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C 出版

天馬行空的創意

C 出版P 隨筆

【天馬行空的創意】

10 月份我們剛出版的《愛麗詩幻遊奇境》,有個特別的故事。

此書的創作者是 Suzy Lee,韓國人。這是她第一部作品,當年以極其獨特的風格完成後,尋找多家出版社被拒絕。

有人覺得太草率,有人覺得形同兒戲。

但 2003 年終於得以出版後,立即名滿天下,被譽為破格的天才之作。

這次我很高興在原作出版十六年之後,終於可以讓台灣讀者欣賞到她天馬行空的創意,也希望所有的圖像創作者都不要被任何規則所限,儘管發想最狂野的創意。

image3

 

等待了兩年之後,在台中和台北

C 出版P 隨筆

【等待了兩年之後,在台中和台北】

Bob Dylan的詩歌集,我們買了版權之後,請 馬世芳 擔任主編,協調多位譯者共同參與,一起工作,兩年之後,終於要出版了。

今年十月,也正好是image3非常圖像空間開幕時,所以正好是跨界文學的代表。所以我跟馬世芳說,等待了兩年,現在看來出版時機也正好。

10月份,我們在臺中國家歌劇院五樓的非常圖像空間,共有三場相關的講座活動:

10月5日(六) 15:00-17:00
搖滾歌詩的吶喊──《巴布.狄倫歌詩集》說唱會
講者:馬世芳╳王榆鈞
報 名:https://reurl.cc/qD12xq(免費講座)

10月12日(六) 15:00-17:00
交融互涉的歌詩界線——《巴布.狄倫歌詩集》分享會
講者:鍾永豐
報 名:https://reurl.cc/qD12xq(免費講座)

10月19日(六) 15:00-17:00
我只是來捉兔子的——《巴布.狄倫歌詩集》分享會
講者:廖偉棠╳鴻鴻
報 名:https://reurl.cc/qD12xq(免費講座)

此外,在台北松煙誠品文創也有一場:

10月6日(日) 15:00-16:30
「我的歌是文學嗎?」——《巴布.狄倫歌詩集》座談會
講者:馬世芳
地點:松煙誠品文創
報 名:https://reurl.cc/qD12xq(免費講座)

圖像裡可能有2 個人、文字

馬世芳追蹤

這樁耗時兩年餘的大工程終於要面世了。以下是簡介暨七冊書的內容大要。字多,慢慢讀。

要感謝的人太多,另文細說。

預購鏈結還沒出來,請耐心稍候,不會買不到的啦。

⋯⋯更多

流浪是我們的宿命,藝術是我們的原鄉

C 出版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流浪是我們的宿命,藝術是我們的原鄉】

今年年底,林懷民就要從雲門退休了。這真是件大事。他想必要讓此事的衝擊降到最低,光是預告就快兩年了。

也因此,今年我們就決定把2007年出版的《跟著雲門去流浪》重新改版,當作紀念他退休之作。

這本書之所以珍貴,是因為這是林懷民46年舞蹈生涯中唯一的一本海外巡演日記。非常生動、人性,不只讓我們看到了舞者的生活,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看出林懷民的世界觀和藝術情懷。是一本散文經典。

很榮幸在9月28日image3非常圖像空間在臺中國家歌劇院開幕那天晚上,邀請到他來談這本書。

講題是「流浪是我們的宿命,藝術是我們的原鄉」。點選連結即可報名
https://www.surveycake.com/s/7n8eZ

 

 

星期六吳明益和張卉君的對談

C 出版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星期六吳明益和張卉君的對談】

明天9月21日周六下午7點半,在松菸誠品的三樓forum,吳明益和張卉君談《黑潮島航》。不可錯過。

這本書我最近讀過,寫了一則貼文,請參考:http://bit.ly/2lXw8sW

標題「潮是科學,黑是詩」就是吳明益說的。

有原則的英雄和殘酷的執法者

C 出版P 隨筆

【有原則的英雄和殘酷的執法者】

幸與不幸,我在連續假期最後一天讀了《光明之城,惡毒之城》。

這麼說,是因為這根本是一本只要打開,就放不下手的書。幸好,是因為沒錯過;不幸,是因為本來馬上要接著工作,一讀之後就因為書裡所寫的種種勾起重重好奇。工作的心思沒法集中了。

一本講十七世紀的巴黎犯罪案件的書?

