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 7 月 29 日
P 隨筆
黄國昌終於正式宣布參選立委了。
這是他往專職政治生涯跨出的一大步。
之前再三考慮的謹慎,可以理解。終於跨出這一步所需要的決心和勇氣,更可以理解。
接下來最重要的目標,的確是要翻轉國會。
希望他個人,以及時代力量都能達成他們的目標,
也希望時代力量與社民黨和綠黨的整合,使第三力量明年整體的目標也能達成。
國昌加油。
大家加油。
黄國昌終於正式宣布參選立委了。
這是他往專職政治生涯跨出的一大步。
之前再三考慮的謹慎,可以理解。終於跨出這一步所需要的決心和勇氣,更可以理解。
接下來最重要的目標,的確是要翻轉國會。
希望他個人,以及時代力量都能達成他們的目標,
也希望時代力量與社民黨和綠黨的整合,使第三力量明年整體的目標也能達成。
國昌加油。
大家加油。
令人感到希望和光亮的一則新聞和一封信
大家都把平面報紙的價值說得越來越低,甚至沒什麼價值的時候,1876 創辦的《日經新聞》投資買下 1888 年創辦的《金融時報》,不只是震撼,真讓人大長見識。
看《日經新聞》董事長兼集團首席執行官 喜多恆雄 和社長 岡田直敏共同具名寫給《金融時報》全體員工的這一封信,絕非一般購併所能解釋。
這封信誠懇而坦白地說出了他們的動機、目的、實力、價值觀與視野,清楚地表達了堅定卻又溫暖、擴張而又容納的訊息,
也展示了什麼才是立足於傳統上起飛的真義。
就日本人來說,這封信唯一沒提到的是明治維新。
明治維新發生於 1860 年,創辦於 1876 的《日經新聞》是不折不扣的明治維新產物。
明治維新二十年,就讓日本在經濟與軍事上得以和西方列強並稱。
在文化上,《日經新聞》經過 140 年的努力才能得以(在雄厚的財力之外)因為長期堅持和西方同樣的價值觀而得到購併《金融時報》的機會,進而獲得擴長全球版圖的可能。
這一方面說明文化之不同於其他,也說明文化之獨特力量,以及其需要堅持的原因。
雖然不是當事人,也不是當事國,但是這一則新聞和這一封信真令人感到一種希望和光亮。
很感動,也很受激勵。
<日經給FT的一封信>日經董事長兼集團首席執行官 喜多恆雄 日經社長 岡田直敏
林濁水這一篇分析真是入木三分。尤其他區分出「正藍」和「急統藍」之差異,並且由這個差異解釋馬總統八年執政,以及最近洪秀柱的諸多現象,很清楚。
<國民黨比本土藍出走更深刻的分裂危機:正藍和統藍的撕裂矛盾>
http://www.my-formosa.com/article.aspx?cid=5&id=84918
「今天真是悶熱死了。」
「是啊,這個夏天濕氣超重的。」
這是今天在紐約地鐵裡聽兩個人在咕噥的。
我心想:「還悶熱,還濕氣重?我台北來的覺得這根本是個乾爽的秋天天氣。」
顧爾德在新新聞的這一篇很有意思。是啊,有濃厚國台辦色彩的中評社為什麼要對宋楚瑜這麼說呢:
『宋楚瑜對參加大選應三思而後行,不要為了小小個人的政治利益或增加區區一兩席親民黨「立委」再次下海攪局,請為自己保留最後一點政治尊嚴,否則誤判形勢,投入選舉,只會親痛仇快,只會輸得更慘,留下罵名一身,甚至無顏見江東父老,無顏面對對你不薄的大陸。宋主席,醒醒吧!數風流人物,俱住矣!還看今,洪蔡爭峰,諸神盡黃昏。』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