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o hero

2018 年 9 月 13 日,21:04

P 隨筆

【36年前的那一天之後】

今天一早,@Maopopo 轉了一篇文章給我。是張世倫 Shih-lun Chang把我1983年寫何經泰的一篇文章貼在他臉書上。

恰好我前幾天約了何經泰今天中午一起午餐。見了面,他笑嘻嘻地問我有沒有看到這一篇。

我問他:還記得當年那個星期六他渡了一個愉快的周末被開除之後的心情嗎?

何經泰收起笑容,說當然記得。那天太難過了,回家喝得酩酊大醉,吐得一塌糊塗。

然後他說:「打擊太大了,我就學到教訓。所以那以後我就養成了守時的習慣,有什麼約會我都會提前五分、十分到。」

今天中午他確實是提前十分到的。
看看是否有很多人願意幫他作證。

不管怎麼說,十分榮幸又開心能和何經泰及他老哥在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就認識了。他們家從大邱搬來釜山,成了隣居,也成了我最早的同齡玩伴之一。

我生平第一堂性知識,還是他們傳授給我的。:)

感謝張世倫找出這篇文章還打好字。我記得一直留有一本當年的雜誌,但沒有打字檔。這次正好收起來。他連何經泰當年攝影展的照片都找到,太厲害了。

因為我沒法轉發世倫的私人頁面,所以整篇重貼如下。

—————————————-

真希望他的個展失敗——寫在何經泰攝影展前夕(1983)
作者:郝明義
雄獅美術月刊/1983年5月147期

何先生開始攝影的詳細日期我不清楚。那一年夏天,我連著兩個月左右沒和他碰面,接著就聽說他已經被登山和攝影迷得死去活來。

這個消息沒有給我多少訝異——我一向很佩服他勇於開拓的精神。在那前一年,他立志從事寫作,當一個文學家;再前一年,他立言跟我學吉他,當一名瀟灑的民歌手。

後來一個禮拜天,他來了。從二樓看下去,他站在八月燦爛的陽光中,掛在胸前的一架相機正對我笑得十分得意。他拿出一張放大了的山岳照片,要我題一首他自己寫的五言絕句,我說我的毛筆字拿不出手;他捶胸頓足地讚嘆自己多麼幸運,找得到可以投注全付生命的方向,我在文件堆裏翻出他一篇名為「釣魚」的小說丟給他;他海闊天空地高談行萬里路,拍萬張照,我問他相機是跟誰借的。

真的,當時我預估他這股熱潮一定熬不過三個月。以一個離家萬里的僑生來說;以一個三餐時有不繼的苦哈哈來說;以一個畢業後找工作都成問題的哲學系學生來說,他要走攝影這條路,實在是太長也太寂寞了。

三個月後,他登山的熱勁消了,但借來的相機仍然掛在胸前;三年後,他揀到阿拉丁神燈、燈神要贊助他開個展了。

我說他揀到神燈,是因為若非有燈神相助,他簡直不可能熬過這三年。為了堅持要走攝影這條路,他挨過他哥哥的拳頭;收到家裏要他自生自滅的來信。為了全神投入他所謂的「人生方向」,他絕不肯把攝影當作業餘的興趣——為了燃燒白天的生命,他先是只肯接受夜間酒廊的小弟工作;為了燃燒日日夜夜的生命,他連晚上的時間也捨不得浪費在酒廊裏了。

這三年來,他在我眼中是一個神經正常的時候只會滿口攝影、攝影;神經失常的時候只會見了人就借錢的傢伙。若非他不時提供我一些可以嘲笑他的故事,我不知道怎麼還有心情時常見他。

在他許多故事裏,有一個不能不提。去年九月,歷經千辛萬苦,何先生在一家雜誌社找到—份固定的攝影記者工作。他的歡喜,我的輕鬆,那是不在話下的。半個月後,他被開除了,理由是工作態度不認真。怎麼不認真呢?一個星期六下午,雜誌社裏一名文字編輯要他一同去採訪一件新聞,約好的時間是四點。三點的時候,一名拄拐杖的朋友來找他,一開口就聲明要在他那裏渡一個「愉快的週末」。何先生看他爬了五層樓,又看他有著那麼美麗的計劃,怎麼好意思說明四點鐘有事要出去呢?他們渡過了一個愉快的週末,何先生也就註定要天天渡他愉快的週末了。

他為了珍惜他的溫情、友情、愛情,不知道幹了多少這種胡說八道的事——你是看他有急如星火的大事才把僅有的一百元借他,他却有辦法聽了別人「急如星火」的大事,再把那一百元轉借給別人。我常和他說,他應該是農業社會的人。他堅決否認:農業社會裏沒有相機,他豈不是廢人一個。我忍不住要嘆口氣。

現在,這位黃蓮樹下的何先生要開個展,我衷心希望他一敗塗地,這樣我可以看看他在喝了那麼多苦藥之後,到底有沒有勇氣再送下這一杯毒酒。他硬塞給我那麼多旁觀者的痛苦,這次總該讓我從揣測中得到點樂趣吧!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2018 年 9 月 13 日,11:02

G 政府與政治P 隨筆

【非比尋常的勇氣】

我不認識吳佩蓉,看新聞引用她臉書文章很多,但沒有一家註明臉書網址,所以也找不到她臉書。

這種事情,一般爆料人會保持隱身,吳佩蓉卻挺身而出,為自己的行為和信念發言,勇氣非比尋常。

她的結語是:「如果,假正義之名去推動不適當的法令,甚至是最高等級的惡法,那絕非台灣社會所樂見。」

請看她的全文。

也為好不容易看到的勇氣鼓掌。

STORM.MG|作者:風傳媒
9月12日一早,《鏡傳媒》一則新聞震動台灣政壇,促轉會副主委張天欽不但要比照東歐國家的「除垢法」來對付前朝執法人員,更點名侯友宜是轉型正義最惡劣的例子,並說「這個如果沒有操作,很可惜!」此一新聞一出、各界…..

