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3日12:09
A 工作B 閱讀C 出版L 人物O 活動與新聞報導
1.
這次書展我見了兩次阿雷馬娜。兩次她都花了很多時間在看《永別了,白雪公主》。
這本書是前年三月就出版,我們以為她早就收到贈書,沒想到她現在才看到。
2月6日那天晚上,阿雷馬娜說,「沒想到你們能把黑色印得這麼清楚、這麼好。」她進一步解釋,「對我的畫來說,黑色太重要了。」
2月9日早上再見的時候,她又拿起小毛請她簽名的一本書看了很久,那種真心喜歡溢於言表。她跟我說,她已經去問義大利版本的印刷廠為什麼臺灣印得出來,義大利不行。「他們跟我說,可能是臺灣在用一些義大利已經不用的技術,像是加鉛。」
我回答不可能。我可以請塗和她通話來確認。但那天沒找到塗,接著阿雷馬娜也就去機場了。
今天下午,我發了份簡訊給她:
「非常高興你喜歡我們印刷的書。那對我們是非常大的鼓勵。
「那天你說歐洲的印刷廠說台灣可以把黑色印得那麼好,可能是使用歐洲現在不使用的技術,用到鉛。
我說不可能,也和我們的同事確認過不是。
「她說:台灣的環保單位管制很嚴格,包括廢水處理、場內空氣品質控管,更不會使用含鉛的油墨。
台灣印刷廠商選用日本品牌印刷機居多,大部分都搭配使用日本進口油墨,現在都是用環保油墨。事實上,連大豆油墨都少了,用蔬菜油墨。
「但的確我們也注意到很多歐洲的繪本版本,都有藍黑色不足的情況,普遍都偏黃。
「那兩者為什麼有這麼大差別?我們的推論是使用的油墨不同。
此外,印刷是要很用心的事。我們能把黑色印得那麼飽滿,也是因為我們的印刷同事非常用心,持續不斷地和印刷廠溝通,注意他們的每一個細節。每個細節都仔細調節。用心,就可以把紙張的適印性發揮出來。
「總之,請放心。我們用的油墨是完全環保的。」
阿雷馬娜回覆我:「謝謝解釋。這對我說給義大利的出版社聽很有幫助。」
2.
2024年的台北國際書展,大塊文化展位上有一場講座《為什麼我的書印出來這麼可怕?》,當真是各方聽眾擠得水泄不通。
2025年的台北國際書展,大會的藍沙龍有一場《印務是這樣練成的》,又是滿座爆棚。
這兩場演講的主角,和負責印製阿雷馬娜那本書的人,都是同一人,全名塗思真,行走江湖,人稱「塗」、扛霸子的大製造總經理。
在我今天回覆阿雷馬娜的簡訊中,說我們的印刷同事非常用心,其實那是很委婉的說法。
真正的說法,應該加一句:「我們同事是用自己全副身心、生命在熱愛印刷。」
塗真的是這樣,不分夏冬陰晴,不分白天深夜,她總是拿出全部力量去實踐她身為「印務」,也就是書籍付梓最後一哩路的執行官任務。
今年台北書展的講座上,我聽到她大致說了這麼一段話:正因為書的市場不像過去那麼好,所有的設計者更要絞盡腦汁做出更精美的產品,而身為印務,她不能不拿出更大的力量,來提供品質更好的服務。
3.
不只是阿雷馬娜誇讚我們的印刷品質,馬托蒂也是。
馬托蒂在2月5日一早抵達台北後,我帶了新出的《皮諾丘》和《汝色》給他看。
馬托蒂很仔細地一頁頁看過之後,跟我說印得非常好。尤其《汝色》的一張張圖,「比原來的書印得好多了。」
經常在印刷廠跑到深夜兩三點的塗,聽了這些大師的肯定,相信會感到欣喜和安慰。
我當然也是。
我自己對印刷的了解只是皮毛,但是我很幸運的是,我一直有最厲害的印刷高手當我的左膀右臂。
最早,是吳可明。她已經和我一起工作了四十四年,不時以走在時代前面一步的印務嗅覺和專業在幫助我。
然後,是從二十四年前開始合作的塗。塗在可明的引領下進入印務領域,從早期的學習,到獨立門戶,徹底展現自我風采,大放光亮。
恭喜塗的印務做到超越義大利的層次。
真是與有榮焉。

這本書是前年三月就出版,我們以為她早就收到贈書,沒想到她現在才看到。
2月6日那天晚上,阿雷馬娜說,「沒想到你們能把黑色印得這麼清楚、這麼好。」她進一步解釋,「對我的畫來說,黑色太重要了。」

我回答不可能。我可以請塗和她通話來確認。但那天沒找到塗,接著阿雷馬娜也就去機場了。

「非常高興你喜歡我們印刷的書。那對我們是非常大的鼓勵。
「那天你說歐洲的印刷廠說台灣可以把黑色印得那麼好,可能是使用歐洲現在不使用的技術,用到鉛。
我說不可能,也和我們的同事確認過不是。
「她說:台灣的環保單位管制很嚴格,包括廢水處理、場內空氣品質控管,更不會使用含鉛的油墨。
台灣印刷廠商選用日本品牌印刷機居多,大部分都搭配使用日本進口油墨,現在都是用環保油墨。事實上,連大豆油墨都少了,用蔬菜油墨。
「但的確我們也注意到很多歐洲的繪本版本,都有藍黑色不足的情況,普遍都偏黃。
「那兩者為什麼有這麼大差別?我們的推論是使用的油墨不同。
此外,印刷是要很用心的事。我們能把黑色印得那麼飽滿,也是因為我們的印刷同事非常用心,持續不斷地和印刷廠溝通,注意他們的每一個細節。每個細節都仔細調節。用心,就可以把紙張的適印性發揮出來。
「總之,請放心。我們用的油墨是完全環保的。」
阿雷馬娜回覆我:「謝謝解釋。這對我說給義大利的出版社聽很有幫助。」

馬托蒂在2月5日一早抵達台北後,我帶了新出的《皮諾丘》和《汝色》給他看。

經常在印刷廠跑到深夜兩三點的塗,聽了這些大師的肯定,相信會感到欣喜和安慰。

當天活動結束後,我請主講者塗來合影一張。
書展結束後兩三個月,塗的大製造就成立了。
我回覆阿雷馬娜的簡訊中,說我們的印刷同事非常用心,其實那是很委婉的說法。
真正的說法,應該加一句:「我們同事是用自己全副身心、生命在熱愛印刷。」
塗真的是這樣,不分夏冬陰晴,不分白天深夜,她總是拿出全部力量去實踐她身為「印務」,也就是書籍付梓最後一哩路的執行官任務。

最早,是吳可明。她已經和我一起工作了四十四年,不時以走在時代前面一步的印務嗅覺和專業在幫助我。
然後,是從二十四年前開始合作的塗。塗在可明的引領下進入印務領域,從早期的學習,到獨立門戶,徹底展現自我風采,大放光亮。
今年台北書展的講座上,有一場可明主持,塗主講的《印務是這樣煉成的》,又是滿座爆棚。

先要大家猜塗幾歲。
馬托蒂說:「三十五歲。」大衛也說差不多。
最後?要賣個關子。

馬托蒂為她比出的手勢,說明一切是值得的。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