書的開始,是法王路易十四的幕僚長彭夏譚 (Louis de Pontchartrain ),接到了一封信。寫信的人剛死,是當時巴黎的警察總監拉雷尼(Nicolas de La Reynie) 。

於是我們看到了這樣的敘事展開:

「幾天後,法國王室的公證人方斯華•高迪翁(François Gaudion)把一個大型的黑色皮革箱子擺在彭夏譚身前的桌上。這箱子上堆滿了累積三十年的塵埃,但藉此也可以確定箱 中物品都沒有人動過。拉雷尼是在幾十年前就把這箱子連同其他箱子一起託付給高迪翁, 當時他曾清楚交代,除非他下達進一步指示,否則箱子就一直由高迪翁保管。如今拉雷尼的指示已經下來了。彭夏譚也把法王的手諭交到高迪翁的手上:無論箱子打開後發現了任何東西,路易十四都不會拿高迪翁與家人,還有他的子孫問罪。…….

「彭夏譚把那些文件一頁頁交給法王,由他親手丟入熱烈的焰火中。他們倆看著羊皮紙 捲曲著火。濃煙從煙囪竄出,遁入凡爾賽宮上方的夏日晴空,所有的恐怖事件就此被法王掩蓋,那些高聲呼救的被害人也永遠遭他封口。

「至少法王是這麼認為的。 」

但路易十四不知道的是,那位警察總監拉雷尼「另外保留了一套文件,其中包含他的個人筆記、拷問紀要、 書面報告草稿,以及他的個人待辦清單,總共八百多頁手稿。除了拉雷尼的紀錄之外,還 有上千份的司法紀錄手稿、警方審訊紀錄、署名的供詞、死亡通知、扣押財產清單、繪圖、 塗鴉、占星圖表、巫術咒語和毒藥配方,這些資料全都與毒殺事件相關。」

這些文件輾轉進入巴斯底監獄的檔案保管室,到大約一百年前和其他檔案一起為法國的歷史學家整理公布出來。而 《光明之城,惡毒之城》則是作者荷莉.塔克再旁徵博引更多的研究資料,把當年種種的黑幕揭開,牽引讀者走入如聞其聲,如歷其境的三百多年前的巴黎。

荷莉.塔克讓我們看到了當時的宮廷、市民,愛欲、謀殺,毒藥、酷刑,史實、推理,並讓我們認識了拉雷尼這位巴黎首任警察總監,維基百科則稱之為奠定「現代警力」(Modern Police)的人。

「拉雷尼是有原則的英雄,也是殘酷的執法者,而且他無疑對法王非常忠誠。他試圖在一個充滿絕望、激情和貪圖權力的世界維持秩序。在這過程中,他被迫做出許多艱難的選 擇。他絕非完美,卻是那個時代獨一無二的人物。即使與這位警察總監『相處』了這麼多年, 我還是覺得他很有魅力,而我希望讀者們也深有同感。 」荷莉.塔克說。

這本書不只內文好看,後記好看,連註解也好看。荷莉.塔克很詳盡地說明了她每一篇章節是如何下的工夫。

英文原書名是 City of Light, City of Poison,中文書名更好。因為「惡毒」一語雙關,有毒之惡,也有人心之惡。

別錯過這麼精彩的書。

 

拉雷尼(Nicolas de La Reynie) ,巴黎第一任警察總監。維基百科則稱之為奠定「現代警力」(Modern Police)的人。 畫像出自 17th century painting by Pierre Mignard. http://bit.ly/2khsjOz

 

書中拉雷尼另一幅畫像。 圖片來源:Nicolas Mignard,1665;De Agostini Picture Library/ Bridgeman Images。

 

愛慾、毒殺、醜聞的核心之一,也是拉雷尼主要為了掩飾的主角,法王路易十四。 圖片來源:Charles Le Brun;Château de Versailles, France/ Bridgeman Images。

 

英文原書名是 City of Light, City of Poison,中文書名更好。因為「惡毒」一語雙關,有毒之惡,也有人心之惡。 大塊:https://ppt.cc/flFfEx 博客來:https://ppt.cc/fU3GFx 誠品:https://ppt.cc/fYUdjx 金石堂:https://ppt.cc/fpamxx 讀冊:https://ppt.cc/fdT2l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