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o hero

就是走路,及走路之外

B 閱讀C 出版P 隨筆

【就是走路,及走路之外】

天氣這麼好的星期天,出去走走路吧,或者,看看這本《就是走路》。

我本來不很想讀這本書。畢竟,走路離我很遙遠。年輕時候我還常拄著拐杖走路,中年後使用輪椅,就越來越少。

自己不走路,看這本書豈不是徒增遺憾。我想。

但是很意外地,讀了這本書的美好感受太多。所以唯一的麻煩是整本書重點書畫得不停。

首先,我還是想起走路的美好。即使拄拐杖走路,也有太多回憶勾起。

韓國冬天夜裡刺骨的寒風中,一個人走在街上的孤獨,以及孤獨中拐杖一次次落地的迴音。
夏天毒辣太陽下走得全身濕透,覺得永不可能達到目的地,再挪動一步都痛苦難當的情況,下一刻突然發現渾身湧出的汗水把自己裡裡外外都清洗潔淨,呼吸、流汗、拐杖揮動的節奏,三者的頻率和諧統一,於是覺得一步步可以走到地球的盡頭…..

這本書的作者是厄陵.卡格(Erling Kagge),挪威的探險家、作者、出版人,也是《聆聽寂靜》(寫他在極地行走與聆聽經驗)的作者。

《聆聽寂靜》的極地描述,對台灣一些讀者來說可能很遠。但《就是走路》則是台灣每一個人都可以體會的。

走路這件事,顯然對即使兩腿方便行走的人也成了一個課題。這本書是從他要回答孩子一個問題開始的:

「有家庭之前,我從沒想過走路為什麼重要。但孩子們想知道答 案:明明開車比較快,為什麼非走路不可?連大人都會問:從一個地方慢慢地移動到另一個地方,意義何在?」

他從各個角度回答了這個問題。

我最喜歡其中一個引用了蒙田從伊索寓言得來的比喻。當奴隸的伊索提醒他忙碌的主人:「難道我們得邊跑步邊大便嗎?」

這句話固然對一面走路一面講手機的人有用,對所有每天急著搭乘各種交通工具移動的人也有用。

他不只從自己多樣而豐富的走路經驗中描述實際走路的美好,也旁徵博引地從各方面切入有形、無形的「行走」。

走路和人生有關。
走多了,你就會知道:
「這是你的路,
唯有你
能走。而且
無法回頭。」(出自一位挪威詩人)

走路和文學有關。
書裡有一段寫,亞當和夏娃偷吃禁果之後,不只知道了分辨善惡,還立刻「聽到主上帝在起了涼風的園中行走」。作者說,聖經裡這段話,是「人類有史以來最早一段有關走路的文學敘述」。

走路和料理自己有關。
我也跟他學了一招怎麼對治生氣的方法。

之前我一直覺得蘇格蘭人說的治感冒方法不錯。

拿一頂帽子掛在床尾,拿一瓶威士忌坐在床頭。一面喝一面看帽子。喝到一頂帽子變兩頂的時候,感冒就好了。

《就是走路》說了一個北極圈的人治生氣的方法。
火大的時候就走出家門。在雪地裡走得越遠越好。走到何時心情平靜了,就在那個地點插根木頭,做個標記。這樣也就記得自己惱怒的幅度和深度。

走路也和政治有關。

「一群人走在一起,就能掀起一場群眾運動。」

而且,作者說,「盗賊和菁英有一個共通點,兩者都躲躲藏藏。」
他說的是高高在上的政治人物和民眾疏遠的問題。統治者從高處從遠處看,世界大同小異,只有和民眾一起走路,從他們的視角看世界,才知道其中的差異。

不知道沿途會遇到什麼,也是走路的一大魅力。
作者說。
他身體力行地說了許多動人的故事。包括他還去紐約下水道行走的經驗。

我閱讀這本書也有意料之外的驚喜。
因為書裡也談了走路和痛苦的關係,還引用了一個幸福公式。

「以為走路跟痛苦扯不上關係,是一種誤解。…….大自然把痛苦當作折磨我們的一種方式,但並不總是如此。痛苦也可能對人有益, 帶給人愉悅,只要它能保證在痛苦減弱之後,我們能認出幸福的感覺,尤其是痛苦不見的感覺。」

作者引用的幸福公式來自另一位挪威作家阿恩.奈斯。

幸福 W,也就是well-being,來自於一個算式的分母和分子的變化。

分母是 P ,也就是 pain(痛苦)。這又分兩種 。Pb ,是 bodily(身體的);Pm ,是 mental(心理的)。
分子,則是G ,也就是 glow(光輝/喜悅/熱力)。光輝的指數你想要加到多少都可以,還可以平方。
因此,不管分母的 Pb和 Pm加起來有多大,我們只要把 分子的G放大就好。(請看附圖)

今天世界各地疫情大爆發,大家不是苦於染病的身體痛苦Pb,就是折磨於驚恐慌亂 Pm。 我們需要放大自己對生命和未來所相信的 Glow——光輝、喜悅、熱力!

