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0 與 加0 系列 – 下篇之一
G 政府與政治P 隨筆
【 減0 與 加0 系列 】下篇之一
很多人問:那怎麼辦?
枱面上最重要的總統候選人各有減0 加0 的風險,要怎麼選擇?是否只剩下爛蘋果選擇的困境?
又有人問:說是民主社會可以用選票教訓,但為什麼政黨輪替都三次了,最後依然在無奈的漩渦裡打轉?
說來挺令人悲觀的。但是事情可以不只這麼看。
首先,如果換個角度看,我們還是應該樂觀。因為畢竟我們還是可以在民主的機制下用選票決定自己的未來,對照香港今天的情況,就知道這是多麼值得珍惜的機會。
所以,只要我們還可以選擇蘋果,不管是否都是爛蘋果,都該好好選。更何況,正因為蘋果在比爛,本來就更該好好選。
第二,如果把精神拿來感嘆爛蘋果,可能會錯過重點。
事實上,今天我們置身於兩個結構性的困境之中。如果不面對這兩個困境的根源,而只想靠一個總統來解決問題,是緣木求魚。
——–憲政體制缺失造成的深遠影響——–
第一個結構性的困境,是憲政體制的。
2015年,我寫《如果台灣的四周是海洋》的時候,除了以「行政崩潰」的問題破題之外,還寫了經濟沒有出路的問題、年輕人看不到希望的問題、生態環境破壞到海中無魚的問題、 核廢料無處可去的問題、兩岸關係的問題、服貿未爆彈的問題、政黨拿統獨當提款機的問題,以及最後也最重要的,憲政體制缺失的問題。
四年後的今天來看,所有這些問題都在持續並繼續惡化中。其中,兩岸關係和服貿的未爆彈這兩點,因為增加了許多政治人物和媒體甘於成為對岸傳聲筒,給國家主權和安全造成新的巨大風險,成為許多人最立即關切的焦點。
但憲政體制的問題,才是一切問題的根本。是這個問題惡化,物腐而蟲生,給人可趁之機。
憲政體制的缺失不修正,不只系統性地不斷地製造執政者失能,也系統性地縱容或甚至引誘執政者作惡。
首先,總統制或內閣制之不清,造成或謂總統有權無責,或謂總統有責無權的混亂,因而修憲是這幾年經常見諸於媒體的議題。
而修憲需要解決的問題當然不只如此。
凍省之後,銜接中央與地方的治理環節消失、中央與地方分工消失 、決策神經太長太慢等問題,不徹底重新修正、𨤳清各級政府之間的關係,所謂「政府」本身就容易成為失能的根源。
另外,由於憲法的凍結、地方自治條例的落伍,中央、地方政府之間的畸形財政關係,更是有嚴重的深遠影響。
因為憲法被凍結,現在只有一個地方自治條例。有地方選舉,而沒有地方立法,結果就是又要地方選舉,地方選出來的政府又不必負擔財政平衡的責任。
結果就是如前任行政院長林全所說:「最大的問題是老百姓對地方政府舉債無感。倒了的話,中央政府要管。所以首長不是關心是否把錢用在刀口上,而都是看他是否有能耐向中央政府要錢。能要到越多的錢,地方上的老百姓越支持他。」
這件事情影響的,不只是「地方政府大部份債務都嚴重,少數有改善的,卻只是給下一任造成更大的揮霍空間」;還連帶影響地方議會的墮落。
以歷任政府都發生的蚊子館來說。因為本來縣市議會的責任應該是監督當地政府的預算,避免蚊子建設的出現,但是在目前的政府體制下,縣市議員不敢被戴上「阻礙地方建設」的罪名,拿不到下次選票,當然也就放棄了自己理當扮演的監督者角色。
於是縣市議會成為製造更多不被監督的黑箱的來源,甚至透過一些聰明的「下水道設計」,形成往上連結中央的立法院,在地方上則形成長期盤踞,甚至世襲的利益集團。
其結果,就是上樑不正下樑歪,下樑不正也使得上樑邪。從國民黨政府時期開始,地方派系被養成「樁腳」,民進黨政府上台也趨之若鶩。不論中央政府如何政黨輪替,都只能或是被要脅,或是想討好他們而墮落。
不修憲,不重新針對台灣的現實界定中央與地方政府的關係,這些病灶永遠無法去除。
不去除這些根本病灶,卻只是企盼換一個政黨執政,換一個總統來執政就改好,正像是面對一棟樑斜柱爛的房子,以為換了屋頂就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
