也做了很精彩的演講。曾淑賢館長說,應該另外再找個周末時間再辦一場,讓更多人聆聽李教授的介紹。
錯過今天演講的人,一方面請等我們在國圖再安排一場。另一方面,就在後天,這個星期六,在台中國家歌劇院五樓的image3非常圖像空間,有一場大塊文化和仰望書房合辦的講座:「從占星到天文——漫談中西方的哲學與科學演進」,由施逸昕(仰望書房店長)主講,相關資訊如下:
9月17日下午,李豐楙教授的精彩演講。我們會在國圖再另排一場。

 

標示「御覽」的外盒。

 

打開外盒之後。

 

三卷本。 新編御製天元玉曆祥異賦套書 大塊https://bit.ly/2YAklkr 讀冊https://bit.ly/34ANrnE 誠品https://bit.ly/2D24N1s 博客來https://bit.ly/3hyUReP 金石堂https://bit.ly/2YyqLRl

 

特別選紙、製版、印刷。

 

與曾淑賢館長、李豐楙教授合影。

 

星期六,在台中國家歌劇院五樓的image3非常圖像空間,有一場大塊文化和仰望書房合辦的講座:「從占星到天文——漫談中西方的哲學與科學演進」,由施逸昕(仰望書房店長)主講,相關資訊如下: https://bit.ly/2ZJBZTw

 

 

從2012年第一次在國家圖書館看到《天元玉曆祥異賦》,到今天終於合作出版問世,已經八年了。 最早,先是被900多張集成於明朝的天象星占圖所吸引,覺得真是一套奇特的圖像語言巨著,想到應該把這套原本只限欽天監研究,皇帝御覽的秘書,有個公開出…

Posted by 郝明義Rex How on Thursday, September 17, 2020

2020 年 9 月 10 日,21:07

B 閱讀C 出版P 隨筆
這兩天,不斷看到聽到有人在談論我們九月剛出版的《觀察的藝術》。

先是昨天看到

一本書店

介紹這本書,底下讀者反應很熱烈。https://bit.ly/3k8xnhp

今天中午,我見一位教授,要送他這本書。他非常高興,因為他的太太前天剛跟他說對這本書感興趣。
的確,《觀察的藝術》是一本很有趣的書。
書的副標是:「在日常生活中開發想像力的131個練習」。其實,也是遊戲。
簡單地說,今天是個「多意識」狀態普遍的年代,人類來到分心的頂點。什麼都看到,也什麼都看不到。
所以,這131個練習和遊戲就是:藉由觀察,練習集中注意力, 把心(注意力)放在單一任務上,安定下來,不再被不斷流動的周遭事物帶著走。
然後,在平凡無奇的日常事物中,看出別人沒發現的線索與細節,讓靈感無所不在。
請看一下底下的圖吧。
這本書(我覺得特別)適合在城市裡遊走的時候帶在身邊。 因為有不限於用眼睛練習的觀察遊戲。 大塊https://bit.ly/2FLUgIH 讀冊https://bit.ly/2CUCORc 誠品https://bit.ly/3gpsmif 博客來https://bit.ly/3hrR439 金石堂https://bit.ly/3j92Kbp
目錄乾淨俐落。觀察的大類有五頪。
練習或遊戲原則。 總共有四種難易程度不同的練習(或遊戲)分類。 一隻眼睛代表「超簡單」。 兩隻眼睛代表「保證可以」。 三隻眼睛代表「有趣的挑戰」。 四隻眼睛代表「進階練習」。
這是一些練習的清單。
來一場沒有相機的照片散步? 很酷吧。

這兩天,不斷看到聽到有人在談論我們九月剛出版的《觀察的藝術》。先是昨天看到 一本書店 …

Posted by 郝明義Rex How on Thursday, September 10,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