趁著陽光如此美好,出去走走吧(一定有人不多的地方可以選擇),也看看這本書吧。

 

 

 

 

2020 年 3 月 14 日,21:36

P 隨筆

「台灣是人間天堂,此國應只天上有。⋯⋯看看我在美國都搶了些什麼:」

 

關於這個網站
OKAPI.BOOKS.COM.TW
張妙如手記雙週連載! 和挪威籍先生一起定居美國的張妙如,有兩個住在荷蘭的繼子,活動範圍脫不開歐美。 在這個雙週更新的OKAPI專欄【張妙如手記|歐美隱藏版】中,說的畫的,是歐美生活中,…

無需繞境也有保庇

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無需繞境也有保庇】

當年黃健和告訴我要請蚩尤畫媽祖,以他華麗又擅長描繪女性美麗的畫風,一定可以為媽祖展現前所未見的風貌。我說創意是很破格,但最好是否去跟媽祖擲笅請示一下比較好。

阿和說好。後來告訴我媽祖同意。於是我們看到了蚩尤創作了《最強天后》這本書。媽祖,果然展現了無可言喻的風華。

其實,不必看書,只要聽書名,就知道蚩尤的創作企圖了。
今天,不同行業,尤其演藝行業裡,常常看到這個天后,那個天后。蚩尤想要跟大家說的,就是「天后?還是來看看這位最強天后吧!」

因為每年三月媽祖繞境的活動就開始,所以image3非常圖像空間也把三月的主題定為「女性與宇宙」,並且主牆海報也選了蚩尤畫的這張主圖。

明天3月15日下午三點,歡迎來聽蚩尤和輔大宗教系講師張家珩對談。
張家𤤾除了是教授和作家之外,還有個「喜愛攝影的廟會祭典狂熱份子」身分。兩人對談,激盪的火花會很精彩。

時間|3/15(日)15:00
地點|臺中歌劇院5F非常圖像空間
講者|蚩尤(作者)X張家珩(輔大宗教系講師)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002200720322085787339

 

2020 年 3 月 13 日,10:12

K 健康/醫療/社會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看到方荷生在做的事情,真激勵人心!這才是台灣的光亮!

『當武漢肺炎(新冠肺炎)橫掃全台、人人恐慌如世界末日,一處號稱「台北最窮社區」之地,卻意外穩住了浮躁的人心──這裡是台北市忠勤里,里長方荷生曾於20年前見過無數獨居老人病死家中悲歌、自掏腰包甘心負債千萬送餐,也曾於17年前經歷社區被SARS橫掃、封國宅又封校之衝擊,如今新的瘟疫再度來襲,方荷生早已淡定做好每個老人的旅遊史與接觸史、備好消毒漂白水與酒精、持續穩定供餐給老人與低收入戶,打造防疫典範。……….

「在我這邊,共餐要做、據點要做、防疫也要做,如果真的社區感染爆發,不要你喊停,我自己也會停!」

『20多年來建立的、讓老人家與窮人都得以安心生活的家園,怎能因為疫情輕易葬送?於是方荷生在肺炎疫情做的第一步「超前佈署」,是繼續維持供餐、做好現場控管:「我現在做的是要讓長輩跟孩子能正常生活,每天就多幾個程序,身體不舒服跟里長講、多消毒洗手。」

『市政府不給錢,就自己掏錢繼續做──在外人看來方荷生的繼續共餐的決定或許是莽撞,然而關於「群聚感染」的擔憂,他早已準備好了。方荷生的共餐廚房服務300多名老人、一周可以營運高達5天,行動不便的由志工送便當、還能走的就到廚房一起幫忙挑菜打菜一起吃飯,前者沒有群聚風險的照常送餐,後者看似風險高,方荷生卻早在2月4日就做好列冊控管,每一個老人過年去哪、有沒有中國與其他外國朋友到家、去哪裡玩去哪裡拜拜全都做好記錄,旅遊史、接觸史全部清清楚楚,做得比政府還紮實。』

關於這個網站
STORM.MG|作者:風傳媒
當武漢肺炎(新冠肺炎)橫掃全台、人人恐慌如世界末日,一處號稱「台北最窮社區」之地,卻意外穩住了浮躁的人心──這裡是台北市忠勤里,里長方荷生曾於20年前見過無數獨居老人病死家中悲歌、自掏腰包甘心負債千萬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