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 10 月 29 日,21:32
P 隨筆
【秘密背後的邀請】
上周在極度忙碌中渡過,每天都覺得睡眠不足。趁著周末補眠,看了兩部電影,也讀了蕭菊貞寫的《故事的秘密》,算是喘了口氣。
兩部電影,一部是國片,一部是同事推薦我看的印度片《三個傻瓜》。那部國片我覺得有些過譽,就不特別推薦;《三個傻瓜》對照著蕭菊貞的書來體會一下,確實是會講故事。
我不知道菊貞為什麼想到寫《故事的秘密》,但是很感謝她。談電影編劇的書很多,但她這一本非常「接地氣」,又把入門訣竅講得如此淺顯明白,讓一般讀者也能輕易體會,我一個下午連讀帶做筆記加整理,很有收穫。
所以這當然是她寫給所有想當編劇的人的「案頭書」。不過也更像是她希望更多人來寫劇本、講故事的「邀請信」。
蕭菊貞在序中的結尾寫了一個宗旨性的理由:「這世界不缺真實故事,卻仍舊需要說故事的人,為我們說出一個個經典雋永的好故事,讓我們心靈得以寄託,痛苦得以抒發,情志得以暢懷高鳴。」
她在書中又寫了一個很現實的理由:「現在已經進入了數位網路時代,對於內容故事的需求極為強烈,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人投入寫故事的行列,就算不以編劇為職業,當個業餘的說故事人,或是在網路平台上發表短片,都將是人人可嘗試的自我展現形式,也希望本書所提供的劇本故事寫作概念,能提供給想寫故事的人,創作故事時的提醒與經驗交流。」
此外,蕭菊貞顯然也相信編劇本身還有人生的療癒作用。
「(分析故事人物之間關聯的功課)還經常附帶著額外的收穫,就是幫助作者釐清現實生活中的自身困境,這在編劇會議上還滿常見的,本來是在談故事,不知不覺就觸碰到了自己的過往,想起曾經歷過的情感經驗⋯⋯,然後就一發不可收拾的從人生困境談到人生哲學,像極了團體諮商,每個角色、每個故事、每一位作者都鮮活地躍然紙上,甚為暢快!而原本卡住的情節經過疏通後,故事的發展通常也會變得鮮活起來。」
我很相信這一點。人生本身就是在發展故事。所以編劇可能還可以另有一個作用,就是反向來設計自己的人生。劇本裡那些人物的困境和衝突,以及最後的突破,可以拿來倒過來當作自己現實人生的參考。
等下次有機會見到菊貞的時候來問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