2018 年 9 月 12 日,21:09

G 政府與政治P 隨筆

【把綠電都養成侏儒了,還想怎麼養?】

很多極權國家也會養一些所謂的「在野黨」或「反對黨」,但當然那只是養著當花瓶,永遠養不大的。

台灣的「以核養電」也是一樣。其實這已經從國民黨執政時代就存在,以核電為尊,但又不能不敷衍一下民意,養一養綠能。所以台灣過去幾十年一直在「以核養綠」,那個「養」是高姿態施捨的養,最好養不大的養。

今天改為民進黨執政,政策上要推2025年非核家園,因此現在以馬英九為代表來號召的「以核養綠」,表面上換了個姿態講「養」。

但是不論哪個姿態,都呈現同樣一個本質:他們的「以核養綠」,重點都在「核」,不在「綠」。正因為重點在「核」不在「綠」,所以綠電在台灣幾十年來只能發展得像個侏儒。當然,只有把綠電養成侏儒,他們才能繼續說綠電不可靠,強調核電的高富帥—–至於這個高富帥的男人沒有屁眼,核廢料無處可去的危險,他們則視若無睹。看看馬英九的說話,就很清楚。

多少年來,「以核養綠」一路把「綠電」養成侏儒,結果會出現「核煤一家親」的結果不足為奇。

只是,以核養綠把綠電都養成侏儒了,還想怎麼養?

以台電在台灣的所作所為,要指望以核養綠,那相當於指望黃鼠狼養雞。

所以,要養綠,起碼在台灣,只能在廢核之後。

今天工作忙,先講到這裡。

明天我可能就來做一下【誠徵橫批】的初選,請大家有好的橫批繼續賜教。

相關貼文:
【核煤一家親】http://bit.ly/2oYVgNU

【誠徵橫批】http://bit.ly/2MeCNq1

圖像裡可能有文字

 

2018 年 9 月 11 日,21:08

G 政府與政治P 隨筆

【核煤一家親】

主張「以核擁綠」的人又在打「以肺發電」的煤電導致空污牌,說得好像是有了核電,大家就可以少用煤碳發電。

可惜推動「以核養綠」最用力的馬英九前總統露了饀,他自己就證明了「核煤一家親」。今年6月27日,馬英九接受蘋果日報專訪的時候,講出了他理想中的2025年能源配比。

馬英九說,目前蔡政府規劃2025年綠能20%,核能0%、氣電50%、煤電30%,而他則主張綠能10%、核能20%、氣電30%、煤電40%。http://bit.ly/2x5JJA7

且不說他把核能從0%增加為20%,綠能則從20%減為10%,如此把綠能越養越小怎麼稱得上「以核養綠」。

最有意思的是:在他把核能從0%增加為20%的同時,把煤電配比也從30%提高到40%。 換句話說,核電增加到20%,他們說是會增加空污的煤碳發電也不減反增。

所以啊,馬英九先生自己就證明:原來「核煤一家親」,原來核電增加,台灣人更需要「以肺發電」。

我在六月份也寫過一篇文章【誤導能源政策的六個迷障】回應馬前總統,大家可以參考。http://bit.ly/2NyFiIw

這篇文章裡,我說,從馬前總統所言,就知道,起碼在台灣:「所謂核電是煤電的替代選項,根本是謊言。這兩者不但不互相替代,還互相取暖、共生。他們共同的敵人就是再生能源。」

有空再多寫一些。目前,請大家先多幫忙想一下那幅對聯的橫批。相信大家已經讀到許多精彩的,再期待更多的。

如果想多了解一些相關背景,請參閱下列貼文:

【決選三名+誠徵設計+9月27日】(兼答一些留言)http://bit.ly/2xh1g9z

【初選 16 名橫批公布】http://bit.ly/2MCZTXu

【把綠電都養成侏儒了,還想怎麼養?】http://bit.ly/2NCfNFX

【核煤一家親】http://bit.ly/2oYVgNU

【誠徵橫批】http://bit.ly/2MeCNq1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圖像裡可能有文字

今年6月27日,馬英九接受蘋果日報專訪的時候,講出了他理想中的2025年能源配比。

馬英九說,目前蔡政府規劃2025年綠能20%,核能0%、氣電50%、煤電30%,而他則主張綠能10%、核能20%、氣電30%、煤電40%。

http://bit.ly/2x5JJA7

且不說他把核能從0%增加為20%,綠能則從20%減為10%,如此把綠能越養越小怎麼稱得上「以核養綠」。

最有意思的是:在他把核能從0%增加為20%的同時,把煤電配比也從30%提高到40%。 換句話說,核電增加到20%,他們說是會增加空污的煤碳發電也不減反增。

所以啊,馬英九先生自己就證明:原來「核碳一家親」,原來核電增加,台灣人更需要「以肺發電」。

 

2018 年 9 月 10 日,21:09

G 政府與政治P 隨筆

【誠徵橫批】

前兩天 Tonyq Wang 發了篇貼文,說他對「以核養綠」的看法。底下留言樓堆得很高。http://bit.ly/2CzT5Kq

其中第一則留言 Ming-Han Tsai 的,我覺得最有意思。他/她回了一句:「以統養獨啦」。

之前我曾經說過:「以核養綠」相當於「以毒養生」,但看到這一句覺得更傳神。所以覺得這兩句可以成為對聯,然後誠徵橫批。

請大家一起完成這幅對聯。
也請讓我徵一個星期,前三名我來送一本書答謝。:)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