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 12 月 9 日,13:12
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香港人的創意無窮。

【金鐘】示威者於太古廣場外高舉雨傘,以傘柄砌成心型,並高呼「愛比暴力強 與警暴割蓆」
直播:https://live.thestandnews.com/
不斷更新報道:https://bit.ly/38gsJZD
⋯⋯更多
香港人的創意無窮。
【金鐘】示威者於太古廣場外高舉雨傘,以傘柄砌成心型,並高呼「愛比暴力強 與警暴割蓆」
直播:https://live.thestandnews.com/
不斷更新報道:https://bit.ly/38gsJZD
⋯⋯更多
【九種台北女生的日常】
『北漂都市求生的通勤上班族、享受一人料理的獨身女子、夜半街頭相遇的餵貓人士、相差十幾歲的一日情侶……,平淡而深刻的日日時時,屬 於「她們」的都市絮語。九篇巷尾街頭的片刻,九種台北女生的日常。』
這是image3非常圖像空間12月特刊介紹《暫時先這樣》的開頭。
的確,看著這本書,不只看到九種台北女生的日常生活,也看到台北人的慵懶。
近年來我在演講中總會提圖像閱讀的一種趨勢,就是各種不同風格繪本和漫畫的界線在湮沒,在融合的趨勢。
陳沛珛這一本《暫時先這樣》又是個證明。非常流暢的融合。
請大家看一下一些摘圖,就會明白。
而除了圖像上融合之外,顯然她還想進行其他的融合。
像第五則故事 「Shhh」的後語,她寫「完成這篇之後才想到,既然都提到了西 門町獅子林大樓的過去,那一開始的河 濱公園如果畫對岸的馬場町紀念公園會 更有連貫性。…..」
推薦給大家。
也多謝今晚陳沛珛和李明璁在台中的對談。
接下來是 12月22日陳沛珛和李屏瑤在台北的對談。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473970929922060/
【感謝阿鼻劍讀者的鼓勵】
昨天下午忙完台中的活動,就趕回台北開會,再參加晚上在敦南誠品和常勝談鄭問與阿鼻劍。回家倒頭就睡,今天起來後不久就又再去台中,又忙到剛才。這才趕快發一下昨晚的文和照片。
昨晚常勝談阿鼻劍最棒的一段話,是他說曾經看李安《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時候,明明導演沒有用慢鏡頭,他卻看到子彈慢動作飛出的過程。常勝說看鄭問的漫畫,也常常像是看到了這種分解高速動作的畫面。
很多讀者對《阿鼻劍前傳》期待和鼓勵,讓我慚愧又感謝。但實在是因為鄭問畫得太好了,所以我在寫小說的時候壓力很大。
有一位香港朋友送我一盒白色巧克力鼓勵。
有一位在一家餐廳工作的朋友,說他今天特別跟老闆請假出來參加。老闆聽說他來參加阿鼻劍的活動,就同意。
另有一位年輕的虎航空服員朋友,說他一下機就趕來參加這一場。他說他和《阿鼻劍》的因緣是:今年阿鼻劍三十周年,他也正好三十歲。他說就他的年紀,讀大學的時候偶爾遇到也是看過阿鼻劍的人,彼此都有碰上知音之感。
和鄭問一起感謝大家的支持與鼓勵。
我再努力。
【12月開展了+導覽+兩場活動】
image3非常圖像空間 12月開展了。拍了工人在換架的照片,因為太高,他們身上都要綁吊索。
這個月掛牆海報的圖出自:Manuel Marsol 的《巨人的時間》、陳沛珛新著《暫時先這樣》、《想像力文法》及《犬之島》。
星期六12月7日晚上七點半,我會就12月主題「圖像的知性與整合」做一場導覽,歡迎參加。
——————-
另,同一天12月7日(六)下午三點,有丁松青神父講《從彼山到此山》。丁神父本身就是畫家。丁神父的故事從2014年他遠赴黎巴嫩找尋陌生又熟悉的族人說起;終點則在臺灣的群山之間,返回與神父沒有血緣,卻血濃於水的家人身邊——他奉獻一生服務的泰雅族清泉部落。
詳細內容說明及報名:http://bit.ly/2qkhQVA
——————-
12月8日(日)下午三點,則是張柏韋講「美感細胞的溫柔革命——《書包裡的美術館》」。
從國小到高中十二年下來,升學制度裡的每個台灣學生要和教科書相處的時間有12,760 小時。在這麼長的相處時間裡,課本除了做為知識的載體之外,還能承載些什麼?
於是,2013 年,三個年輕人發起了「美感細胞_教科書再造計劃」,希望利用多元的課本視覺設計,培養孩子對美的各種想像。
張柏韋是三位發起人之一,來分享後來一直到今天他們在努力的事情和心得。
詳細內容說明及報名:http://bit.ly/38j8P0m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