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她的宗教信仰
B 閱讀C 出版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美,是她的宗教信仰】
1.
那是個星期六晚上。
在台中的新手書店,謝佩霓在講我們出版的《白鯨記》。
我在台北還有個約,所以開場前跟她說只能聽到一半就要先離開。
但結果我一直聽到差預定結束時間十來分鐘才走。
一方面是因為謝佩霓旁徵博引,從文學到藝術到電影,講得精彩。
另一方面是因為好奇。好奇她到底會講到什麼時候。
會有這個好奇,是因為我們企劃部同事。他們跟我說,有什麼講座,很喜歡邀謝佩霓,因為講得好;但他們也有個甜蜜的苦惱,就是許多其他講者有講不足時間的問題,但是謝佩霓經常是欲罷不能,超出時間很多。
所以我那晚看時間一直過去,而她主講的內容還一直逗留在開場不久,就越聽越好奇那晚她會超時多久。
我畢竟沒能撐到在現場等出答案。第二天問同事,他們輕鬆地說:「還好啦,只超出了半小時左右。」
2.
後來,輪到我自己有很多事要請教謝佩霓。
發現她的特色是一以貫之。
不論談起什麼話題,她都能縱橫上下,說得既有熱情又有深度。從她最拿手的展覽,到書、繪畫、音樂、人物掌故;從公家到民間的做事方法策略,到各種軼聞八卦,每次見面也都是結果要比預定超時甚多。
她這些特點到底該怎麼歸納呢?我想了一陣也沒滿意的答案。
還好,在《貓非貓》這本書裡,她自己說出來了。
「生性多癮又多控,改不來也戒不掉,只好順著癮頭走,奢望他人包涵我的控發作。」她在序言裡這麼寫。
謝佩霓真是對太多事物深感興趣,付出注意,直到上癮。
她說的「多控」,我覺得其實倒是只有一控,就是「資料控」。
感興趣的事物多,和要收集的資料多,互為因果。也因此,就起了滾雪球的作用。雪球一大嘛,當然就有動力,往哪個方向動起來都難一下子打住。
3.
謝佩霓會策展、演講、寫文章,還有鑽研建築的專業,是我知道的。
但是到出版她這本《貓非貓》之前,我不知道她攝影也很好。
所以前幾天我連續挑了三張她的貓照片貼了出來。
在她的鏡頭下,貓都各有韻味。
我還是覺得我說像葛莉絲凱莉的那一張最神奇。
那一張實在像是在攝影棚裡調出最好的燈光,才把貓兼有明星與皇后的氣質拍了出來。
但那是在街頭拍的一隻流浪貓。
為免印象有錯誤,我跟她再確認一下:「那是在街頭拍的流浪貓對吧?」
她回答對,然後加了一句話:「流浪貓才是貓。」
4.
書名《貓非貓》,我貢獻了兩個字。
原先,我建議是《非貓》,謝佩霓加了一個字,《貓非貓》就更立體了。
她在書的序言裡說:『書名訂作《貓非貓》,其實是為了誠實以告。畢竟這本書無法分類,套用「花 非花,霧非霧」的句型,當然也暗示著「夜半來,天明去」的貓影貓蹤。』
除了貓的攝影,書裡有廿八篇短文,「形同散策,集結了日常中偶遇貓之後,以貓為觸媒 發想成篇的小文。優游在文學、藝術、音樂、電影、建築、攝影之間恣意伸展,無論東西,古今不分,但求群聚於書中齊來相會。」
並且,她也坦誠表白:『翻飛的念想,如貓之行跡,很難參透難以掌握。欲走筆捕捉之時,筆尖彷彿突然自有意志,率性隨意遊走,於是僅能任由恣起,緊隨所學、所知、 所感、所思率性繁衍。』
這個表白說明了她那些超時演講的由來,也把她在書裡二十八篇文章的特色做了說明。
不然,怎麼解釋「夏日松山的貓」、「老舍的貓城記」 、「法爾珺與嗜睡的貓」、「貓.史蒂文斯與破曉」、「武則天與貓」、「加菲貓與珈琲」等等文章是怎麼睥睨貓行的呢?
5.
謝佩霓因為一些病癥而動過很多手術,而她沒有受這些因素的困擾,走出自己的路,是大家都知道的。
我想知道支持她最大的動力是什麼,有一天就問她是否有宗教信仰。
「我沒有宗教信仰。」她說。然後接了一句:「美,就是我的宗教信仰。」
她說的非常簡短,短到讓你馬上知道那就是一切。也解釋了一切:她有那麼多戒不掉的「癮」與「控」,終究都是她對美的癮與控。
所以我想她的外文名字取得很好:Beatrice.
那是但丁《神曲》裡美的化身。
要認識這一位Beatrice嗎?
何不從《貓非貓》開始?
貓非貓【博客來獨家‧限量作者親簽紀念珍藏版】
貓非貓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3993615714005937&id=272264852807727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