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o hero

2018 年 9 月 17 日,20:32

G 政府與政治J 核電與能源P 隨筆

【決選三名+誠徵設計+9月27日】(兼答一些留言)

對聯橫批初選十六名公布之後,這兩天我和 柯一正、崔愫欣 Shu-Hsin Tsui洪申翰 等人的討論,並參考大家對初選的按讚數,最後得出決選的三名。

按筆劃順序是
「世上最遙遠的距離」,Ing Shen 題
「養你老母」Robin D Yang 題
「請鬼拿藥單」張達文 和 Tsì-tshong Tsiu 題

這三則各自的背景說明,在初選名單的各則中就有,今天也貼在各自的圖裡。請大家參考。

接下來我們要做的事情是:誠徵設計,看有誰對這三個橫批中的某一個(或三個當然也好)感興趣做設計,然後我們再選一個最適合廣為向大家介紹的。這件事情以十天為期,9月27日(周四) 來公布。

在設計的時候,請有一點注意,就是要兼顧平面與數位互動設計雙重需要。
舉例來說,「養你老母」這一則,現在在臉書上因為有Robin D Yang詳細的解釋,大家都會理解那是孝道勸善,「絕對沒有罵人的意思,是非常具有教育意義的橫批」,但如果在平面貼圖上光只看到「養你老母」這四個字而沒法像臉書上看到註解,就很容易讓人誤會。所以請設計的時候要把這一點考慮進去。

總之,希望將來的貼圖能讓每個人看到都能明白易懂又樂於推介。我先隨手做三個,拋磚引玉。對聯的字可以改用毛筆寫或其他形式表達,形狀也不拘,請大家不要限制任何想像力。

設計入選的人,我們會提供兩杯咖啡券。(有意願參與的咖啡店,請聯絡。)

而在這個期間,如果有人想到有趣的橫批,也可以繼續投到這則貼文底下。有非常突出的,我們會以外卡來處理。

事實上,我們當然不只做有趣的事,也做嚴肅的事。

柯一正、崔愫欣、洪申翰和我,正在討論如何編一本書,完整地說明有關台灣能源政策的問題,及未來的可能。我們會在9月27日那天一併公布有關這本書的書名、內容大綱及出版時間。我們會用這一本書來贈送給決選三名。

對於對於初選其他沒能進入決選的遺珠,在此一併深深致謝。

「飲鴆止渴」、「母湯啊」、「自欺欺人」、「藍瘦香菇」、「房價好低」、「都是幹話」、「司馬昭之心」、「咕嚕靈波」、「馬里戈壁」、「這你也信」、「坐”以”待斃」、「廠廠」、「還是石頭」,這些橫批都是各有特色,以各種不同風格指出「以核養綠」的本質。

這十三位入選初選的各位也都會致贈一本書。和決選三名的版本會略有不同。

最後,我也略為說明一下這段時間為什麼我對有些人的留言完全不回。
對脫離常識太多,或是故意裝睡的人,很難回。

譬如,有些人一直問我查台電查得如何了,明明有「開放台電」的結案報告和網站 http://opentaipower.net/,如果完全不看,那是誰也沒辦法。

我們查台電,一開始就表明台電的問題出在管理上,我們是從系統和管理分析來查台電,後來也專門寫過一文說明 http://bit.ly/2Nl1eY2,但有人一直要來辯論技術事,硬要轉移焦點,那是誰也沒辦法。

至於核電在台灣因為核廢料的處理無解,相當於人沒有屁眼的危險,也始終視若無睹,那是誰也沒辦法。http://bit.ly/2Dbtbge

又好像這次我們辦的這個誠徵橫批活動,有人說把統獨扯進來,是政治考慮,這麼說的人顯然中文及理解能力都有問題,那也是誰也沒辦法。

至於說為什麼要大家來誠徵橫批,而不直接討論核電?
那要問為什麼不直接發起「核四復活」這種開大門走大路的公投,卻要來搞一個「以核養綠」。如果直接是「核四復活」,當然大家就集中討論這個議題,現在是個奇怪的「以核養綠」,所以當然要請大家來橫批,把這件事情的本質講清楚。我非常高興看到這麼多網友提供這麼多生動的比喻來說穿「以核養綠」的本質,希望有助於一些人了解。如果還是有人要裝睡,那也是沒有辦法。

