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o hero

2018 年 9 月 29 日,21:23

P 隨筆

【周末,閉上眼睛一下下…….】

看到幾米這本新書的時候,馬上想到音樂的旋律。所以這幾天就做了這支短片。

《閉上眼睛一下下》的內容不必多解釋,從這個影片就可以體會幾米創造出來奇妙的絢麗和靜謐。

閉上眼睛一下下,你就會發現一個不同的世界。

的確如此。在星期五下著雨的晚上,我們就閉上眼睛一下下….

2018 年 9 月 28 日,21:18

P 隨筆

【迷離的繾綣】

在陰雨的周五夜回到家中,準備享受床頭一堆周末要看的書,先拿起《竹光侍》,真是幸福。

這次出的是第三、四集,從看完前兩集就期待很久了。

好看的小說、漫畫、繪本,都要具備三個元素:故事、風格、氛圍。其中之一很強,有時就足夠吸引人,何況是能同時具備三者。

《竹光侍》就是三者兼備。所以要至少看三遍,第一遍趕快看過去,急切地想知道故事的發展;第二遍看松本大洋縱橫揮灑的布局和構圖;第三遍再體會那迷離的氛圍。

當然,也可以說是看每一遍都在飢渴地同時看這三件事情。

《竹光侍》充滿了迷離的繾綣。看不看漫畫的人都不該錯過。

我先隨手拍了幾頁,不足描述書的動人,只是迫不及待想分享我閱讀的快樂。

希望你也看。不會失望的。

相關貼文:

【繞繞裊裊的竹光侍】(第一、二集的介紹)http://bit.ly/2NNaHru

 

刀光閃閃的第三、四集封面。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第三集的目錄。開頭的第二十一話是「風 吹響枝頭」。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第三集的第一頁。
「帶刀就當不成人了吧。」餘音迴盪。

 

這種動感。……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藏在刀裡的記憶、獸性和女人…..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商量!!!!!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像山一樣行走的人突然出現在你身後的時候….

不再說了,不要破梗。

我要繼續去看了。

 

2018 年 9 月 28 日,16:46

P 隨筆

下著雨的星期五下午,想到忘了跟各位老師說教師節快樂,趕快補一下…..

也請享受一個好周末…..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海洋、文字、戶外和水

 

2018 年 9 月 27 日,21:01

G 政府與政治P 隨筆

【三組橫批設計公布】(增加了各組設計概念說明)

有勞大家久等了。
終於,有三組橫批設計出爐了。

本來,我們是要從決選的三組橫批文案中選一個設計來公布,但後來因為有兩個設計的投件很好,所以我自己也想了一個,就乾脆三名決選橫批都各有一組設計了。請大家觀賞,並隨意取用。

首先,介紹「養你老母」孝道勸善風這一組。這一組的文案發想者 @Robin D Yang 多才多藝,他不但會撰寫文案,還會繪圖,親自畫了「百善孝為先,請認明孝親圖」的圖。這一個圖很適合掛在家裡。

再來「請鬼拿藥單」市井接地風這一組,文案是 張達文 和 Tsì-tshong Tsiu 兩位提的。設計是一位不希望公開FB 帳號的 Adam所設計「請鬼拿藥單」的橫批文案,是 柯一正、崔愫欣、洪申翰都認為是最直接有力的,現在有符咒威力加持,十分威風。

最後的「世上最遠的距離」,是蘇格拉底+愛情小說風文案,是@Ing Shen 題的。 因為沒有人投這一組的設計,所以我想到一個方向,就做了這個凄美的圖。愛看《鐵達尼號》這類愛情片,可以多多用這個圖。

三位設計者,都會各得到兩份 老木咖啡的 咖啡加蛋糕 招待券。感謝。

最後也感謝所有參與的朋友。大家一起輕言笑談,就把「以核養綠」是怎麼回事講穿了。

為了回報大家,我也會再寫一篇文章,好好跟大家報告我的想法,並提出一些接下來如何行動的想法。

下周再見!!!

整個活動的相關貼文,請參閱如下:

【決選三名+誠徵設計+9月27日】(兼答一些留言) http://bit.ly/2N4uhdG

【初選 16 名橫批公布】http://bit.ly/2MCZTXu

【把綠電都養成侏儒了,還想怎麼養?】http://bit.ly/2NCfNFX

【核煤一家親】http://bit.ly/2oYVgNU

【誠徵橫批】http://bit.ly/2MeCNq1

圖像裡可能有文字

三組設計一起看。但細部巧妙要看後面各圖。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養你老母」,我在初選階段說,走的是孝道勸善風。

這是 @Robin D Yang 題的,他加了註解:

