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2日21:03

A 工作B 閱讀K 健康/醫療/社會
 
性私密影像外流、網路霸凌、遊戲成癮……社群媒體正讓孩子處於自傷高風險之中】https://pse.is/7e9fe8
2021年,台灣國家衛生研究院曾針對全台10~18歲青少年進行大型網路行為調查,了解性私密影像散佈、網路遊戲成癮、網路霸凌、傳統霸凌(包含受害者與加害者)與自傷風險的關聯性。
調查結果發現,竟有1.3%學生曾有 #性私密影像外流 的經驗,進一步分析年齡層,國小生和國中生的盛行率皆為0.7%,高中生上升至1.9%。換算人數,這代表在受調查的8,446名學生中,約有110人曾發生性私密影像外流。
這些影像一旦外流,可能使孩子陷入暴力與性勒索的風險中,進而引發嚴重的自傷傾向與身心困擾。數據顯示,性私密影像外流者的自傷風險是一般孩子的5.16倍;若是有多重壓力的孩子,單單這項經歷,就會讓自傷風險增加4.3倍,其他的網路不當行為則會在其身心再累加自傷壓力。
根據調查,有1.1%的青少年曾是 #網路霸凌 的受害者,而0.9%曾是加害者。即使只單獨考量網路霸凌,被霸凌者的自傷風險評分高達6.54分,而加害者的自傷風險也達5.83分,顯示霸凌行為對雙方都可能造成嚴重心理創傷。
此外,調查也發現,國內青少年的 #網路遊戲成癮 率約0.7%,也是自傷高風險族群。判斷孩子是否有成癮問題,不能只看他們是否熱衷於網路遊戲,而是應留意是否出現以下徵兆:失控的症狀、日常生活功能受影響、持續一年以上等問題。
有些孩子可能本來就罹患憂鬱症,而遊戲則成為他們紓壓與調適情緒的方式。如果只是一味地限制遊戲時間,而不處理背後的心理問題,反而可能讓孩子失去唯一的情緒出口,這樣的做法既常見又危險。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李宛臻指出,青少年的自傷與自殺企圖行為逐年上升,和網路與行動裝置普及的發展時間重疊,因此,網路使用可能是青少年自傷行為增加的原因之一。
#失控的焦慮世代
https://www.facebook.com/100064779846551/posts/1107776231391695/?mibextid=WC7FNe&rdid=Vll7STM1HnfUQIKR
 
可能是懶猴和顯示的文字是「少年報導者 THE REPORTER THEREPORTERFORKIDS FOR KIDS 插畫/王家深 插靈 王家探 ...··· 在8000多名學生中, 在8000多名學生中,有1,3%的! 有1.3%的小五到 高三學生, ,曾發生性私密影像外流, 這些外流者自傷風險最高 是一般孩 子的5.16倍; -的5.16倍;若是有多重壓力 ;若是有多重壓力的形 子, ,单單是一項性私密影像外流就會 增加4.3倍的自傷風險。 增加4. 〈台灣中小學調查 《台灣中小學調查:1.39%學生遭性私密 學調查 :1.3%學生遭性私密 影像外流 ,自傷風險是一般孩子5倍》」的插圖
 
 
 
 
 

Comments

Previous
2025年4月11日19:16
Next
2025年4月13日12:08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