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B 閱讀

2020 年 6 月 8 日,20:45

B 閱讀C 出版P 隨筆

前兩天做了這支短片。

因為兩位作者來自挪威,挪威是個萬島之國,這又是個海上的故事,所以最重要的是先做出能和海洋聯感的音樂。的確,音樂一出來,片子的架構也就好了。

所有的愛,喜悅和哀愁都是一樣的。
在問的問題也是同樣的。

有沒有因為深愛一個人,而擔心有一天會失去他?
有沒有因為深愛一個人,而在疲憊中保留最後的力氣鼓舞她?
有沒有一個時刻,不論面對任何牽絆,都只想大聲地㖪出:「我要和你在一起!」

#我要和你在一起
image3

image3 六月新書:
《我想和你在一起》(挪威原書名 Du og jeg Book Trailer

因為愛,因為被愛,所以生出憂愁,生出勇氣。
有了陰暗,也有了美麗。

⋯⋯更多

2020 年 6 月 7 日,10:58

B 閱讀C 出版P 隨筆

「當她2018年以《雲遊者》(Flights)奪得英國「曼布克國際獎」(Man 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時再攀高峰,那時沒人料想得到朵卡萩同年稍後還會直接攻頂奪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史上唯一的雙料冠軍。…….

「儘管得獎無數又名利雙收,在老派專擅、依然故我的波蘭,朵卡萩仍舊不待見於主流價值。然而,不畏保守派譏謗其為「賣國叛徒」,朵卡萩不讓孜孜不倦的書寫成就專美於前,眼見世道失序無法置身事外,堅持左翼路線,在環保、人道與社會議題上採改革行動派,激進舉旗與直言倡議的表現,不遑多讓。

「她認為同理心(compassion)才是讓人類彼此溝通與互相了解的不二法門,所以作家因為無法旁觀他人受苦受難。有鑒於此,作家當扮演治療師的角色,引其讀者逼視一向逃避的自身與國族的歷史,以便能超越現況走向未來。她不諱言終生以此為職志,自己已然是專治過去疑難雜症的心理治療師(psychotherapist of the past),至今頗引以為傲。」

今天,6月7日星期日下午3點,謝佩霓在臺中國家歌劇院的image3非常圖像空間,講朵卡萩的《雲遊者》。謝佩霓對朵卡萩所有作品都做了深入幽微的研究,講這本書的精采可以想像。請不要錯過。報名網址:https://bit.ly/2MAAYGn

底下也再摘一段佩霓寫的導讀文字:

「朵卡萩善於化整為零、多線發展。以《雲遊者》為例,採用無名者的主述為敘述觀點,從〈我在這裡〉起首,分成總計一百一十六個單元繁衍。單元的長度參差交錯,短則一個長句,長則幾十頁,創造了韻律有致。精心布局的系統性碎化,將情節凝聚為小節,也將情結抒發為情感,透過縮影投射(vignettes)打破線性思考,不斷挑戰循慣性閱讀的讀者。細心的讀者甘之如飴,因為掩卷時能完成巨幅的記憶拼圖。她的文風文白夾雜,一如讓史實夾雜於虛構,互為形影掩抑虛實相生,在廿世紀末借古喻今,穿越四世紀時空。」

 

 

獻給星期一準備上班的人

B 閱讀C 出版P 隨筆

【獻給星期一準備上班的人】

『虛有斯城(Eccenihilo)是一座充滿血腥與慾望的城鎮,生得畸形的市民們多是斷手斷腳且生著怪病。

『市長為了使城鎮恢復生機、整頓人心,決定舉辦一場盛大的嘉年華,並邀請舉世聞名的閹伶瘋貓卡多(Foligatto)多回到出生地為大家演唱。

『市民們開始著手準備,從裝飾到華麗的服裝,並以瘋貓卡多形象製作超大型人偶作為狂歡節之王,這使得虛有斯城逐漸充滿新氣象。

『瘋貓卡多以其迷人的歌聲為嘉年華揭開序幕。但第二晚時,他的聲音卻越來越小、進而消失,且他的聲音竟然開始在不同市民口中傳播,並將這股狂歡與魔幻的氛圍推上高峰。而失去聲音的瘋貓卡多在兩位又聾又啞的姑姑協助下,終於能開口說話了,但卻是他從未聽聞的「姊姊」的聲音,於此揭開他出生的祕密……』

我給這本書下了一些關鍵字:黑暗、絢麗;呻吟、放歌;哀痛、狂歡;虛幻、真實;穿透、現場;幽默、暴力…..

還有咚咚咚咚!

什麼是咚咚咚咚?
就是那些人飛出窗戶,落到地上骨頭碎裂的聲音。
不知怎麼,看著這本書,就是聽得到這些聲音!
當然瘋貓卡多那尖高繞樑的嗓音就更不必說。

怎麼說這本書要獻給星期一準備上班的人?因為生命的諸般面相都在眼前!(如果覺得周間還是保持平靜一點比較好,那就周末看也好。^^)

歐漫大師尼古拉.德魁西作品。他在台灣版序言中說:1987年他畫這部漫畫,是相信漫畫是藝術史的延伸!