「意思是上下聯都是不太可能實現的事情,所以鼓勵大家不要幻想了,還是回家孝敬自己的母親比較實在,絕對沒有罵人的意思,是非常具有教育意義的橫批」

現在設計也是他。太厲害了。
他的設計風格完全呼應原來的文案。
尤其他畫得很好,老母的欣慰之情躍然紙上。最後還傳神地加上了「百善孝為先,請認明孝親圖」的字。

回【三組橫批設計公布】首頁:http://bit.ly/2R2K4gf

初選階段網友對「養你老母」的回應,請看這裡:http://bit.ly/2xic0Vc

初選16 名其他橫批,請看這裡:http://bit.ly/2MyJSSp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請鬼拿藥單」,我在初選階段說,有道地的市井風,接地氣。
在台灣應該沒人不懂。

有以下兩位題:
張達文
Tsì-tshong Tsiu

設計是 Adam。他的設計風格也很貼題,毛筆字寫得也很疾疾如律令。

回【三組橫批設計公布】首頁:http://bit.ly/2R2K4gf

初選階段網友對「請鬼拿藥單」的回應,請看這裡:http://bit.ly/2xic0Vc
初選16 名其他橫批,請看這裡:http://bit.ly/2MyJSSp

 

圖像裡可能有天空、戶外和文字

「世上最遙遠的距離」。我在初選階段說,這是蘇格拉底+愛情小說風。
既說出事情的本質,又有烟雨飄渺之感。這是@Ing Shen 題的。

設計是我的概念,請一位同事完成的。謝謝他。
我主要是想,這麼遙遠的距離就天蒼蒼地茫茫吧。
完成了之後才想到,應該在距離兩個字上再加一朵破碎的玫瑰,應該才完整。:)

回【三組橫批設計公布】首頁:http://bit.ly/2R2K4gf

初選階段網友對「世上最遙遠的距離」的回應,請看這裡:http://bit.ly/2Nlm9dB

初選16 名其他橫批,請看這裡:http://bit.ly/2MyJSSp

2018 年 9 月 26 日,21:13

G 政府與政治P 隨筆

【深蹲之後】

1.
回頭查行事曆,我第一次見 曾柏瑜 是在2015年10月。當時她代表綠社盟參選立委,我因為推動「年輕的力量進國會」而採訪她。

當時她在新店選區的對手是羅明才。當了十六年立委的羅明才,經費充足,買一個月廣告看板的錢,就等於曾柏瑜全部經費。我去參加曾柏瑜的競選總部開幕,在新店中興路一段288巷1號。巷口的路對面,就掛著羅明才大大的廣告看板。

所以我跟曾柏瑜說:看她的競選總部的位置就很有意思。看起來,他們是侷促在一個巷子裡。但是如果他們真正衝出去,一步之外就是中興路和中正路的交通要衝。很像今天被壓抑的年輕人,如果他們繼續安於被壓抑,就一直被壓在巷子裡,但是如果決心衝出去,就可以扭轉情勢。我說:「所以這是一場小旗子對大看板的選戰,也是年輕世代要衝出巷子口的選戰。」

2.
不只是因為我支持綠社盟和時代力量兩個政黨,也因為我自己就是新店區的居民,所以那年我當曾柏瑜的志工,生平第一次和候選人一起去雨中的街頭短講,等等。

那次選舉,曾柏瑜以22,000多票落選。雖然以一個初次參選的年輕新人可以拿到這個票數難能可貴,很多人都睜大眼睛,但是畢竟落選還是落選。對她這樣已經動用所有親友人脈、資金支援的年輕人來說,已經打到最後一槍一彈的年輕人來說,下一步怎麼走,成了巨大的壓力。

我說壓力,而沒有說問號,是因為選後沒多久,我從曾柏瑜和 蔡昆儒、 Dora Tsai 蔡承婷(她那次選舉團隊兩名核心成員)三個人的談話裡,就可以感受到她們要繼續在政治這條路上走下去的決心和熱情是熊熊的。因此沒有要不要走下去的問號,而只有怎麼走下去的壓力。

我和他們保持著斷續的聯絡,也看到他們一路如何在資源不足的情況下走下來。

3.
他們先是很務實地各自找了一份工作。柏瑜去了台北市政府做媒體相關的工作,昆儒和Dora 也各找到一份。同時,他們沒忘記要做「深蹲」的事情,準備了半年多,就在2016年8月成立了「深蹲協會」。

我記得第一次去「深蹲」的時候,在新店七張捷運站附近進一個巷子再拐進一個弄,和柏瑜第一次競選的時候位置就在離大馬路一步之遙的巷口相比,確實是蹲得更深了。

當然,成立這個協會,就是為了曾柏瑜接下來參選市議員而準備。只是以他們當時的資源和人手而言,到底要如何深蹲下去,不能不令人好奇。我隔一段時間去看看他們,聽聽他們的進展,做一下筆記。

我來講講這兩年多的時間的觀察。

在談他們的工作主軸之前,我要先說說他們的工作方法。

因為那是只有年輕人的熱血和體力才能那麼工作。因為柏瑜和她的團隊白天都必須打工,所以有一段時間,他們白天另外請了一位可以在協會裡幫忙執行工作的人。而他們三個人就上完白天的班再到協會工作,周末則實際辦各種活動。

