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1 月 23 日,22:47
B 閱讀C 出版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但是她告訴自己: 「我還要再長高。 風就要來了,我要長到 最高的地方迎接他。」
1.
兩、三年前,我第一次聽楊士毅講了原始版本的種子的故事。一顆種子探索自己生命的故事。一聽就深受感動,決定要找畫家來把這個故事畫出來。
畫家的條件應該是:一,愛畫植物;二,有獨特的畫風;三,可以表現出生命力不斷茁壯、進化的熱情。有繪本創作經驗很好,如果沒有,但願意討論也可以。
後來,我找到了王妤璇。
妤璇之前沒做過繪本,但是她的繪畫具備我們期待的三種條件。並且還有一個當時不知道,後來才發現很重要的特點。
2.
我們花了一年多時間討論。當時妤璇還在上海工作,疫情期間都是透過視訊進行。
我們逐漸推展。
那天問妤璇在創作過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麼,她說就是發現繪本不是只把一些畫得很美的圖集合起來。她用以前畫插畫的經驗,開始的時候一直用力地想把每一張都畫得很「用力」,後來體會到節奏和空間的配置。
3.
後來妤璇越來越進入情況的時候,反而是故事的結構發現需要做修改。
卡關了很長一段時間後,有一天我突然給種子的故事想出了另一個方向:「春天,風吹過樹林的時候, 愛上了一顆本來要落地的種子。」
突然間真像是找到了鑰匙,這一句打開,後面所有本來卡關的地方都唏哩嘩啦地就都解開了。
《種子和風》從一個「自由」與「自我」的故事,轉而多出了其他好幾個面向。
這也是一個「動」與「靜」的故事、「時間」與「等待」的故事;還有,這是一個「愛」與「被愛」的故事。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