——–民主機制的重點本來就不在追求救世主——–
如果我們願意正視憲法的缺失所造成的政府體制的混亂,以及上下各級政府的困境和墮落,那就會發現對選擇「爛蘋果」的苦惱有另一個思考角度。
苦惱於「爛蘋果」,是因為我們苦惱於為什麼沒有「好蘋果」出現。
常常會聽到人說:台灣的運氣不好,都沒有政治人物真心想為國家和人民做事。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出現可以信任的人。
其實,民主體制本來就是倚靠行政與立法的分工,倚靠代議的民意代表,來著手監督與制衡政府部門的機制。
只想期待有「好蘋果」出現,只想期待有一個救世主型的人物改變一切,那不如相信威權體制了。
民主體制如果運作不順暢,產生糾結,我們與其追究政府部門為什麼沒出現能者、強者,不如檢討民意代表的代議機制出了什麼問題。
我們選出代議的民意代表,本來就該由他們來監督執政者不要由好蘋果變爛蘋果,或者,由他們督促爛蘋果差堪人意。
現在如果我們坐視憲政體制的缺失一方面癱瘓行政系統的運作機能,二方面又成為各級民意代表腐敗的根源,卻一直感嘆怎麼只有爛蘋果可選,我們是否應該扣問自己:會不會搞錯了重點?
明天再發表「減0 與 加0 系列 」下篇之二
相關閱讀:
<如果我們再不注意縣市議員選舉> http://bit.ly/2PFLyvD
<如何打破這麼聰明的三個設計>
http://bit.ly/2QjDHEm
減0 與 加0 系列 – 上篇
G 政府與政治P 隨筆
【 減0 與 加0 系列 】上篇
人生為了財富奮鬥,是在追求數字後面加0,或者說,避免減0的遊戲。
健康,則是決定數字前面有沒有0。保持健康,數字前面沒有0,那麼所有的財富都是真實存在的。失去健康,數字前面多一個0,那麼不管你擁有的財富有多少,就一律歸零。
這次總統大選,怎麼觀察蔡英文、韓國瑜、柯文哲、郭台銘四個人,也可以使用這減0與加0的比喻。
——–蔡英文的情況——–
蔡英文政府被抨擊的問題,可以說主要都在減0。
以進入2019年的三件事情為例。
葉俊榮身為教育部長在不當時刻對台大校長案放水,總統和行政院長都坐視不顧,事後裝「錯愕」,是在破壞文官體制的運作。
中華郵政園區標案的高層關說爭議,是利益團體在行政和立法體系橫行,腐敗不堪。
總統府出現集體走私香菸案,不只是涉及公務員的貪凟,也說明國安系統的崩壞。而蔡英文一度還想以「超買」來模糊焦點。
這許多黑箱和爭議行為,是在破壞政府運作的體制和基礎。用前面的比喻來說,很像是給財富減0,讓財富縮水。
但,有一點必須說的是,政府運作的體制和基礎之遭到破壞,並不是始自蔡英文。早在國民黨執政的時候就開始了。
要說香菸走私,馬英九時代就開始。利益團體的關說,立法院有史以來最大的「喬王」是國民黨養出來的。國安系統出問題,馬英九執政的時候總統府被一個瘋女人連闖五樓過。
四年前我寫《如果台灣的四周是海洋》,第一章就是「救世主改善不了的行政崩壞」,描述的就是當時就已經形同癱瘓的政府運作。
當時很多人把希望寄託在蔡英文身上,希望再一次政黨輪替可以改善。我在書裡要提醒的則是:這需要憲政體制的整體改革,不是寄望於個別救世主的事。
可惜蔡英文完全執政之後,不但坐視改革的機會流失,還經常利用憲政體制的漏洞,擴大自己恣意而為又不必負責的空間,結果造成許多病灶「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情況。http://bit.ly/2SHxJyf
——–韓國瑜的情況——–
韓國瑜是另一種情況。
韓國瑜喊著「發大財」,以不斷更新的口號來抨擊蔡英文,卻從來沒有反省今天中華民國政府體制崩壞的根源、腐壞的陋習,多是從國民黨來的。國民黨是祖師爺。
韓國瑜把自己當成救世主,國民黨忙著喊讓民進黨下架,卻從不反省憑什麼下架之後要由國民黨來再上架?
