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o hero

2018 年 10 月 6 日,21:11

P 隨筆

【大家一起來抗議Apple 吧】

從9月3日 Apple 剛出爐的 MacBook Pro 15 吋的新電腦入手之後,這一個月來,我已經因為Apple 這個機種的爆音問題退了三次貨了。

他們的客服人員始終回答不出來,我去Apple的社群留言也得不到解決方案。總是不是這裡有問題,就是那裡有問題。時好時壞。

朋友建議我等9月24日的新系統 Mojave 出來,看會不會解決。結果也沒有。

第三台算是最穩定的,除了一些notification的爆音問題之外,其他倒好。因為下個星期要出國,為了穩當,我決定還是先退貨。

結果這真是明智的決定。昨天安排好退貨後,今早突然一下子爆音爆到全面爆棚。太誇張了。請看我錄的情況。

感謝 Bobby Tung,他幫我找出報導,原來這批是Apple 的 T2晶片出了問題:

http://bit.ly/2Rw7SJt
http://bit.ly/2OCmoRz

我不知13吋的情況如何。總之,今年9月Apple 新推出的 MacBook Pro 15吋筆電,我退了這三次之後決定先不買了。

我請教一位比較了解 Apple 的朋友這是怎麼回事。他說可能是因為 Apple 為了強化性能而自己設計的 T2 晶片結果反而出了問題。

我看國外在7月就爆發這個問題,而 Apple 到現在十月還提不出解決方案,看來還不是一兩下能解決的。

已經買了的人,請多檢查一下。有問題的話,在兩周可退期之內趕快退。
還沒買的人,就不妨觀望一下吧。

我們也一起抗議一下Apple,不要因為把公司的 Computer 拿掉,不要因為他們手機和雲端服務賣得太好,結果就對筆電這麼掉以輕心。

相關貼文:

【一根鞋帶的效果】 http://bit.ly/2Pgt6K0

【Apple 掉漆+MBP的爆音問題+請教】http://bit.ly/2ykwyvV

2018 年 10 月 5 日,20:48

P 隨筆

【舞可以跳得如此之歡】(加補文,找到原主了)

晚上回家的路上不經意瞄到Youtube上一段《黑色追緝令》的片斷,約翰・屈伏塔和烏瑪舒曼對跳恰恰的那一段。真是賞心悅目。

看完旁邊另一則跳舞的影片,這一看叫作大開眼界。男女胖瘦不同職業不同年紀,把舞能跳得如此之歡樂,讓看的人也興高采烈。真是歡樂。

沒有細查資料,目前推測一群是烏克蘭人。

全長4分11秒,推薦從頭看完。不知你會覺得哪一位跳得最吸引你。我是那位白色條紋上衣黑裙子的女士,她真是出神入化。3分30秒那裡,只能說無以名狀。

如果哪一位對他們知道得多些,對 Band ODESSA 知道得多些,請告訴我。

周五夜歡樂。

補充:感謝 @李凱倫提供線索,找到原主了。原來這是 Sunday Night Party during the Jazz Roots Festival in Paris at the Bellevilloise. With the Hot Sugar Band

不是在烏克蘭。只是烏克蘭的 Band ODESSA 截了一段影配樂。

原出處另有音樂。請看:http://bit.ly/2OMSSZv

原貼八分多,長了一倍多,可惜看結尾也還沒有完,他們應該還在繼續跳。……

YOUTUBE.COM
Автор музыки – Раймонд Паулс ПОДДЕРЖКА ТВОРЧЕСТВА – https://www.paypal.me/BandOdessa

2018 年 10 月 4 日,20:39

P 隨筆

【40天的意義】

近幾年有一個不大不小的苦惱:太少運動了。

總覺得時間可貴,拿來工作、享受各種學習都來不及,用來運動覺得太可惜。尤其現在最適合我的運動是游泳,可是游泳要更衣沖浴等太花時間。

當然,也知道沒有運動,對健康總是不好。

所以就一直掙扎。

前兩個月,終於下定決心要每天運動,也想到有一個說法是:做什麼事,如果能堅持連續做四十天,就會成習慣,所以就無論如何堅持了四十天。

結果神奇的事情還真發生了,就在第三十八天的時候,突然真正體會到運動的樂趣了。

我做的是一套適合在輪椅上的瑜伽伸展運動。

前三十八天在輪椅上只是隨便動,有時做做一些設計的動作。然而在第三十八天之後,忽然當真體會到伸展的美好,完全不同於過去,甚至可以體會太極拳的動作是怎麼回事。現在每天晚上都在期待做三十分鐘運動時間的到來。

所以我現在可以說:我會做運動了。

這個「會」一方面是英文 Will 的「會」,一方面是英文 Can 的「會」。

堅持四十天真的有特別作用。

祝大家也都運動愉快。

圖像裡可能有雲、天空、戶外和大自然

 

2018 年 10 月 3 日,20:51

P 隨筆

【如果我十五歲】(試讀者額滿)