好看的漫畫萬歲!萬萬歲!

大 塊 ✦ https://bit.ly/3cTfyQh
博客來 ✦ https://bit.ly/2ZqxzSc
誠 品 ✦ https://bit.ly/2M89QP1
金石堂 ✦ https://bit.ly/3gcGZXC
讀 冊 ✦ https://bit.ly/2ZJZn4d
友善書業 ✦ https://bit.ly/2yJQHzn

 

 

6月6日下午3點,我要和你在一起

B 閱讀C 出版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6月6日下午3點,我要和你在一起】

去年十月,我是在法蘭克福書展的挪威館展位上看到一本書。當時只有挪威文,我不知道內容是什麼,但是光看圖像,其中混合了繪本+圖像小說+拚貼畫的多種感覺,很令人著迷。

浮著人面的島嶼、飛象與海馬及輪船並翼而行的夜空、鯨豚自在悠游的華麗火山,以及珊瑚、章魚與餐桌與花朵並放的水底世界。
一個女孩青春的倔強與抑鬱,以及分不清是在汗水、雨水還是淚水中划動的船槳。
不必懂挪威文,光看圖就沉入其中,想要出版。

後來,等內文翻譯好,更看到這本書是一個故事,也是一首長詩。

來自挪威的兩位作者,以如詩的文筆、如幻的圖像,述說了一個女孩和她爺爺、弟弟在海上綺麗的遭遇,以及內心深沉的低語。

6月6日,星期六下午三點,我會在image3 非常圖像空間介紹這本書《我要和你在一起》,並導覽我們六月份的主題「線條與色彩的熱力」。

包括徐至宏的《大海的一天》、深谷薰的《夜巡貓 5》、今敏的《海歸線》、德魁西的《假聲男高音 Foligatto》,以及其他作品。

歡迎光臨。

講座日期|6月6日(六)15:00-16:30
講座地點|image3非常圖像空間
入場方式|免費報名參加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20200606s

 

在一起,先握手。

 

6月,image3非常圖像空間的入口。

 

有畫家 Stian 的複製畫展(各限量十張)。

 

畫風結合多種風格。

 

燕鷗每年造訪的海灣。

 

挪威原書名是「你和我」。中文版改為《我要和你在一起》。 6月6日下午三點,在 image3非常圖像空間介紹。 大 塊 ✦ https://bit.ly/2WRzVHZ 博客來 ✦ https://bit.ly/36lXE6f 誠 品 ✦ https://bit.ly/3c81kde 金石堂 ✦ https://bit.ly/2LM4oRH 讀 冊 ✦ https://bit.ly/2McKCPa

 

 

她是七十二歲的超模,也是鋼鐵人馬斯克的媽媽

B 閱讀C 出版P 隨筆

【她是七十二歲的超模,也是鋼鐵人馬斯克的媽媽】

1.
每個人的人生,都有個特別的轉折點。梅伊.馬斯克的,顯然是一場糊里糊塗的婚姻。

梅伊家世良好。在一九五O年代,她出生在一個有私人飛機又酷愛探險的家庭。「我父母曾駕著帆布蒙皮式螺旋槳小飛機,在沒有衛星定位(GPS)、也沒有無線電的情況下,橫越加拿大、美國、非洲、歐洲、亞洲和澳洲。小時候,他們每年冬天都帶我們五個小孩到喀拉哈里沙漠去尋找失落之城。現在回想起來,才驚覺當時我們一家七口、只帶了指南針、三個禮拜的食物和水就橫越沙漠有多危險。」

她父親是脊骨整治醫師,母親是舞者,原來是加拿大人,後來認識了南非來的傳教士,聽聞那裡有多麼美麗,打包了飛機和所有家當去了非洲。到了南非,大家建議他們定居講英語的約翰尼斯堡,但是她父親因為開飛機越過普利托利亞的時候,因為看到那裡正當藍花楹花季,整個城市籠罩在一片藍色花海當中,就決定定居在那裡。梅伊在這樣的家庭成長,加上自己的條件,光采也可以想見。

她很愛讀書,數學和科學都很好,同時在高中就成為走秀的模特兒。大學她讀營養學系,也繼續當模特兒,甚至還進入過南非小姐的決賽。畢業後,則到開普敦去一家食品公司當營養專家。

當時一個高中和她交往過,但是因為對方劈腿而分手的男人,帶著戒指來找她求婚。

梅伊拒絕了。但是這個男人卻回普利托利亞跟她父母說她同意了婚事。偏偏 梅伊有一個雙胞胎妹妹這時正準備結婚。所以她父親想到那何不讓雙胞胎姐妹一起辦婚禮,就一路策畫婚禮、印請帖,進行了。梅伊是在婚禮前一個月才知道自己就要結婚,得辭掉工作回去。

梅伊回到家,不知道怎麼辦,但是看所有的人都喜氣洋洋,八百名賓客馬上就要來出席,也只有認命就這麼進行下去了。

書裡這一段寫得真是令人越看越瞪大眼睛。

婚後從蜜月開始,梅伊 發現她這個當太太的要包辦一切。蜜月花的是她的積蓄;行李要她打包;煮飯、清掃要她做。她先生老太爺不只坐在那裡看南非是禁書所以看不到的《花花公子》,也頭一次在蜜月期間就動手打了她。