韓國瑜其他種種荒謬的言行,各方談論已多,這裡不贅述。
但嚴重的是,韓國瑜還有極大的數字前頭加0的風險。
對一個總統候選人來說,什麼是加0的風險?
就是在兩岸問題上,守不住國家主權與安全的底線。守不住這一點,不管你發了什麼大財,都等同於在財富數字前頭加了一個0,於是一切歸零。
國民黨太多人向對岸傾斜,傾斜到把國家主權與安全毫不放在心上。
他們抨擊民進黨在鎖國,自己則毫無忌憚地想把台灣鎖進中國。馬英九強推服貿,已經是個代表;現在韓國瑜則更把風險推到一個新的高峰。
韓國瑜造成的風險比馬英九還嚴重的原因,在於他更沒有國家主權與安全的中心思想,所以人云亦云,見風倒。
不少人批評韓國瑜去香港進了中聯辦的事。但真正嚴重的是,他去中聯辦出來,就把習近平在幾年前說的「定海神針」當成自己的話說了。
馬英九見到習近平的時候,囁嚅地在「九二共識」之後講不出「一中各表」四個字,已經形同割地讓城;韓國瑜則更毫不設防,輕鬆自然地讓習近平的用詞穿音入腦,原封不動地從自己嘴裡轉述一遍。
這樣一個沒有國家主權與安全概念的人,加上在他背後全力支持的旺中集團的主張和背景,讓許多人感到疑懼不是沒有原因。
且不說「發大財」是多空洞的口號,一旦讓對岸兵不血刃地有一個成為他們傳聲筒的中華民國總統,那就是國家主權與安全前面多了個0,什麼都沒有了。
——–國、民兩黨相互寄生的原因——–
這麼看,就知道民進黨和國民黨是多麼好的共同寄生搭檔。
正因為韓國瑜和國民黨一直給人在國家主權與安全前面可能多個0的疑懼,所以蔡英文和民進黨可以有恃無恐地繼續做他們減0的事。
畢竟,對很多人來說,一個把財富搞得再縮水的總統,總比把一切歸零的總統好吧。
以林飛帆為代表的許多太陽花學運的年輕人,過去幾年儘管也批評民進黨的施政,最近卻紛紛以防止傾中的政權誕生為由而加入民進黨,要幫民進黨打這場選戰,相信主要和這個原因有關。
而國民黨也希望民進黨政府繼續讓那些腐敗減0的事情發生。
只有民進黨減0的事情讓人繼續讓人憤慨,他們才可能轉移焦點,讓大家忽略他們繼續傾中,給國家主權和安全前面加0的風險。
民進黨敢於一直減0,和國民黨敢於繼續加0,是相互寄生的。
——–柯文哲的情況——–
那麼柯文哲呢?
柯文哲一直想要趁大家對民進黨的減0和國民黨的加0都不滿,找自己選總統,或者擴大政治上發展空間的機會。
他借由「白色」力量的加持而登場,但是四年多時間下來,證明他只是一個「混色」。
對外,柯文哲能講出「中國現在不是朝北韓,而是朝新加坡方向移動」這種話,證明他對中國的認識是零。這樣的人還敢一直對兩岸關係放言,形同胡言。這樣的人想參選總統,對外,在國家主權和安全前面加0的風險和韓國瑜沒什麼不同。
對內,柯文哲這兩天頻頻攻擊蔡英文政府的腐敗,但他主政了四年的台北市政府呢?
