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o hero

2025年3月21日20:35

A 工作B 閱讀L 人物O 活動與新聞報導
【 周末活動 】
​3/21星期五晚上7點,台北
在信義威秀,有
@片名「王 登 鈺:動 畫 短 片 輯 」
放映後並接著有一場座談,主題是:
「我是一條魚:從玩具、漫畫到動畫」。
————–
3/23星期天下午三點,在現流冊店
《浪費才華的日子:靈魂暗夜修復記》新書分享會|#台北場
「烏雲沒有不見,它會走也會再來,慶幸的是我認識了雲的本質,也看見沒有烏雲罩頂時自己的本來面目。」——beat
畫出可愛正興貓的創作者beat推出最新力作《浪費才華的日子:靈魂暗夜修復記》,描繪他過去數年面對生命低谷、走出靈魂暗夜、找回自己真正力量的療癒過程。透過細膩的圖文,帶領讀者經歷這段暗夜旅程,隨著一層層的整理自我對話,烏雲一層層散去,直到重見本來面目的光亮🌟
本場新書活動將由beat分享創作歷程,並邀請讀者書寫「給自己的信」,歡迎大家一同參與。

2025年3月20日21:01

K 健康/醫療/社會
今天在醫院聽到的對話:
男:ㄟ護士小姐。我現在到飯點,要去吃飯了。回來就該我看,不用等吧?
護士:我看看你幾號。…….再兩號就是你。你要不要等看完了再去吃?
男:可是到飯點了。我要先去吃,吃完回來就輪到我看。
護士:可是如果過號了,你就要再等一下。
男:我為什麼要等?不是已經輪到我了?那就該馬上該我看啊。
護士:可是你回來如果已經過號了的話,就要再等一下。
男:我為什麼要等?已經輪到我就該馬上我看啊。
(這樣他們來回 Loop了很久。)
向所有辛苦的醫護士致敬。
堅決反對無排富健保免費。
堅決反對開放特定人群擴大依親。

2025年3月18日22:48

D 佛法
1.
今天是觀世音菩薩的誕辰。
想起1989年那個夏天有機會經由〈大悲咒〉認識祂,從渾噩中得以整理自己,實在是太幸運了;2005年又再次經由〈大悲咒〉得到祂的拯救,實在感激。
下午去諾那精舍的佛堂靜坐,向祂致謝。
2.
〈大悲咒〉,全稱〈千手千眼無礙大悲心陀羅尼〉,是觀世音菩薩在補陀落迦山的宮殿裡,當著釋迦牟尼佛及十方諸佛菩薩,為安樂眾生而發願宣說的咒。
祂在諸佛盛會之中起身,發出金光照亮十方世界,天上地下江河大海都為之震動。
而祂承諾,只要眾生跟祂一起發願,誦持這個咒,必定可以「遠離一切諸怖畏」、「速能滿足一切諸希求」。但有一個前提:「惟除不善,除不至誠」。
3.
〈大悲咒〉的章句都有力量,其中最後來到高潮的段落,背誦起來尤其節奏、層次、畫面都同時呈現。
那是我們對觀世音菩薩的祈願,也是祂希望我們的自我期許:
帝利瑟尼那 婆夜摩那 娑婆訶 (堅利 名聞 成就)
悉陀夜 娑婆訶 (義 成就)
摩訶悉陀夜 娑婆訶 (大義 成就)
悉陀喻藝 室皤囉耶 娑婆訶 (無為 得大自在 成就)
那囉謹墀 娑婆訶 (賢愛 成就)
摩囉那囉 娑婆訶 (上妙遊戲 成就)
悉囉僧阿穆佉耶 娑婆訶 (愛語 第一義 成就)
娑婆摩訶阿悉陀夜 娑婆訶 (一切 大義 成就)
者吉囉阿悉陀夜 娑婆訶 (輪 無比 成就)
波陀摩羯悉托夜 娑婆訶 (紅蓮花業 義 成就)
那囉謹墀 皤伽囉耶 娑婆訶 (賢首 聖尊 成就)
摩婆利勝羯囉夜 娑婆訶 (英雄威德 生性 成就)
4.
如果你讀過〈大悲咒〉,今天請不要忘了重讀一次。
如果你沒讀過〈大悲咒〉,今天何不讀一次?
圖:橘君