1.
去年,國語日報邀我寫一個給中學生看的專欄。

一下子,「如果我十五歲」這個專欄名稱跳上我心頭,就答應了。

會想到寫十五歲,是因為進入中學之後的六年,十三歲還離自己剛告別的兒童階段太近,十八歲又已經是成年人,所以真正站在「轉大人」關鍵點上的,是十五歲那一年。

回想我自己的成長經驗,十五歲前後才是真正的少年生活。少年的快樂,少年的煩惱。而那些快樂和煩惱的過程影響了此後人生大半的輪廓。

所以我想仔細回頭體會十五歲那個階段發生的事情,整理出一些意義。

一方面,我好奇如果有機會重過那一年,自己可以做或不做哪些事;另一方面,我也希望對也在這個年齡階段的少年有些參考。

所以那個專欄是寫給十五歲的讀者。

2.
專欄寫了一年後停筆,照原定計劃,我想一次補足內容,寫成一本書。

因為工作忙,又是寫寫停停,到今年年中,完全不知道何時可以完稿。編輯又一再催稿,真有點焦頭爛額。

很奇妙地,不知怎麼,就在最近一個月,就在各種外來新的工作量又加倍的時候,我卻突然找到重新寫這本書的動力和樂趣了。

說重寫,是因為我找到了一種新的脈絡,不但把原定的架構全部打破,書裡保留原來連載的文章只剩四分之一左右,並且就算留下的也絕大部份改寫。

我用了一種新的方式,敘述一個人在十五歲時候擁有的好奇和快樂,可以如何給他/她的人生產生神奇的連環效應;並且即使是錯過了十五歲那個時間點,在很後面的時間也仍然可以隨時重新引發這些效應的原因,和方法。

我從沒想過這些方法可以帶來什麼成功、財富,但我可以肯定地說,可以一直讓自己保持好奇和快樂,可以有比較多一些的機會遇上一些神奇的事。

所以這本書仍然是寫給十五歲的讀者。
但我希望五十歲的人也可以讀。

3.
這一個月來寫得非常愉快。雖然因為重寫而拉長要趕的路,但是趕路的心情和力氣都徹底不同。

我就和編輯確定了2019年1月出版。

所以,今天在這裡一方面跟大家分享最近這件開心的事情,奉報進展,也誠徵15位試讀者,想請各位試讀過後提供我修改的建議。請發私訊給我,年齡越接近15歲的人越優先。額滿為止。

這麼做的另一個原因,就是連試讀者都出現的時候,我當然就更要準時交稿了。:)

謝謝大家。

(10月4日早上補充:感謝大家熱情回應,15名試讀者名額已經額滿。現在開始全力衝刺最後階段的寫作。)

圖像裡可能有天空、夜晚和文字

 

2018 年 10 月 2 日,21:09

P 隨筆
郝明義Rex How 分享了 1 篇網誌
20 小時

【以圖解圖、以文解圖的秘道】

藝術家 楊忠銘 有一場講座,從《亞哈和白鯨》與》《漫步》解析圖像的秘密。多謝 陳培瑜 整理出四篇文章,十分精彩。當天現場的聽眾,想必更有不同的收穫。

楊忠銘旁徵博引,以圖解圖,以文解圖;以典故解圖,又以圖來帶出典故,揮灑自如地指引出一條條閱讀圖像語言的秘道。

這裡轉貼第二篇。也摘錄一段文字。如果能對照著書看,一定更有趣味:

『因此當船長被吞進了鯨魚的肚子裡時,文字上所寫的雖然是「我躲進島上的一個洞穴,裡面有一具具骷髏……」,讀者卻能清楚的看到船長的困境。

『而作者刻意安排於鯨魚肚子內的文字,像是San borondon 聖徒、Geppetto木偶奇遇記裡年邁的父親、Jonas以色列先知的名字,他是一個受耶和華懲罰而被大魚吃到肚子裡的人,後來自願去尼尼微城去警告犯錯的居民,得到神的原諒後大魚將他吐到乾地上,一千零一夜的Sinbad辛巴達,在第538夜裡提到與大白鯨的互動,裡面有提到他的腳被魚啃咬的情景…。這些看似點點點的文字,其實正表彰出了這本繪本是一部好的作品…..』

相關貼文

楊忠銘解密《亞哈與白鯨》與《漫步》

(文字整理:陳培瑜)
畫面右上方,看起來有一個大大的頭可愛的笑臉的小白鯨(Beluga)寶寶的照片,牠們生活於北極,是當地居民生活的重要商品,捕鯨人稱他們為海上金絲雀,也因為牠們好奇的個性很容易親近人類,所以也常見於各地以觀光為主的海洋公園。
畫面左上方,有著浮世繪風格的鯨魚圖,則來自日本浮世繪晚期名家歌川國芳的作品:宮本武藏之鯨退治。這幅畫裡的故事也就是他以著名的二刀流擊退鯨魚,是日本知名的勇士故事。而這件東方畫家的作品出現在西班牙的繪本書中,像是一種中西方視覺文化的對話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