而這幾天,終於有不少人承認「以核養綠」就是要把綠電養成侏儒,也是透過這個活動才能看到的。http://bit.ly/2NCfNFX

然後,還有一件事值得一提。

我從馬英九推動「以核養綠」公投過程中接受訪問的談話,整理了一篇<核煤一家親>http://bit.ly/2oYVgNU。從他主張2025年煤電的能源配比是40%,比非核家園的煤電配比30%還高,證明「所謂核電是煤電的替代選項,根本是謊言。這兩者不但不互相替代,還互相取暖、共生。他們共同的敵人就是再生能源。」而馬英九自己就證明原來「核煤一家親」,原來核電增加,台灣人更需要「以肺發電」。

這篇貼文的回應裡,看到有人回應馬英九不是他們的發起人,他的說法不能代表他們的能源政策主張。

這可能需要提醒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

馬英九的主張如果不符合各位的主張,那為什麼要他出來那麼賣力地拉公投連署書呢?他為各位爭取到的連署應該是功不可沒的,讓人做苦工,又說他的主張不代表各位,這不但有失厚道,也會使那些因為馬英九而連署的人難以自處。

各位何不發個聲明,說馬英九的主張不是各位的主張,請因為接受馬英九的勸募而連署「以核養綠」的人撤回連署?

這些我就在這裡一次說明。恕不另一一。

上述情況,我想不只我一個人遇上,很多人也都遇上。
在9月27日公布的那本書的想法裡,我們也會給大家一些建議。但我看主張「以核養綠」的人裡,也分幾種不同的類別,我們可以分別以不同的方法對應。

總之,27日我們會做一次完整的說明。

再次感謝大家的參與,並請大家告訴大家。
9月27日(周四)再見。

整個活動的相關貼文,請參閱如下:

【初選 16 名橫批公布】http://bit.ly/2MCZTXu

【把綠電都養成侏儒了,還想怎麼養?】http://bit.ly/2NCfNFX

【核煤一家親】http://bit.ly/2oYVgNU

【誠徵橫批】http://bit.ly/2MeCNq1

 

接下來我們要做的事情是:誠徵設計,看有誰對這三個橫批中的某一個(或三個當然也好)感興趣做設計,然後我們再選一個最適合廣為向大家介紹的。這件事情以十天為期,9月27日(周四) 來公布。

在設計的時候,請有一點注意,就是要兼顧平面與數位互動設計雙重需要。

舉例來說,「養你老母」這一則,現在在臉書上因為有Robin D Yang詳細的解釋,大家都會理解那是孝道勸善,「絕對沒有罵人的意思,是非常具有教育意義的橫批」,但如果在平面貼圖上光只看到「養你老母」這四個字而沒法像臉書上看到註解,就很容易讓人誤會。所以請設計的時候要把這一點考慮進去。

總之,希望將來的貼圖能讓每個人看到都能明白易懂又樂於推介。我先隨手做三個,拋磚引玉,請大家不要限制任何想像力。

「世上最遙遠的距離」。我在初選階段說,這是蘇格拉底+愛情小說風。
既說出事情的本質,又有烟雨飄渺之感。
這是@Ing Shen 題的。

初選階段網友對「世上最遙遠的距離」的回應,請看這裡:http://bit.ly/2Nlm9dB
初選16 名其他橫批,請看這裡:http://bit.ly/2MyJSSp

「養你老母」,我在初選階段說,走的是孝道勸善風。

這是 @Robin D Yang 題的,他加了註解:

「意思是上下聯都是不太可能實現的事情,所以鼓勵大家不要幻想了,還是回家孝敬自己的母親比較實在,絕對沒有罵人的意思,是非常具有教育意義的橫批」

初選階段網友對「養你老母」的回應,請看這裡:http://bit.ly/2xic0Vc
初選16 名其他橫批,請看這裡:http://bit.ly/2MyJSSp

「請鬼拿藥單」,我在初選階段說,有道地的市井風,接地氣。
在台灣應該沒人不懂。有以下兩位題:
張達文
Tsì-tshong Tsiu

初選階段網友對「請鬼拿藥單」的回應,請看這裡:http://bit.ly/2xic0Vc
初選16 名其他橫批,請看這裡:http://bit.ly/2MyJSSp

2018 年 9 月 17 日,10:40

P 隨筆

【Netflix 成功的秘密】

1.
先看一段故事。

『克里斯汀.凱瑟 (Christian Kaiser),原任職美國線上(AOL ),管理一支二十五名程式設計師團隊。此前,我和該團隊的一些人面談過,因為他們做的技術工作相似於 我們需要做的事。但是,他們全都不想離開美國線上,在當時,Netflix 是個遠比美國線上更誘人的公司,因此,我很疑惑,為何他們全都不想來 Netflix。