2025年3月16日22:51

A 工作B 閱讀C 出版M 漫畫與小說O 活動與新聞報導
因應7月5日的預言,我們來做兩件念力增福的事!(修訂版)
1.
進入2025年,我為了該如何對待《我所看見的未來》這本書,有猶豫。
一方面,這本書的主題是預告今年7月5日 太平洋會有一場大地震、海嘯,早已經在台灣、香港等地廣受注目。現在進入2025年,理當更加大力推廣。
另一方面,我很相信意念的力量。好事壞事,都有可能「心想事成」。我也擔心大家太過注意這件事情,會不會更加大了災變出現的可能性。
後來我傾向後者,所以今年剛過去的台北國際書展上,我們沒有刻意用大牆面來突顯這本書,也沒辦演講。
我自己更是很久以來一篇貼文也沒談。
直到上星期二。
那天,我看到三月初一場橫掃澳洲黃金海岸的颶風留下的結果,大感震撼。一整片美麗的沙灘,被切出一大條「斷崖」。
光一場颶風就能造成如此嚴重的後果,萬一《我所看見的未來》所預言的大地震、海嘯當真出現呢?
加上同時看到日本科學家透過海底GPS觀測,預警千島海溝地震帶「應力」持續累積,可能已經達到引發9級大地震的程度。
我趕快重讀一遍這本書。
看完也決定要正面、積極地討論這本書,並邀請大家一起討論。
以下是我的理由,以及建議。
2.
首先,這本書作者竜樹諒所做的預言是什麼呢?
她看到的是:2025年7月5日,在日本以南,台灣以東,菲律賓以北,關島以西的太平洋,會出現大地震。這場大地震所引發的海嘯高度,超過311大地震三倍。
因為一本漫畫書作者說她會作預言夢,就相信這一天會有這麼大災變出現的可能,是不是「迷信」呢?
我認為首先要看竜樹諒這個人,以及《我所看見的未來》這本書的背景。
竜樹諒值得大家注意的,不只是她在書中所說,過去夢中看到的書屢屢預言命中,包括2011年的311大地震。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她的行事風格。1999年,竜樹諒出版《我所看見的未來》之後,就神隱了。即使後來311大地震印證了她的預言,她也沒出面享受她大可以有的光環。
竜樹諒神隱到後來很多人以為她已經去世,甚至假冒她的身分出來招搖撞騙,因而促使她決定在2021年再現身一次,把《我所看見的未來》更新出版完全版,並且也就在為了出書開最後一次編輯會議的7月5日早上,她做了一個預言夢,看到將在2025年7月發生的事。
從這些看來,竜樹諒並不是經常以販賣自己預言能力為生的人。
這樣一個有相當預言能力,又長期寧可神隱的人,當她願意從隱姓埋名中現身,再度提出一次對重大災變的預言時,如果完全不顧她過去預言也曾經有不準的時候,馬上就全盤接受,嚇得失魂落魄,固然可能是「迷信」;但如果完全不顧她的預言也有很準的時候,嗤之以無稽之談,會不會也是另一種「迷信」?
我自己讀了書之後的看法和立場是:我希望她這次預言的事不會發生。但是在那之前,至少我會認真看待她的預言,不排除以今年7月5日為中心點的前後一段時間,在台灣以東的太平洋,會出現大地震和大海嘯的可能性。
還有,注意她在書中提到的兩個重點。
3.
竜樹諒在書的後記裡有段話說得很打動我,也是讓我認為應該認真注意的原因。
她說:
——————
「預知」,是警告。因為「能夠避免」,所以「『被』看到」。
我想是有「防止災難」、「讓災難縮小規模」的方法的。
——————
有些預言者,是以預言發生的事情之可怕、之末日,來說服你跟隨他。
但竜樹諒強調的是:預言、預知,是為了大家可以一起預防,以便即使有大地震、大海潚發生,大家可以共同「防止災難」、「讓災難縮小規模」。
竜樹諒說:「如果處在什麼都不知道、不明白的狀態,總是會疏於預防的準備,也會有人來不及逃走。」 而現在她連7月5日的日期都清楚地表示出來了,「大家就能在同樣的目標下共同努力了吧?」
所以重點在大家如何一起準備「防止災難」、如何「讓災難縮小規模」。
4.
同樣重要的,是竜樹諒在預言中看到災後的情景。
雖然她看到的地震、海嘯強度很大,但不像其他末日預言,竜樹諒說,在大海嘯之後的世界,她看到了「很光明、美麗的未來。……..地球整體,所有的人的狀態都明朗光亮、生氣蓬勃地生活著— 我感受到的是這種印象。
「我看到的,並不是大災難後人們消沉無力的景象,是接下來大家共同努力的堅強意志。」
我相信:不論7月5日有沒有發生竜樹諒所說的事情,「所有的人的狀態都明朗光亮、生氣蓬勃地生活著」,是我們共同面對今後地球極端氣候與環境所該有的心態,和努力。