年輕的時候,我自己曾經有過很長一段時間是白天晚上上兩個班,所謂的蠟蠋兩頭燒。所以聽他們那麼工作,可以體會。

至於工作主軸,起初我知道有兩個。

第一條主軸,是從她當初選立委的初衷延續下來的理想,就是以年輕世代的熱血,來改革老舊的政治與政府。因此她持續推動議會監督、開放政府。以監督新北市議會來會,他們前後公布三次監督報告,讓新北市議員的平均質詢率從第一次公布的33%成長到45%。

第二條主軸則非常深蹲在地,為社區服務。所以他們做社區培力、關懷老人。我本來對「社區培力」的概念不是很清楚,後來聽他們的解釋,才知道那是幫助社區裡上了年紀的人能夠理解所謂「年輕世代」的語言、讓他們知道年輕世代在乎的是什麼,是一種世代之間的對話與交流。

但是,後來,我看他們摸索出來另一條軸線,印象特別深刻。
就是從新店區的各個交通路口的交通改善,到交通動線的規劃,到新店的一些綠地的使用,柏瑜可以講出一套點線面的監督和改善方向。

我對第三條軸線印象深刻,是因為這條線要結合第一和第二條軸線的特質後才能發展出來,也就是要把比較高層次的改革和比較實際生活層次的需求兼顧,才能發展出來。

如果說這兩年她在深蹲練功,我在聽她把第三條線講出來的時候,覺得她確實是練出了功夫。

4.
對今年年底的地方公職大選,我的注意力本來只及於幾個城市的市長選舉,對市議員層級的選舉,我本來可以說完全沒有認識。

因為這兩年不時跟柏瑜和她的團隊有討論,逐漸看清必須注意市議員選舉的重要。

我們曾經以為政治的改革可以寄望於國家元首的輪替,以為可以寄望於立法院的改革,但是台灣已經政黨輪替三次,立法院也由不同政黨單獨過半,可是太多陳年積弊依舊原地踏步。

我認為台灣的民主改革要進入2.0 時代,不能再指望總統、立法委員這些選舉所產生的結果,也必須深蹲,從更底層、更根本的地方改革。

市議員,正是這個底層和根本的地方。他們遠不如立法委員光環大,但人數遠多,也遠從更深遠的地方影響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以及台灣政治的品質。

我會找時間再寫一篇文章來談我的觀察。

在那之前,我已經先再次加入成為曾柏瑜的志工,希望從我自己居住的新店區來推動改革。

我會持續和大家分享心得。也請大家每個人都注意一下自己所在地區的市議員選舉,選擇一個你支持的人,也加入他/她的志工,在這最後六十天做一些努力。

我們都需要深蹲。

相關閱讀:

【監督新北市議會第3次報告 質詢率提升了】 http://bit.ly/2NHNqY5

曾柏瑜競選總部成立 http://bit.ly/2xG77p1

 

圖像裡可能有夜晚和室內

在新店七張捷運站附近拐進一條巷子再手拐進一條弄裡,曾柏瑜和她兩個夥伴在這裡深蹲了兩年。

 

圖像裡可能有1 人、微笑中、戶外

這是2015年底,在柏瑜上次選立委時候拍的。

這是當時柏瑜選選總部的巷口。當時柏瑜只能插個路旗,而羅明才經費充足,買一個月廣告看板的錢,就等於曾柏瑜全部經費。

那年她雖然落選,但是得到兩萬兩千多票。

 

2015年,我請何經泰攝影,陳季芳撰文,做的一篇

<一個24歲立委參選人的24小時>http://bit.ly/2xBlwCH

 

2016年大選選舉活動結束的當晚,曾柏瑜在最後一場活動結束之後和支持她的人合影。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夜晚和戶外

我每次去深蹲,都是夜裡。覺得那條巷子特別深、空寂。

 

圖像裡可能有3 個人、微笑的人、大家坐著和眼鏡

這是2017年5月,有一天我去深蹲之後,和柏瑜和昆儒拍的。那天Dora應該還在白天上班的地方沒回來。

 

圖像裡可能有4 個人、微笑的人

2018年5月。曾柏瑜終於決定披上時代力量的戰袍參選市議員。那天我去和柏瑜、昆儒、Dora 一起拍了一張照。

 

圖像裡可能有4 個人、微笑的人、大家站著和戶外

上個星期天,9月 23日早上,柏瑜的競選總部成立,就在深蹲。當天來了十一位里長,看得出她深蹲的功夫。

時力的主席黃國昌致詞。

 

圖像裡可能有3 個人、微笑的人、大家站著和戶外

來了十一位里長中,這一位國民黨籍的里長上台講話特別激勵人心。:)

 

圖像裡可能有2 個人、大家坐著
我也致了一段詞。
祝深蹲之後的柏瑜,在市議會展現她的功力。相關報導: http://bit.ly/2xG77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