『我詢問他們,他們說:「我有個最棒的上司!他是我所見過最優秀的溝通者,我捨不得離開他。」於是,我告訴我的招募人員:「去把這傢伙找來。」』

說這個故事的人,叫珮蒂.麥寇德(Patty McCord) ,她從Netflix 創立起就擔任人才長,長達十四年,幫助這家公司塑造出獨特的高效能文化,從1997年美國加州一家小型地區DVD郵寄租片商,到2010年,擊潰當初市值大自己1,500倍的影音出租巨人百視達; 到2018年,公司市值超越娛樂龍頭迪士尼,乃至跟Google、Facebook、蘋果、亞馬遜等一線科技巨擘,平起平坐。

珮蒂.麥寇德寫過一份100多頁的ppt,闡述Netflix重視的價值和人力管理方式,稱之為 Netflix Culture Deck 「網飛文化集」,在SlideShare上的點擊率超過 1,800萬次,被Facebook營運長桑德伯格之為:「矽谷有史以來最重要文件」 。

現在這份文件擴展成一本書—《給力》(Powerful)。我們這個月剛出版。
上頭的故事,出自書裡。

2.
我特別拿這個故事來開頭,是覺得那一位克里斯汀.凱瑟實在太厲害了。在美國那麼功利現實,大家莫不樂於跳槽到更好環境的時候,他以一己之力能吸引住下屬跟住他,這是何等本領。

而珮蒂描述她見到克里斯汀.凱瑟之後的情況,也很精彩:

『見到克里斯汀時,我非常驚訝,他不僅有著濃厚的德國腔,還是個口吃者,我心想:「這傢伙是個優秀的溝通者嗎?」

『不僅如此,他顯然很緊張,因為他已經多年不曾為工作而面談了,這對他、對我,都相當痛苦。可是,當我請他用非常簡單的詞語說明他從事的極其複雜的工作時,他整個人都變了,儘管仍然口吃,但他給了我一個非常有趣生動的解釋,我頓悟:這就對了!他擅長把非常複雜的東西解釋得易於理解!

『克里斯汀加入 Netflix, 成為一位傑出的團隊建立者,但他也總是毫不猶豫地離開他打造的團隊,去接掌新計畫,只因為那些是必須做的計畫。他重新定義了何謂「我的團隊」:他打造的優秀團隊縱使沒有了他的領導,仍然繼續表現出色。」

看到最後一句嗎:『他重新定義了何謂「我的團隊」:他打造的優秀團隊縱使沒有了他的領導,仍然繼續表現出色。」』

3.
《給力》整本書談的都是有關人才的故事,因為 Netflix 成功的核心秘訣就是聚集人才。

而他們聚集人才的秘訣不在於提供特別高的薪酬,而在於讓你感受到和一群特別厲害的人一起工作,享受那種工作的刺激和樂趣,讓大家渴望於每天上班去解決手邊的難題。

因為他們相信:工作上真正並且持久的快樂,來自深度致力於解決問題。而員工重視的是給他們學習的機會,不是康樂活動、飲食福利。

Netflix 一切都環繞著這個展開:所以他們讓員工有機會聆聽、觀看公司頂尖的人才如何辯論公司最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為了讓員工能真正了解這些辯論,所以每個人都要有相同於高階管理者的視野與觀察;為了做到這一點,所以公司的經營狀況和資料需要是透明的。

也因為可以做到這些,所以他們盡量廢除各種繁文褥節的程序,給予員工自主權。給予自主權又不是完全放任,而有基本的行為紀律。其中之一,就是彼此要坦誠地討論問題,誠實以待。

他們最受不了的事,就是聽有人說:『噢,我本來也覺得有問題,可是沒有人問我。』珮蒂說,會說這種話的人,就像是在停車場裡看到有車子朝他/她開過來,也知道危險,卻不出聲也不動,那就是自願被車輾過。

而就所謂的主管而言,也不是當指導教練或顧問,而是當以身作則的模範,以身作則地示範這些誠實的原則,這樣就可以上行下效。

4.
也因此,他們可以讓各個崗位上的人有很大的決策權。好萊塢傳統要製作影視節目,都要拍試片、試錄,再經過高層討論後決定要不要進行。

但是在 Netflix 沒有這一套。他們覺得那種決策模式反而把責任給分散也模煳了。他們的方法是,相信哪個創意人才有能力做出熱點影視,一做就是整季地做下去。

也因此,Netflix 的高層主管會議開會討論的就是三件事「開始、停止、繼續」(Start、Stop、Continue):討論哪些事該做了,哪些事該停了,哪些事繼續下去。

