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o hero

面對傳染病的海洋思維(二版)

K 健康/醫療/社會P 隨筆

【面對傳染病的海洋思維】(二版)

近幾年來我一直在講台灣處於陸地思維和海洋思維交替的階段,政治和社會上如此,現在看面對傳染病的情況,覺得也可以引用。

簡單說,陸地思維就是把「穩定」當常態,地震等天災來了,有「震動」是異常。總希望震動趕快過去,恢復穩定。

海洋思維則相反。把風波起伏的「晃動」當常態,風平浪靜當異常,只要船不在風浪中沉沒就是「穩定」。

陸地思維是要等到地震過去才是穩定,海洋思維是只要海浪不把你打翻就是穩定。

對於這次武漢肺炎的新冠病毒,我覺得如果我們一直還是用陸地思維,那日子簡直過不下去了。什麼事都不必做,一切等病毒消失再說。

但是這病毒不只在短期內不見得消失,許多專家也都說,可能會成為常態性病毒。

其實,隨著人類越來越會移動,移動的範圍越來越大,病毒早就進入海洋時代,病毒常態化應該才是常態。

所以我覺得如果改用海洋思維會比較好。

聽中央防疫中心的最新情況,所有該注意的事都注意,該小心的事都小心,然後就正常過日子。即使有一天聽說疫情緩和了,病毒有對治之道了,仍然仔細維護自己的健康,該注意的事都注意,該小心的事都小心。

如果我們繼續用陸地思維來面對海洋時代的病毒,可能會有雙重危險。

第一重,是保護好自己就沒事的時候,卻把自己嚇癱了,日子不用過了;第二重,是該持續保護自己的時候,卻以為事過境遷沒事,結果真的有事了。

當然,這次病毒也不能排除有人用人工處理過的可能,也因此,風浪可能更險惡,更不能只用陸地思維,等待事過境遷,必須要因應無時不在的風浪。

 

 

我相信平川是個人

C 出版M 漫畫與小說P 隨筆

【我相信平川是個人】

這位讀者寫《阿鼻劍前傳》的讀後筆記,讓我最高興的是她說「我相信平川是個人」。

這是對寫小說的人最大的鼓勵吧。

楊以瑄

我很幸運在我很享受的電影領域工作。

也因爲工作的關係認識了鄭問老師和他的作品。

深邃美麗的亞細亞、刺客列傳、東周英雄傳等等,我強烈的感受到鄭老師筆下,人物的執著與信念,那樣強大的力量非常迷人,也很讓我熱血沸騰。我總跟人家分享鄭問老師有多狂,詮釋角色有多厲害。

⋯⋯更多

感謝高雄的讀者

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感謝高雄的讀者】

馬利連續在台北、台中辦了活動之後,昨天郝明義去了高雄。

去年十二月高雄市選了《尋找那本神奇的書》為當月推薦書,要在高雄市立圖書館有一場演講,但因為一月在忙安古蘭書展等,所以訂了昨天。

潘政儀館長向我解釋,因為大家對疫情的戒慎警惕,他們本來一度想取消這場活動。所以很高興看到還是有許多讀者來參加。

馬利在阿鼻劍的活動中遇到許多三十年的讀者,郝明義在這場活動遇上二十年、十多年的讀者。有一位拿1999年的初版《工作DNA》來簽名;有一位拿2007年的初版《越讀者》來簽名。

本來應該主講《尋找那本神奇的書》,但因為想到和《如果我十五歲》合起來講會更完整,所以昨天的講題訂為「書和人生的組合」。這是頭一次這麼講,覺得更完整一些。

再次感謝高雄市文化局、高雄市圖的邀請,以及前來出席的高雄讀者。

 

 

阿鼻劍讀者的盛情厚意

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阿鼻劍讀者的盛情厚意】

2 月14日在台北,15日在台中的活動,因為連兩天晚上都很晚回家,今天又去高雄,所以直到現在回台北的高鐵上才有空整理一下貼文。

在此刻大家比較少進公共場合,加上情人節的時間點,先感謝大家的出席。而這兩場除了大家的熱情鼓勵之外,也著實地感受到諸多盛情厚意。

台北場的家昌帶來三十年前的漫畫版本,並引述了一段漫畫裡的歌詞,說後來他因而自己也寫了一本書。

另有一位讀者贈送了我他親手做的阿鼻劍拆信刀+鑰匙圈,還給我看了他手做的何勿生模型。

台中場的耕宇,他前一陣子找出鄭問創作阿鼻劍構思的原型,拍照傳給我,昨天他則把自己珍藏的當年書籍送了我一份。太珍貴了。並且他還提了一個行李來,把歷年各種版本的阿鼻劍都收在其中。

