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o hero

2025年9月02日21:02

L 人物P 隨筆
下午不在公司,有人寄了兩大箱芭樂給我,有一百四十多顆。
原來是幾個星期前和畫家 Molly聊天,她提到自己的外婆很會種芭樂,所以請外婆寄「一些」給我。沒想到是這麼多的「一些」。
謝謝宋顏美玉女士。聽說她不只會種芭樂,還會種稻、種菜、種柿子、木瓜、荔枝、龍眼、菜瓜,還會做裁縫,五個女兒一個兒子的衣服都自己做之外,再做洋裝去市場賣……..讓她先生每天只要笑嘻嘻吹口琴就好。真是農地裡的女強人。

2025年8月31日22:43

P 隨筆
今天中午聽一位女士說她看了我寫侯老師的故事,覺得很感人,但是對我文章末尾說的一句話有不同意見。
「真心希望每個學生都能遇上改變他人生的老師。」
她說,「其實每個學生都會遇上改變他人生的老師,只是看朝哪一個方向。」
以下是她的故事。
 
她小時候功課不錯,國一下學期當了學藝股長。
教她們英文的,是個個子小小,戴眼鏡的中年女老師。她一進教室就先把背包放進講台的抽屜裡,用英文斜體字寫滿一黑板的字,然後就坐在講台後面,開始唸經一樣唸黑板上的英文字,帶學生唸,或者叫學生起來問。
英文課一上就是一早上,這位老師就幾乎一動不動地一面唸經,一面兩隻手一直在講台後面在忙著做什麼事。
 
講故事給我聽的人說,她雖然很好奇老師到底在做什麼,但從來沒敢想知道。
 
有一天早上,國文老師要她當學藝股長的收同學的作業拿去給他。她趁英文課休息十分鐘的時候要大家都把功課交到講台上之後,看英文老師出去休息還沒回來,就趁機拉開講台的抽屜看看到底裡面有什麼。
 
 
真是好奇心殺死一隻貓。
 
這一看,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她看到抽屜裡有四五件女用內褲。是長四角形的內褲,有蕾絲邊。但都是穿舊了,泛黃變色。還有針線。這位英文老師一面唸英文經,一面在修補內褲。
 
「我真的是世界崩塌了。」她說。
 
她本來英文還可以,但是那一天開始,她只要一聽英文,腦中就一片空白,眼前就出現那些泛黃變色的蕾絲邊內褲。
 
她的英文分數先是不及格,後來分數掉到二、三十分都不錯。不但後來國中、高中很爛,後遺症是直到今天她在工作上最大的弱點就是英文。
 
更可怕的是,時間都過去三十多年了,「現在我跟你說起這件事,眼前的空中就仍然浮起好多那些舊內褲,我忍不住要數數究竟有幾隻。」
 
我聽她說完後,問她講這個故事的意義何在?有沒有什麼建議可以給讀者?
 
她想了一會兒說:她當時打開抽屜看了那一眼之後,不但沒敢告訴老師,也沒敢告訴任何同學、家人。因為偷開別人的抽屜本身就不該,何況還偷開老師的。又覺得會出這種事,都是因為自己手賤,所以很自責。英文越爛,越自責。
 
甚至後來那位英文老師找她談過話,問她本來英文成績好好的,怎麼越來越差。她也什麼都沒說。
 
而國中三年都是同一位老師,老師又一直保持一樣的習慣跟動作,所以她一直無法從一想起上課就和編織講堂抽屜連結的記憶中走出來。
 
「現在回想,如果那時候我當個好笑的事講出來和同學分享,可能心裡的壓力就放下了。」她說,「所以我想給讀者的建議是:如果你碰上這種事,就講出來吧。一直卡在驚嚇跟自責是走不出來的。」
 
 

2025年8月30日22:56

A 工作B 閱讀C 出版L 人物
1.
一個國中時候很喜歡畫畫,但只能偷偷畫…不然就會被老師撕掉的女孩,
高中終於放飛,大學也讀了一個可以繼續畫畫的科系,
但是到了臨近畢業時,才發現自己並不知道接下來要往哪走。
於是她抱著試試看的心情,申請了唯一一所她知道的美國動畫學校……向銀行借了一大筆錢,想說只去個一年也好……
然後她去了,認真畫圖畫到要一直戴著護腕。
還同時確診了憂鬱症。
然後好想回家,整整一年,都活在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但就是很焦慮又不開心,而且非常孤獨的輪迴中…….
然後,有一天,她發現自己收到了一個小小的禮物盒,蓋子鬆鬆地放在上面……
 
 
2.
水晶孔的《我很多的美國時間》,講的是一個愛畫畫的人的故事,也是每一個在成長過程中認真探索自己的人都會遇上的歷險,以及柳暗花明的轉折。
譬如,她收到那個禮物之後,生命如何出現嶄新的光亮,以及又連續出現一幕幕的驚異。
這些故事雖然用文字來講也很精彩,但是水晶孔用圖像來講,又有文字所沒法傳達的層次。
譬如,疫情期間,她被公司裁員,走投無路之際,卻收到皮克斯動畫的錄取通知。等她回荒蕪的辦公室打包準備從美東去美西的時候,她在開車途中「悲從中來」。
「悲從中來」到底該如何形容?水晶孔用畫筆呈現了文字看不到的場景。
又好比她回到舊金山,像開盲盒一樣滑交友軟體,遇上恐龍對象的表情,也是漫畫才能表達得入木三分。
 
 
3.
水晶孔的第一部作品是九年前的《流浪小孩》。
畫的是當時二十歲的自己曾經來去過的西藏、紐約、西安、新疆、上海,以及住下來的台北。
現在快十年過去,她來去的城市又多了奧克蘭、紐約、舊金山。果然真是流浪的小孩。
流浪的人有一個特質,就是要做和那些定居的人不一樣的事,看待世界不一樣的角度。不但總要和別人不一樣,也要總和自己不一樣。
看她的作品,顯然是如此。
《流浪小孩》,已經充分顯露當年她在畫的漫畫是和台灣最主流的日漫風格不同的路;而九年後的這本書,她又換了另一種風格說故事。
這樣看來,她在風格之間也已經輕鬆自如地流動了。
說流動而沒有說流浪,是因為在生命靈數的比喻裡,這樣的經歷像是在拍一部5的人生電影,或者5是主角。所以需要把各種流浪看出是流動的時候,才能自由自在。
 
 
4.
明天星期天,是個讀《我很多的美國時間》的好時間。
不論在不在美國,為了探索人生所需要的勇氣、機會、等待,以及途中的起伏悲喜是相同的。
 
 
每個人也都有很多臺灣時間。
 
 
 
 
 
 
悲從中來…..
像開盲盒一樣滑交友軟體,不夠幸運的時候…..

2025年8月29日21:18

P 隨筆
收到台南朋友寄來的禮物。開始不明所以,問了一下才知道這是台南最搶手的七夕正緣包。
感謝祝福。也祝天下有情人圓滿相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