5.
Netflix 相信公司的競爭力,來自於鍛鍊招募優秀人才的肌肉。

要鍛練這種肌肉,得一體兩面:知道何時該讓哪些員工離開,以及何時該招募什麼樣的優秀人才。這兩件事情一定是不然就兩樣都很拿手,不然就哪一樣都做不好。不可能只有其中之一的肌肉。

所以珮蒂在書中說了一句話:「解雇表現不佳的員工,已經是夠困難的事了,解雇那些表現優秀、但技能已不符需要的員工,那更是難上加難。」

但是因為他們相信必須如此,所以珮蒂說她要請那些不是能力不好,只是公司進行新階段而不需要的人才離開的時候,也會盡量為他們尋找適合的去處,保持聯絡。書裡有一節就談「當個好的前東家」。

所以,這本書的核心理念是:『公司就像一支球隊,不是大家庭。優秀的球隊總是持續發掘優秀的新球員,淘汰目前團隊中不合適或不理想的球員;同理,我們的團隊領導人也必須持續尋找人才,重組團隊。』

6.
《給力》說的真是 Netflix 成功的秘密所在。

這本書還有很多精彩的內容,提醒也改變了我一些觀念。以上只是我的筆記之一。

相信大家各自的體會會更多。推薦一讀。

《給力》

@博客來 https://goo.gl/rh17J4
@誠品 https://goo.gl/mnKJrj
@金石堂 https://goo.gl/uE3f6p
@讀冊 https://goo.gl/ZyNVkS
@大塊 http://smarturl.it/1111TO066

2018 年 9 月 16 日,21:01

P 隨筆

【周日下午的閱聽享受】

因為要趕稿,今天中午決定大掃除一下,清理環境可以工作得更順手。但是都清理好之後,覺得如此清爽的房間,還是先聽聽音樂,看看漫畫和繪本相關的書不錯。所以如此這般花了一個下午,希望我的編輯不要看到這一篇。:)

但是休息一下很值得。先聽「靜物樂園」的《橘子與蘋果》,他們的音樂完全適合我的心情,在熱鬧和安靜之間有個微妙的平衡,配著看實驗性強的《熱帶季風》剛好。

再聽 Min-Yen Terry Hsieh謝明諺的《上善若水》,他的薩克斯風果然進入道可道非常道的境界,也正好我可以讀河合隼雄、松居直、柳田邦男合談的《繪本力》,林真美翻譯得好,我做了一整本筆記。

讀完後才想到,這個星期五 9月21日下午2點,在新竹的朗朗小書房有一場演講,談圖像語言。下午讀的有些可以呼應。新竹地區的朋友有興趣的話請看這裡的詳細資料:http://bit.ly/2MywH3L

好了。現在開始去工作了。祝大家周日夜愉快。

圖像裡可能有1 人、微笑中

下午的愉悅來源。

 

圖像裡可能有2 個人、微笑的人

靜物樂園的《橘子與蘋果》。
我特別喜歡〈不隆落的滑翔翼>,在下午的陽光和風中聽。

主唱 Lisa Djaati 指教過我使用 Logic Pro, 受益很多。
我喜歡她的歌聲,跟她說有一天我有一首曲子要請她唱。她說好。:)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Min-Yen Terry Hsieh 謝明諺的薩克斯風走出自己特有風格,這張《上善若水》整張聽,進入一種境界。

我認識明諺多年,很高興看到薩克斯風在他手上化為如此。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熱帶季風第二集。更「熱帶季風」,聚焦東南亞地區的生活和文化,也特邀了馬來西亞和泰國作者。
黃珮珊行動大強,別人台北居大不易往南部走,她根本就住泰國,是真正「南向」的實踐者。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不多說了。所有做繪本的人都該仔細讀才是。謝謝林真美的翻譯。

 

2018 年 9 月 15 日,20:30

G 政府與政治J 核電與能源P 隨筆

【初選 16 名橫批公布,請大家觀賞】

感謝大家參加對聯橫批,第一批初選名單終於出來,請大家觀賞。

這件事情的緣起是,9月10日我看到一位網友回應一篇談「以核養綠」的貼文說:「以統養獨」,覺得這兩句真是渾然天成的上下對聯,所以就在臉書上徵求橫批。詳情請見http://bit.ly/2MeCNq1

