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 8 月 29 日
P 隨筆
看一下日子,上次來這裡竟然快一個月了。我日夜不分地趕了一個月。昨天中元普渡,我在祭拜各方有情之後,也終於把稿子發印刷廠了。
幾度以為寫不下去,中途要放棄,可終於完成了。
感謝關心的朋友,也要向這一個月裡沒能回訊的朋友致歉。
和大家分享目前輕安的心情。
如果台灣的四周是海洋。是真的。
http://www.rexhow.com/twunbound/
看一下日子,上次來這裡竟然快一個月了。我日夜不分地趕了一個月。昨天中元普渡,我在祭拜各方有情之後,也終於把稿子發印刷廠了。
幾度以為寫不下去,中途要放棄,可終於完成了。
感謝關心的朋友,也要向這一個月裡沒能回訊的朋友致歉。
和大家分享目前輕安的心情。
如果台灣的四周是海洋。是真的。
http://www.rexhow.com/twunbound/
回到台北。看課綱事件真是心情沉重。馬政府在太陽花和一代大學生站到對立面之後,硬要再站到一代高中生的對立面,是他們自己的愚昧。
年輕人可以嘲笑這種愚昧、怒罵這種愚昧,可以用未來二十年、三十年的選票來教訓這種愚昧,但是不值得為這種愚昧而送上自己的生命。
林冠華能寫出「教育,不是政治的工具」這麼有力量的話,應該相信自己可以更有力量的方式來對付這種愚昧。
黄國昌終於正式宣布參選立委了。
這是他往專職政治生涯跨出的一大步。
之前再三考慮的謹慎,可以理解。終於跨出這一步所需要的決心和勇氣,更可以理解。
接下來最重要的目標,的確是要翻轉國會。
希望他個人,以及時代力量都能達成他們的目標,
也希望時代力量與社民黨和綠黨的整合,使第三力量明年整體的目標也能達成。
國昌加油。
大家加油。
令人感到希望和光亮的一則新聞和一封信
大家都把平面報紙的價值說得越來越低,甚至沒什麼價值的時候,1876 創辦的《日經新聞》投資買下 1888 年創辦的《金融時報》,不只是震撼,真讓人大長見識。
看《日經新聞》董事長兼集團首席執行官 喜多恆雄 和社長 岡田直敏共同具名寫給《金融時報》全體員工的這一封信,絕非一般購併所能解釋。
這封信誠懇而坦白地說出了他們的動機、目的、實力、價值觀與視野,清楚地表達了堅定卻又溫暖、擴張而又容納的訊息,
也展示了什麼才是立足於傳統上起飛的真義。
就日本人來說,這封信唯一沒提到的是明治維新。
明治維新發生於 1860 年,創辦於 1876 的《日經新聞》是不折不扣的明治維新產物。
明治維新二十年,就讓日本在經濟與軍事上得以和西方列強並稱。
在文化上,《日經新聞》經過 140 年的努力才能得以(在雄厚的財力之外)因為長期堅持和西方同樣的價值觀而得到購併《金融時報》的機會,進而獲得擴長全球版圖的可能。
這一方面說明文化之不同於其他,也說明文化之獨特力量,以及其需要堅持的原因。
雖然不是當事人,也不是當事國,但是這一則新聞和這一封信真令人感到一種希望和光亮。
很感動,也很受激勵。
<日經給FT的一封信>日經董事長兼集團首席執行官 喜多恆雄 日經社長 岡田直敏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