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O 活動與新聞報導

2024 年 6 月 8 日,22:48

B 閱讀C 出版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昨天上周玉蔻的新聞放鞭炮節目,談小塊出版的四本書,《市場裡的一天》等。
我跟蔻蔻說:沒想到你的守備範圍這麼廣啊!她說不會啊,她本來注意的事情就多。
我問她的坐息,她說每天晚上九點就入睡,早上五點就起床開始工作!真是敬業!難怪可以廣度和深度兼顧。
上次來上她節目是談我寫的《臺灣的未來在海洋》,現在選後新政府起跑,加上這兩天新聞焦點是AI 和Computex,她還是先問我怎麼看臺灣的未來。我說這正好可以先從我為什麼要推出「小塊」這個品牌談起。
「小塊」不是年紀比較小的「大塊」,小塊是在一個前所未來的變動時代提醒所有的人:「正因為小,所以才有無限的可能。」所有的成年人不只應該以這樣的心態來看待所有的兒童和寶寶,也要提醒自己也是個小塊,要像個兒童和寶寶一樣用新的視野來看待自己四周的一切。
謝謝蔻蔻的邀請,也歡迎大家收看。
節目鏈接在留言區。

Keep reading

2024 年 5 月 31 日,22:53

F 文化相關L 人物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今天從高雄回來,直接去參加義大利國慶酒會。外交部有陳立國次長來出席。
五年前,是義大利駐台代表Davide Giglio上任後第一次主持,今天是他最後一次。Davide馬上要轉任駐菲律賓大使。
在我認識的外國使節裡,Davide名列最愛讀書的前茅。每次見面都會聽他談最近讀了什麼書。
所以Davide從他就任後就一直在努力讓義大利成為台北國際書展的主題國。只可惜中間因為疫情三年,波折很大。但儘管如此,他鍥而不捨地聯絡義大利國內許多單位一起努力,終於確定了義大利將成為2025年台北國際書展的主題國。
今天晚上他在回顧自己五年任內促進的台義雙方許多經貿、文化交流的時候,特別提到了這一點。
「我是轉派到台灣的隣居那裡,距離這麼近,你們可以來看我。」他私下這麼說,今天結語時也這麼說。
Davide也提到這五年在義大利駐台代表處
的同事,是他從事外交官生涯裡遇到一起工作最愉快的同事。
而駐台代表處的同事也喊他「Best Boss」!大家還一起為他製作了一本五年來留影的小冊。
台北書展基金會同事一起和他合照,送了他禮物。
他拿小冊給我看,說:「我再多做幾年,Rex你可以出書了。」
我會找機會去菲律賓看他的。
感謝Davide Giglio 為臺灣做的一切。
Davide從他就任後就一直在努力讓義大利成為台北國際書展的主題國。只可惜中間因為疫情三年,波折很大。但儘管如此,他鍥而不捨地聯絡義大利國內許多單位一起努力,終於確定了義大利將成為2025年台北國際書展的主題國。 今天晚上他在回顧自己五年任內促進的台義雙方許多經貿、文化交流的時候,特別提到了這一點。

Keep reading

2024 年 5 月 30 日,14:26

F 文化相關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今天在高雄參加今年的放視大賞。產策會辦這個活動影響力越來越大。今年又是陳其邁市長親自出席。
去年參加這個活動我發現Raito的作品,後來發展出《我們如水流動》。今年我擔任評審,看各組作品都各有理念和巧思,特色,年輕世代的創意和執行力都很突出。
最後得獎名單是:
最佳插畫設計獎 百百山脊
最佳體感互動獎 街投影形
最佳體驗設計獎 33號白日夢
最佳產品設計獎 pioll
最佳包裝設計獎 蜜餞岩究室
最佳角色設計獎 口香糖與無腦粿婦團
最佳創意設計獎 臺灣聲音史
恭喜🎊🎉

2024 年 5 月 29 日,23:23

G 政府與政治N 談論過的新聞與文章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昨天一早我有會要開,下午又要來南部出差,所以在中午的時候趕去給青鳥加油。
我是在大約十二點的時候到的,在教育部門口再南邊一些地方下車。
下車的地方,人比較少,看到有一個人舉著「沒有討論,不是民主」的牌子站在那裡。
往濟南路的方向去,人就多起來,會場擠滿了人,有人演講、有人共同吶喊。我一直停在中山南路口,拍我看到精彩的字卡、手牌,也有人來找我拍照。
這樣過了兩個小時後,我又回到下車的地方去搭車。
那裡仍然像兩個小時以前一樣,人比較少,和北邊會場那邊沒法比。
然後我看到那個人還是站在那裡。仍然舉著那個牌子,仍然一聲也不出。
我很好奇,就問他為什麼選這裡,一站就是兩個小時都沒有移動。
他說這裡人比較少,但路過的車子看到他的牌子的機會比較大。
他語氣很平靜地說了大致這麼一段話:「大家都很忙,但是這件事這麼重要,我希望能站在不一樣的地方讓更多的人看到,請大家一起注意。」
我聽到旁邊有一位先生說:「我沒法陪你站兩個小時,我可以陪你站一下。」
我說,那我也一起陪你站一下。於是一起拍了一張照。
今天整理昨天拍的照片,看到會場那麼多熱情的人,有中學生,有八十歲的老太太,有各方來的人,也又看到刻意選在人比較少的地方獨自站的那個年輕人。
看到這麼多人各自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落,以不同的方式發聲、護衛民主,實在感動。
我們彼此握手,加油。臺灣的民主不會後退的。

Recent Comments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