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o hero

2015 年 10 月 28 日,22:22

P 隨筆

當司法院副院長兼大法官的人引起這種議論

今天看到兩篇議論蘇永欽的文章:

徐偉群在蘋果日報寫的:

『司法院副院長兼大法官蘇永欽在釋字732號解釋公布之後,做了三件事情。首先,是在公開場合發言表示,美河市案不在該案釋憲範圍內,美河市案地主不能據此聲請再審。其次,是將上述意見寫為投書發表。第三則是事後透過司法院,將已經與解釋文一併公告而由他所寫的「協同意見書」更換,添加上述有關文字,導致大法官網站上的版本與釋憲聲請人收受的原始版本不同。

『蘇大法官的法庭外言論,包括發言與投書,有明顯違反「法官不語」禁令,亦即「法官倫理規範」第17條規定的問題。他更換已經公布的「協同意見書」,添加原來所無的文字,則不僅有違反法官倫理問題,更換後的新版本以及蘇大法官的更換行為,恐怕還有適法性問題。』

高榮志在自由時報寫的:

『大法官兼司法院副院長蘇永欽,主張「美河市案」不得聲請再審,被認為有干預審判之嫌,日前已被移送法官評鑑和請求大法官自律。竟又爆出上網公告之後,偷偷修改意見書的醜聞。修改文加了五十二個字,內容無他,正是為了反駁「美河市案」不在釋字七三二號的範圍,不能再審。
『其實,這和他對外的說法一致。他說,因為颱風假沒事在家看電視,發現媒體的報導,「沒有一家對的」,於是,一定要站出來發言。首先,有一個事實要釐清,究竟修改過的意見書,是何時上網的?是在對外發言前?還是發言後?電腦不會騙人,司法院有必要調查清楚。』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20151028/720196/
蘇永欽恐怕已經觸法

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927145
大法官該自清了吧?

郝明義Rex How 的相片。

2015 年 10 月 28 日,12:52

P 隨筆

馳援?援誰呢?

新聞說:「針對南海新情勢,國防部官員昨表示,我方已依據『經常戰備突發狀況』規定,針對可能發生的衝突,完備空中及海上的馳援計畫。」

可是既然是「馳援」,就該有「援」的對象。國防部應該說明到底是援誰吧?起碼新聞裡沒看到。

http://udn.com/news/story/7992/1276912
防擦槍走火 我備妥「馳援計畫」(聯合報)

郝明義Rex How 的相片。

2015 年 10 月 27 日,22:13

P 隨筆

陳綺貞的2與3

在生命靈數裡,善長用聲音理解及解釋世界的數字是2,善長用圖像理解及解釋世界的數字是3。2是陰性,柔軟的;3 是陽性,揮發的。

我們出版陳綺貞的攝影集《背對哈瓦那》,今天下午辦發表會,這是我的開場白。大約一年半以前,我聽說綺貞有個攝影集的計劃。因為以前我相信陳綺貞的音樂創作和數字2有密切的關係,現在看她要展露攝影 屬於3的特質,一定很特別,就爭取出版。經過一段時間籌備,今天終於問世了。

攝影集裡有個別冊,裡頭包括了陳綺貞和柯錫杰、郭英聲兩位大師對談攝影。柯錫杰今天也到場,他致詞的時候特別說:因為過去聽多了中南美的治安不好,他一直沒去過,包括古巴。所以他特別為了綺貞一個人隻身去那裡的勇敢而致意。

最後有人問綺貞攝影對她有什麼意義。她說,拿起相機,是一個讓她感受到自己在轉換性別的時刻——相機就是她的武器。
轉換性別,也是由2轉換為3 。

最近,因為我自己多談海洋,所以晚上回家把書開封後,我也特別注意到她寫的一段文字:「我是一個和古巴人民一樣,身處被海洋環繞,會困惑也開放給自己在這個世界的無限可能的定位的,海洋之子。」

有關這本書更詳細的介紹,請參考這裡: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94364

郝明義Rex How 的相片。
郝明義Rex How 的相片。
郝明義Rex How 的相片。

2015 年 10 月 26 日,20:56

P 隨筆

柯文哲的兩個混為一談,和可能的混為一談

柯文哲的「不打房」說,引起這麼多議論,主要因為他有兩個混為一談。

首先是他把「營造業」和「房地產業」混為一談,然後又受了所謂「房地產是火車頭工業」之類錯誤觀念的影響。以巢運的彭揚凱為代表,很多人早說過,如果房地產真是火車頭工業,那台灣的房地產業好了這麼久,怎麼經濟卻沒好起來?今天風傳媒有一篇文章,把這兩點都分析得很清楚,柯文哲的幕僚應該拿給他看一看。
http://www.storm.mg/article/70277 <柯文哲的誤解:房市真的沒有那麼重要啦!>

再來,柯文哲把社會上反對的「打炒房」和「打房」混為一談。
台灣的炒房成本之低,全世界無出其右,所以,「照台灣炒房熱到這種程度,房地產不但不是火車頭工業,還可能是破壞火車頭的工業。
「因為太過好賺,房地產成了最大投資標的,吸納大量投資,對台灣需要的其他投資產生了排擠效應。這些年來由於經濟低迷,台灣幾乎沒有其他產業能帶來比房地產還好的回報,所以當然有越來越多的人投入炒房,於是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結果連葉國一這種電子大亨都因為炒房而鬧出新聞,更別說去年透過食安問題才發現頂新在台灣也是大炒房地產。(摘自《如果台灣的四周是海洋》)
柯文哲的幕僚也應該讓他了解一下。

柯文哲講他的重點在多建「只租不賣的公共住宅」。台灣的公共住宅比率遠低於韓國,台北市如果能帶頭做些事,當然是好的。但是如果柯文哲連「營造業」和「房地產業」都區分不清,連「打房」和「打炒房」都區分不清,那就不能不讓人擔心他的公共住宅政策可能一開始也會走上其他混為一談的路。

2015 年 10 月 25 日,19:44

P 隨筆

人生要學習的,就是避免三種亂動:因無知而亂動;因得意或興奮而亂動;因悔恨或惱怒而亂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