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下午,叛逆葡萄在台北….
B 閱讀C 出版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8月15日下午,叛逆葡萄在台北….】
世界上已知有近1,368種葡萄──從Altesse到Zierfandle──我們卻只用其中的20種葡萄來釀造80%的葡萄酒。譬如卡本內蘇維濃(Cabernet Sauvignon)是波爾多最知名的葡萄品種,但如今舉世掀起一股ABC情結──Anything but Cabernet,追求卡本內(Cabernet)以外的稀有葡萄酒。
《叛逆的葡萄》的作者,就是超越所謂的「貴族葡萄」,嚐遍瑞士、奧地利、葡萄牙、法國、義大利、美國及其他國家,形形色色晦澀難懂的葡萄酒,而這些統統都是被我們忽略低估的葡萄品種。
而今天下午四點,韓良憶現身說法,在台北 Something ALES談這些叛逆的葡萄釀出來的酒,要怎麼喝。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bR6Ekv
湯姆生給我們保留的世界,和一張通行證
B 閱讀C 出版P 隨筆
【湯姆生給我們保留的世界,和一張通行證】
「旅行者常常認為,任何人都會攝影,所以這門藝術只要一個下午便能學會,且只有在絕對必要時才需要加以研究。多年來,我不斷嘗試修正這種錯誤觀念,卻徒勞無功。我個人已涉獵這門藝術超過二十五年,仍持續埋頭苦幹……..我盡力邁步,只能勉強跟上。」
這是距今一百三十年前,來自蘇格蘭的約翰.湯姆生(John Thompson)說的話。
幸好他做了那麼大的努力,伴隨他在十九世紀末遠東十年的旅行,用攝影留下了無比珍貴的旅遊文學與攝影紀錄。
《湯姆生鏡頭下的晚清中國: 十九世紀末的中國與中國人影像》(Illustrations of China and Its People)正是其中的代表。
湯姆生很完整地保留了一個世界。他的本意,是讓當時對遠東、中國無所認知的世界其他地區的人,可以經由他的文字和攝影進入這個世界。事實上,他也為一百三十多年後,即使本身就一直居住在這個地區的人,也打開了進入他所保留的那個世界。
湯姆生在這本書裡的旅行,是由香港出發,到臺灣,再到臺灣,回汕頭,北上廈門,再上海、南京,沿長江到四川,再北上到天津、北京,最後到長城。
他不只是用鏡頭真實地記錄了那個時代的時空樣貌,最難得的是,他把鏡頭下一個個的人都給予了生命,因而即使時隔一百三十多年,今天我們看到那些或低首,或他顧,或直視我們的人,他們的氣息如在眼前。
而湯姆生要做到這些,遠不止要跨越攝影技術的挑戰。
『凡熟悉中國人和他們根深蒂固的迷信,就會知道,要執行這個任務所牽涉到的困 難和危險。有些地方,人們壓根沒見過白種人。識字階層則相信,世人應小心避 開各種邪靈,其中最應極力迴避的,莫過於「蕃鬼」或「洋鬼子」。他們化為人形, 出沒人間只圖己利。他們藉助神奇視力,得以透視天地間的隱秘財寶。我因而被 冠上不祥風水師之名,我的相機也被視為巫術的法器。加上我用自然或超自然的 方法所造就的非凡眼力,賦予我看穿岩石和山巒的能力,可以洞察當地人的靈魂, 並以巫術製造出神奇的圖片,它同時會令相中人元氣大傷,並很快一命嗚呼。……..人們不只一次地朝我扔石頭, 或是用其他各種粗暴的方式對待我。而且,愈是在那些大城市,對外國人的憎恨表現得愈是明顯。』
然而,他也有奇特的收穫:
『在很多鄉村地區,不管是與歐洲人有來往的地方官員,還是那 些因與西方的交流而受益匪淺的普通民眾,都向我展示了他們的友好,給予我這 個外國人最真誠的款待。試圖用照片來說明旅途見聞,是一項新奇的實驗。……..總之,我對這項任務樂觀以對,也希望我所採取的方式能夠讓其他旅人有 所依循,因為這些照片所呈現的忠實影像,能夠讓讀者以最近的距離,來檢視相中的情景。 』
在臺灣的部份,湯姆生為一張木柵平埔族兩名女性的照片這麼寫道:
『謹此向這群木柵主婦們致以最高的敬意;她們打的是一場光明正大的抗戰,在曠 野中對抗歲月無情的蹂躪。族裡在時間抗戰中最身經百戰的退役戰士,對於以胭 脂、假髮或是染髮等防禦工事來遮掩歲月痕跡的心虛,大概會嗤之以鼻。晒得黝 黑而爬滿皺紋的雙頰,加上幾縷因年歲而斑白的鬢髮,不僅使她們走到哪裡都備 受敬重,更擁有通行證一般的效力,可以確保她們安然穿越敵對部族的領土。』
其實,我們也可以用類似這段話的文字來向湯姆生致以敬意。
不同於各種歷史書寫會因為政治需求而塗脂抺粉,湯姆生也以他的攝影為那個時空留下面貌,讓我們得以擁有通行證一般的效力,可以感受到那個世界的真實。
不知道你是否在疫情的影響下,想要到遠方旅遊而不得嗎?