我本來以一周為期,說選出三名來各贈一書,但大家的回應熱烈,今天我就先選出初選 16 名來請大家觀賞。各位的按讚數會是我們進行最終評選的參考指標。可以複選。

底下就是這 16 幅橫批,各有說明及作者介紹。

事實上,還有很多精彩之作,許多遺珠沒能進入初選,無法一一表達謝意,在此深深感謝大家的參與。

現在就歡迎大家觀賞,並請看 17 日公布決選三名。

如果想多了解一些相關背景,及後續決選結果,請參閱下列貼文:

【決選三名+誠徵設計+9月27日】(兼答一些留言)http://bit.ly/2xh1g9z

【把綠電都養成侏儒了,還想怎麼養?】http://bit.ly/2NCfNFX

【核煤一家親】http://bit.ly/2oYVgNU

【誠徵橫批】http://bit.ly/2MeCNq1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16名初選橫批一起開門歡迎大家。
以下各幅順序不代表排名先後。

回首頁:
【初選16 名橫批公布,請大家觀賞】http://bit.ly/2MyJSSp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飲鴆止渴」,這是最多人寫的橫披。有中醫風。

從綠能的角度看,清楚明白。
就像我前兩天寫的,國民黨政府幾十年都在「以核養綠」,一直把綠能養成侏儒。所以如果以為綠能要指望核電來養,當然是飲鴆止渴。

題這個橫批的人,有以下各位:

@Chen Weitsun
@Lumi Lin
@Jet ChienTang Chen
@Yung-Sheng Lai
@張家仁
@Daniel Liu
Yann-Shan Tsai
以我的良心發言

回首頁:
【初選16 名橫批公布,請大家觀賞】http://bit.ly/2MyJSSp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母湯啊」有母愛風。
簡單而溫暖,是母親的叮囑。

這是 @Tingyu Cheng 題的。

回首頁:
【初選16 名橫批公布,請大家觀賞】http://bit.ly/2MyJSSp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自欺欺人」,這個橫批是哲學風。
冷靜直白地講出事情的本質。

有以下兩位題這個橫批:

Yann-Shan Tsai
Rae Hung

回首頁:
【初選16 名橫批公布,請大家觀賞】http://bit.ly/2MyJSSp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養你老母」走的是孝道勸善風。

這是 @Robin D Yang 題的,他加了註解:

「意思是上下聯都是不太可能實現的事情,所以鼓勵大家不要幻想了,還是回家孝敬自己的母親比較實在,絕對沒有罵人的意思,是非常具有教育意義的橫批」

回首頁:
【初選16 名橫批公布,請大家觀賞】http://bit.ly/2MyJSSp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請鬼拿藥單」有道地的市井風,接地氣。
在台灣應該沒人不懂。

有以下兩位題:
張達文
Tsì-tshong Tsiu

回首頁:
【初選16 名橫批公布,請大家觀賞】http://bit.ly/2MyJSSp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藍瘦香菇」有對岸飄來的網路風。
為免有人不知道,在這裡破梗一下:「難受想哭」。

是 Powen Peng 題。

回首頁:
【初選16 名橫批公布,請大家觀賞】http://bit.ly/2MyJSSp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房價好低」是邏輯推理風。
我請教原題人這是什麼典故,得到的回答是:「信那兩句的人應該也會信房價好低吧。」

這是 Sigmund Huang 題的。

回首頁:
【初選16 名橫批公布,請大家觀賞】http://bit.ly/2MyJSSp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都是幹話」是鄉民風。
直接了當。

這是@Yuting Lin 題的。

回首頁:
【初選16 名橫批公布,請大家觀賞】http://bit.ly/2MyJSSp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司馬昭之心」。濃濃的中國古典文學+三國演義風。

這是 @Morlis Yeh 題的。

回首頁:
【初選16 名橫批公布,請大家觀賞】http://bit.ly/2MyJSSp

圖像裡可能有文字

「世上最遙遠的距離」。我覺得這是蘇格拉底+愛情小說風
既說出事情的本質,又有烟雨飄渺之感。

這是@Ing Shen 題的。

回首頁:
【初選16 名橫批公布,請大家觀賞】http://bit.ly/2MyJSSp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咕嚕靈波(○′∀‵)ノ♡」,是迷離奇幻風。
我請教原題人,她說只是想效法網友一笑政治之狗屁倒灶,要我看一段 20 秒影片就了解了https://bit.ly/2Mjvfm1