回家後,梅伊本來想找家人告狀,但是覺得太丟臉。再加上沒多久發現懷孕了,這就再知道這場婚姻是個錯誤,也已經覆水難收了。

而那之後的兩年,她又緊接著生了另兩個孩子。

《女人的計畫》,主要寫的就是梅伊 從那段時間開始的人生。
那場糊里糊塗的婚姻,不只害得她接下來的幾年悲慘無比,她說「不喜歡提及這段時間,因為實在太痛苦了」,根本就徹底改變了她的人生方向。

而她先生,不只是打她,還會演出拿著刀子在街上追殺她的戲碼。

2.
我最早會對這本書感興趣,是因為同事跟我說:「這是鋼鐵人伊隆.馬斯克老媽的自傳,可是書裡沒怎麼提到伊隆。」

伊隆就是梅伊在蜜月期間懷的第一個孩子。

當時我當然還不知道她有過這麼悲慘的歲月。我好奇的是:一般人(不論在什麼情況下)養出伊隆.馬斯克這樣的兒子,不論如何都會說不少話的。市面上這麼多各種「虎媽」的書,這一位堪當得及起超級虎媽的人,卻在她書裡不怎麼談她兒子?那她到底會說些什麼?

確實有很多可以說的。

畢竟,梅伊要說的是她身為女人,如何一路發展她營養師專家、模特兒、三個孩子的媽媽等多重身分。直到今年七十二歲,多了祖母身分,但也是各種型錄、航空公司、化妝品廣告的銀髮模特兒。

梅伊說她從沒有遇上可以好好戀愛的人。她的雙胞胎妹妹,則說她是「垃圾吸鐵」,在離婚後還一再遇上傷害她、讓她消沉、多次失去自信的男人。但是顯然她沒有停止戀爱,只是說她被男人拋棄的難過,會從六個月,變成三個月,然後三個星期,然後三天。

她說的故事固然曲折,更有意思的是她說故事的風格。
整本書貫穿著一種平靜。

講一個女人遭遇家暴的身心俱疲,但沒有灑狗血。
講她如何一再陷入身無分文的險境,但沒有對財富的激動情緒。
講她如何運用營養學和模特兒的才能奮鬥求生,但沒有自矜。
講她怎麼把三個子女拉拔長大,各有所長,但沒有誇耀兒女的成就。
整本書以她熱愛冒險的父親帶她們飛行各地的記憶而開頭,到她寫父親後來因為飛機失事而身亡,也就像是他又去了另一個未經之地。

也就因為這種平靜,梅伊說她本來想把書名叫做Struggling and Surviving(奮鬥與生存),但後來改用了 A Woman Makes a Plan (直譯是「女人會做計畫」,中文書名定為「女人的計畫」)。她想說的就是人生總會遭遇困境,但脫困的唯一可能,就是收拾已經破亂的原定計畫,重新另定計畫。

對梅伊來說,顯然她在生命中感受到極大的樂趣就是做計畫。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計畫。她說她們家的座右銘是「險中求存、如履薄冰」,因此她做計畫,就是因為「我常保一顆好奇與願意探究的心,我知道只要我準備就緒,隨時都可以去冒險。」

也因為梅伊這樣平靜地說了她自己的故事,所以她在書裡雖然沒有以虎媽自居,沒有在伊隆.馬斯克身上著墨太多,但是讀者仍然可以體會她這個兒子日後為什麼會成為那麼以特立獨行聞名的人,其所來有自的背景。

而我自己讀到會笑起來的,是梅伊寫她小女兒托絲卡的一段。

當時梅伊四十出頭,大兒子伊隆去了加拿大讀書,二兒子金巴爾在南非讀高中,十五歲的托絲卡則突然跟她說,想去加拿大找她哥哥,看他在做什麼。
梅伊當然不能答應,但是同意自己先去加拿大看看有沒有發展機會。所以她去了三個星期,打探如何以營養學的專業謀一個教職,並且可以另外當當諮詢顧問,以及當模特兒的機會。

等她三個禮拜之後回到南非,發現十五歲的托絲卡儘管法律上還不許可,但已經自行把她媽媽的房子、傢俱和車子全部家當都賣光了。梅伊回去唯一要做的事只是簽名。於是再幾個星期後她們就離開了南非。

所以,梅伊雖然對自己的子女所言不多,但仍然說了很多。

至於書,書名雖然是《女人的計畫》,講一個女人在人生的路程上需要不斷地針對遭到牽連拖累的情況,平靜地另訂計畫之外,還加了一句:「順道一提,男人也一樣。」

的確如此。

大 塊 ✦ https://bit.ly/2ZujoLU
博客來 ✦ https://bit.ly/2ARIIkS
誠 品 ✦ https://bit.ly/36DZEae
金石堂 ✦ https://bit.ly/2zWX0QE
讀 冊 ✦ https://bit.ly/2XJuOJr
友善書業 ✦ https://bit.ly/2yJQHzn

郝明義Rex How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