以藍綠政治領袖都是涉及「土地開發」、「建商利益」就有換位置就換腦袋的問題來看,柯文哲一點也沒好到哪裡。
柯文哲打著要揭穿遠雄大巨蛋弊案、和大巨蛋解約的旗號上台,後來諸多髮夾彎可以表列不說,監督了大巨蛋四年的都發局長林洲民被調任而辭職之後,還指出了柯文哲身邊「趙友友」的身影。
四年前上台時強調公開透明的柯文哲,當台北市政府官員召開「喬蛋」會議的關鍵紀錄曝光後,以「被竊聽」為由而發怒來模糊焦點,簡直是國民黨威權時代的行徑。
再看看他在社子島「區段徵收」案上做了些什麼事情,引起什麼樣的抗議。
去年七月,柯文哲得意地說,在地居民i-Voting選出了「生態社子島」開發計畫等等。
而今年六月,社子島自救會屢次抗議都沒得到北市府任何回應之後,居民去柯文哲演講的地方攔路抗議,「希望市府推動社子島開發應把居民利益放在最優先考量,而不是把財團利益放到最大。」他們卑微地希望柯文哲至少下車一分鐘,聽聽在地居民的需求,不一定要承諾,但柯文哲完全沒有下車。http://bit.ly/2Zy4QIk
所以,對內,柯文哲可能造成減0的爭議,也不小於民進黨。
柯文哲最近敢拳打蔡英文,腳踢韓國瑜,還敢出來組黨,不過是因為他對「羞恥」的感受比別人更遲鈍一些。
——–郭台銘的情況——–
郭台銘呢?
對內,郭台銘提出不少經濟和社會福利的新規劃,也曾經在直播節目裡找人大談民進黨政府對中華郵政園區標案的關說爭議。
可是他也應該回答黃國昌所質疑他的:
「在中科弊案,自家人透過裙帶關係、與中科高層密會,讓官員違法幫旗下永齡基金會與睿綸生技,量身打造符合自身需求特殊規格時,是不是『破壞遊戲規則?』這破壞的,不僅是政府標案的公正公平,更是年青新創人的理想熱情,如此臭不可聞的弊案,為何郭台銘董事長沒有給個交代?」http://bit.ly/2MHmd66
對外,郭台銘在兩岸關係上,有確實不同於國民黨任何人(不只總統候選人)的新主張。他不但堅持「一中各表」,還敢於表達那就是「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
然而,這樣一個敢於提出「兩國論」的郭台銘,對於政治的本質,以及對兩岸關係的認識,顯然是不及格的。
別人質疑他鴻海有偌大營運和資產在中國,有一天中國要挾他怎麼辦,郭台銘反過頭來說是中國需要他,說大陸需要的「五個穩」裡,「有四個穩需要我」。這是用生意人的邏輯,去揣摩政治人物的思路。http://bit.ly/2YMnURY
郭台銘接受《時代》雜誌訪問,談到中國持續以武力威脅台灣時,「郭台銘強調他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私人交情,可以發揮緩解兩岸緊張關係的作用。」http://bit.ly/2M1UPQv
但古人說:「大夫無私交」。官員都如此,更何況國家的領導人?把兩岸關係的緩解寄望於領導人之間的私人交情,是郭台銘對政治和兩岸關係不及格的另一個證明。
習近平是文革世代。文革之發動,最初的原因是年輕人看到所有的「豐功偉業」(解放、抗美援朝)都被上一代完成,所以要另外建立屬於自己的功業。
而對於任何一個想要建立自己功業的中國領導人而言,把台灣併入中國版圖是無與倫比的「聖杯」。何況是出身於文革的習近平?
郭台銘敢勇於提出「兩國論」,卻又以為自己和習近平的私人交情有助於緩解兩岸關係,讓「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並存,那是對兩岸關係和習近平都沒有認識。
郭台銘如果抱著這種認知出來選總統,在國家主權和安全上可能產生加0的風險機率,毫不小於習近平說什麼他就跟著說什麼的韓國瑜。
四個枱面上的人物都如此,那我們到底該怎麼辦?
明天發表「減0與加0」 系列下篇。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