把橫批貼起來很有符咒之感。也許可以用符咒來破除這些幻影。:)

這是 @Spawnbleed Ko 題的。

回首頁:
【初選16 名橫批公布,請大家觀賞】http://bit.ly/2MyJSSp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馬里戈壁」,很有國家地理風。
還有些人想表達類似意思,寫的是植物風,但因為植物都太粗,不及這幅大漠風光。

這是 @吳則錚 題的。

回首頁:
【初選16 名橫批公布,請大家觀賞】http://bit.ly/2MyJSSp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這你也信」,是老師上課風。
可以感受到老師看你一眼,想多說什麼又含蓄地點到為止。

這是 蔡雅瀅 題的。

回首頁:
【初選16 名橫批公布,請大家觀賞】http://bit.ly/2MyJSSp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坐「以」待斃,是成語風。
這是@Win Yu 題的。

其實我覺得不加「」號也完全可以。所以在橫批上直接用紅字標示。

回首頁:
【初選16 名橫批公布,請大家觀賞】http://bit.ly/2MyJSSp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廠廠」,是道地的語言學家風,把簡體字結合注音符號。

這是 簡秀釗 題的,她提供了以下的註釋:

「廠」的簡體字為「厂」,看起來根本就是一樣的字,網友通常以注音符號的「ㄏㄏ」來代表「呵呵」笑的意思,所以當網友回ㄏㄏ,就被誤認為講「廠廠」。/引自網路說明(•‾⌣‾•)

回首頁:
【初選16 名橫批公布,請大家觀賞】http://bit.ly/2MyJSSp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還是石頭」是網路笑話風。這是 Ching Yen Li題的。她解釋「意指縱然算盡心機也無法掩蓋愚昧的本質。」並說了底下的故事:

「智商測驗機」

有一家公司為了篩選面試人才,引進了一款智商測驗機。機器剛進公司,每個人都來試試看測驗效果。

業務經理把頭放進機器。
機器:「……智商70!」
業務經理不是很滿意,默默地走了。

總經理把頭放進機器。
機器:「……智商50!」
總經理面子很掛不住,生氣地走了。

董事長也來了,一邊怨嘆自己高薪請來的主管智商竟然這麼低,一邊對自己很有信心地把頭放進機器。

機器:「………………….………………請不要把石頭放進來好嗎?」

董事長不死心地又把頭放進去一次。

機器:「……….我再說一次,請不要把石頭放進來好嗎?」

董事長非常生氣,一連把頭放進去好幾次,結果都一樣。

機器最後不堪其擾,只好說著:「哇!好聰明的一顆石頭啊!」

回首頁:
【初選16 名橫批公布,請大家觀賞】http://bit.ly/2MyJSSp

 

2018 年 9 月 15 日,10:30

P 隨筆

【Apple 掉漆+MBP的爆音問題+請教】

前兩個星期新的Mac筆電入手,真是興奮地開箱,開心地享用。

但掃興的是第二天就發現在無端出現爆音的問題。連戴上無線耳機也會,有線耳機則比較沒問題。

跟 Apple 技術人員檢查,硬體、喇叭沒有問題。而軟體出了什麼問題,他們也不知道。

我去Mac社群看,原來最新的MacBook Pro15吋的出來後,從7月開始就出現類似問題的人已經不少。後來看一個解方,是安裝一個補充軟體 :https://apple.co/2CZWWAV

裝了這個之後,聽iTunes 音樂沒問題了,但是使用 LogicPro X 做音樂的時候,突然在我沒有戴任何耳機的狀態下跳出一個畫面說 Audio 和 MIDI 同步時出問題,如附圖,然後就出現爆音。

我分別戴上無線耳機,先是沒有問題,但是聽一陣子就出現爆音。戴有線耳機,也是出現同樣問題。

再問台灣的 Apple 技術人員還是沒有回覆。我也去把問題貼到 Apple的社群,看看有沒有解。

Apple社群裡有人很無奈地說,他得到的回覆是這是軟體問題,但何時修好不知道。因此他說他要考慮退貨,不買了。

但在這個過程裡我已經辦過一次退貨了。可是新來的電腦還是同樣問題。使用PC早就換品牌了,使用mac 又不能,真的是個麻煩事。

我看到網上有人為了這次iPhone手機的事情說:「如果 Steve Jobs 還在….」真的,他不會讓這麼掉漆的事持續兩個月了還沒解吧。

看哪一位有什麼解方,再請賜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