5.
既然是共同努力,共同準備,我希望大家一起念力增福!我們共同創造未來!
我們來進行正向意念徵集活動,也就是徵稿活動,邀請大家一起來進行。
這個活動有兩個主題。
第一個主題是:「我所防護的未來」
針對如何因應7月5日的可能情況,寫出你想到的防護方法和計劃,投稿給我們。
其中可以有三個重點:
a. 個人和家庭
b. 社區和社會
c. 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
a,b,c 三點可以擇一寫,也可以都寫。
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是圖像的。務實與創新、想像與現況都可參加。
唯有攜手意念能讓安全網編織的更緊密!
——————————————————
第二個主題是:「我所超越的未來」
建構未來更能應變的生活狀態,我們一起加大意念,去建構願景!
也請投稿給我們。
其中可以有兩個重點:
a. 不論面對何種極端氣候,我們仍然可以創造美好的未來,有什麼更好的建議。
b. 如何超越預言,建構更無懼極端氣候的居住、生活環境
a,b 兩點可以擇一寫,也可以都寫。
—————————-
以上兩篇投稿,都請即日起投到 這個信箱 0705Beyond@gmail.com
來信主旨請註明是投哪一個主題。
截止日是 4月15日。
我們在看過之後,兩個主題會各選擇五篇編輯發表,每篇致贈一萬元薄酬。
發表的時候,會首先考慮方便傳播的電子書,在7月5日之前廣為傳播,讓更多人共同準備、共同努力。
期待大家的回應。
三月初一場橫掃澳洲黃金海岸的颶風留下的結果,大感震撼。一整片美麗的沙灘,被切出一大條「斷崖」。
光一場颶風就能造成如此嚴重的後果,萬一《我所看見的未來》所預言的大地震、海嘯當真出現呢?
這本書作者竜樹諒所做的預言是什麼呢?
她看到的是:2025年7月5日,在日本以南,台灣以東,菲律賓以北,關島以西的太平洋,會出現大地震。這場大地震所引發的海嘯高度,超過311大地震三倍。
因為一本漫畫書作者說她會作預言夢,就相信這一天會有這麼大災變出現的可能,是不是「迷信」呢?
我認為首先要看竜樹諒這個人,以及《我所看見的未來》這本書的背景。
竜樹諒值得大家注意的,不只是她在書中所說,過去夢中看到的書屢屢預言命中,包括2011年的311大地震。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她的行事風格。1999年,竜樹諒出版《我所看見的未來》之後,就神隱了。即使後來311大地震印證了她的預言,她也沒出面享受她大可以有的光環。
竜樹諒神隱到後來很多人以為她已經去世,甚至假冒她的身分出來招搖撞騙,因而促使她決定在2021年再現身一次,把《我所看見的未來》更新出版了完全版,並且就是在這個新的完全版裡預言了將在2025年7月發生的事。
從這些看來,竜樹諒並不是經常以販賣自己預言能力為生的人。
這樣一個有相當預言能力,又長期寧可神隱的人,當她願意從隱姓埋名中現身,再度提出一次對重大災變的預言時,如果說馬上就嚇得失魂落魄,固然可能是「迷信」,但如果我們完全不加理會,嗤之以無稽之談,會不會也是另一種「迷信」?
我自己讀了書之後的看法和立場是:至少,不能排除可能性。需要謹慎注意以今年7月5日為中心點,前後半個月,在台灣以東的太平洋,會出現大地震和大海嘯的可能性。

 

三月中旬,同時看到日本科學家透過海底GPS觀測,預警千島海溝地震帶「應力」持續累積,可能已經達到引發9級大地震的程度。

 

2025年3月16日19:29

A 工作B 閱讀C 出版
每年波隆那書展的「神奇書架」(BRAW Amazing Bookshelf)都是選出100本書。今年擴大為150種。
臺灣共有三本入選:
《我的口袋美術館.線》/陳姝里/國立臺灣美術館
《吳園的主人》/Ballboss/玉山社
還有我們出版的
寂寞的天才—黃土水/黃郁欽/ 大塊文化
此外,今年拉加茲獎還有一個Sustainability 永續類別,也有一張書單。大塊文化在2023年曾經入選「神奇書架」的于小鷺作品:《Somewhere 好地方》,也入選這個書單。
恭喜大家!
黃郁欽 于小鷺 imag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