另一位峻榮,試閱的時候他仔細地看出有個地方有校對問題,讓我們趕在發行前做了一個紀念版的阿鼻劍勘誤書籤隨書附贈。昨天他帶來現場的書不多,但他回去之後貼了一張他收集的全套《星期漫畫》,真是令人驚嘆。

還有許多其他的讀者,有男有女;有十分資深的阿鼻劍迷,有最近才開始看的;在此都一併再次致謝。

對各位的盛情厚意。等待並信任這部作品的盛情厚意。

有一點不好意思的是,台北場在拍照的時候大家都有拿阿鼻劍,但是台中場就疏忽,我拿了拍一張之後就忘了拿出來。致歉。

有一些讀者名字沒有記住,也請見諒。

最後,就是請合影的各位看看自己是否已經加入 阿鼻劍社團,歡迎!

阿鼻劍

峻榮傳來他收藏的全套《星期漫畫》。真是不知言說是好。

 

耕宇從鄭問早年為一本書做的插圖找到他畫的金剛杵。說是阿鼻劍的原型,應不為過。

 

台中場我把劍亮了一下相之後,後頭和大家個別拍照時反而忘了。不好意思。— 和游輝岳。

 

台北場亮了劍之後,後頭每一張合影也都有。:) 只是劍擋住這一位的臉,不好意思。

 

家昌帶了三十年前版本給我簽名,並說明了哪一段歌詞引發他走上自己的創作之路。

 

弓子ㄙ虫。去年十一月阿鼻劍三十周年誠品敦南那一場,他是晚班跟老闆請假來參加。情人節這一場,我忘了問他。

 

和這一位合照時忘了拿下口罩。記得他說是我《工作DNA》讀者,起先不知道郝明義和馬利的關係。

 

和另一位讀者。

 

和另一位面熟的讀者。

 

和另一位讀者。

 

很高興看到這位小姐拿劍。

 

這一位也是。她不拿下口罩,我也趕快戴上。

 

這一位製作了阿鼻劍拆信刀送我。

 

他還自己做了一尊何勿生的人形。

 

和另一位讀者。

 

和立易兄。

 

台中場是植羽和我一起對談。

 

由大辣總編輯黃健和開場。— 和游輝岳。

 

講到2017年我剛對「圖像語言」有深刻體會的那時,鄭問卻走了。也在他的追思會上,我說會寫小說。

 

現場之一。

 

現場之二。

 

簽名開始的時候。

 

這是峻榮,收藏了全套《星期漫畫》那位。

 

這是耕宇。他整個行李包裡都是各個版本的《阿鼻劍》。這一本《封印重啟》也包好了書皮。

 

這一位是 William Fan。他買了阿鼻劍小說之外,還買一瓶酒要我們簽名。

 

這一位小姐和她的同伴,一位是英文名字,一位是中文,但記不清哪一位是英文。為免失禮,就不寫了。

 

另一位讀者。

 

另一位讀者。

 

另一位讀者。

 

這一位是志弘。也是三十年的讀者。他特別拿當年星期漫畫頭一次出現這個畫面的封面來要我們簽名。

 

另一位讀者。

 

這一位是 Kao Mingyu 。直到一年前,他還不是阿鼻劍的讀者。去年他因為幫兒子買了阿鼻劍漫畫,因而成為讀者。昨天他特地把漫畫帶來,要我為他兒子簽名。

 

另一位讀者。這麼年輕的讀者,太高興了!

 

一個人獨享的劉國松展

F 文化相關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一個人獨享的劉國松展】

趁下午演講開始之前,去高美舘看了劉國松畫展。人少之又少,享受了展廳好像只爲我開放的待遇。

有興趣的人趕快去看看吧。別把自己嚇壞了。何況,高美館𥚃裡外外都在提供消毒水。

一面看一面又想念起鄭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