何不進入湯姆生鏡頭下的世界?








讓人想寫短篇小說的漫畫
B 閱讀C 出版P 隨筆
【讓人想寫短篇小說的漫畫】
「就算燃燒再多激情,無論使熱血沸騰到什麼地步,我真的覺得,青春終究是藍色的。我想,那會是黎明前,街道開始朦朧浮現時的藍色。」
松本大洋在《藍色青春》後記之二裡這麼寫。
過了快二十年之後,他又在文庫版的後記裡這麼說:
「《藍色靑春》是二十多歲的我,為十幾歲的自己所下的標題,然而過了四十歲之後,我想說:那個得意洋洋回顧過 去的你才是最靑澀的啦。
「漫畫技巧拙劣至極不說,還有許多現在的自己難以直視的畫格和表現手法。老實說,看了很想找個洞把書丟進去、 埋起來。不過,書中某些台詞或劇情發展,現在的我也已經 寫不出來或畫不出來了。因此我認為它也具有自己特有的力 量。(或者說,我決定用這種眼光看待它。)」
的確,和他琳琅滿目的眾多長篇之作相比,這本收錄他1990到93年之間,出道早期創作的短篇漫畫集,「具有自己特有的力量」。
激昂、不良、喧嘩、腐蝕、荒誕,但充滿撞擊力!生命力!
並且,看了松本大洋的短篇漫畫,讓我找到了一個比喻。
長篇創作(不論是漫畫或小說),要有計劃、有節奏、有佈局,像是跑馬拉松。
短篇漫畫,或小說,應該像是深夜裡開跑車出去撒野。
所以,進行長篇創作的人,也都該有短篇創作。
我想寫寫短篇小說了。






透明的仙女,甜美的垃圾夢
B 閱讀C 出版P 隨筆
【透明的仙女,甜美的垃圾夢】
庚子年是什麼事情都會發生的。
所以,有位仙女寫(加畫)了一本書,我們出版了。
這位仙女不只是有那模樣,有那稱呼,曾經賜給許多善男信女閃亮籤詩,最重要的是得過印證,有證書的——在2014年全台灣將近40位想當仙女的人裡,名列成仙十二女的第八名。
倪瑞宏,雖然光看名字有可能會誤以為是一位「先生」,但她就是這麼一位貨真價實的仙女。
看看她自己端出來的履歷,是如此介紹自己:
☑ 拿仙女證照來說嘴,打勾。
☑ 以仙女身分拯救多名寂寞善男的人生,打勾。
☑ 加入仙女陪侍產業進行田調,打勾。
☑ 穿仙女裝現身穿得理所當然,打勾。
☑ 受邀舉辦仙女說明會,打勾。
☑ 當大家都在網路瘋仙女送公文時,早已走在時代尖端,打勾。
☑ 寫了一本仙女研究論文再出版成書,打勾。
不過這份履歷裡漏了很重要的兩項,那就是
☑ 從國中美術班、高中美術班、藝術大學、美術研究所,體驗完整版的台灣美術教育,打勾。
☑ 對垃圾分類有強迫症,喜歡廢棄包裝紙盒的味道和質感,所以拿來畫畫,打勾。
現在,她寫/畫的這麼本書,就是《仙女日常奇緣》。
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仙女寫的書沒法三言兩語說得清。請看附上的目錄,以及書裡的截圖。
必須再多說一句的話,就是仙女都是透明的。
所以倪瑞宏仙女也把她仙凡緣塵的一生都透明地展現在我們凡人的眼前。包括她寫的這一段話:
「如果從更深層的解讀,無論你是用織女、空姐、選美皇后、兩性女王、酒店和伴遊小姐……任何古今中外脈絡解讀仙女,在我的研究後期,我體悟仙女其實就是被美化的鬼魂,就像我在高雄偏僻鄉里發現的小仙女廟,廟 中祭拜的就是孤苦且身分不明的女子。
「寂寞的人需要仙女陪伴,且讓我親自下去陪你,帶領你一同進入仙女(女鬼)出沒的花園幻境,讓我們在那相遇,一起夢一場最甜美的垃圾夢。」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