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7 月 1 日,23:01
B 閱讀C 出版K 健康/醫療/社會P 隨筆
1.
「世上有三種人。會魔法的巫師、不會魔法的麻瓜、還有妄想自己會魔法的神經病。我始終認為自己是第二種人,用合乎邏輯的方式,將古人的經驗重組然後拿來應用。但是在其他人眼裡,要不認為我精通各種魔法,就是認為我在裝神弄鬼自欺欺人。
「我建議讀者朋友們或許可以放鬆心情,帶著獵奇的眼光閱讀本書。接下來的章節,您將會看到許多匪夷所思,近似於鄉野奇譚的玩意兒。準備好了嗎?我要開始說故事了。」
2.
說故事的人,是杜李威中醫師。前年,我們出版過他寫的《中醫到底行不行》。
之前杜醫師一直說他從沒寫過書,很不會寫,但那書出版之後很受注目,曾經登上誠品健康生活類排行榜榜首。只是出書之後,他也跟我說可能要很多年都不會再寫第二本。
但今年年初有一天他聯絡我,說有了新的寫作計劃。而他現在這樣記在書裡:
「二○二三年一月二十日那天,起床吃完早餐後,我開始為過去一年的工作做個總結。當我聽到吉田拓郎與中島美雪合唱〈給我一個永遠的謊言〉(永遠の嘘をついてくれ),心裡突然有一股悸動,想要寫一本書來表達我心中的熱情。當下我決定將書名訂為《中醫純情派》,隱喻我此生和傳統中醫的牽絆…….接下來七週的時間,我完成了十萬餘字的書稿。」
至於怎麼會想到取《中醫純情派》的書名,他另有一段文字可說明:
「中醫對我而言像是婚姻關係,我這輩子就只會這門技藝,它帶給我所有的一切。雖然知道它所有的缺點,絲毫不減損我對它的愛意。即使是我臨床熟悉的領域,每天面對病患永遠會有新的驚奇,就如同我的內人,她的一舉一動總是耐人尋味。對待伴侶,愛她就好了,我們誰又真的認識誰呢?至於說了不了解,我們都是用自己的方式去解讀這個世界不是嗎?我只知道,愛錯了就會變成怨偶,千萬不要用錯誤的方式表達你的情感。」
3.
我和杜李威醫師結識,是幾年前身體有一個情況,聽朋友介紹去見一位偶爾從桃園來台北的中醫師。
那位醫師看了之後就說:這我要推薦杜醫師。
認識杜醫師之後,除了他果然對我手到病除的能耐之外,印象深刻的就是在他陳設簡潔明亮,別有氣派,與傳統中醫診所完全不同的診間裡,他說話簡短有力,卻又討論很久,然後在結束時很恭謹地把他手寫的處方雙手遞上的姿勢。
他第一本書,主要談台灣社會對中醫許多迷思,談他對中醫價值的肯定卻又對許多中醫界的現象不以為然,也談他從海派中醫得到的傳承、他的眼界,並且毫不藏私地公布一些臨床病案理法方藥,要把金針度與人。
而他在《中醫純情派》則真是全書載滿了感情,一直在講故事。講他個人在學醫路上的故事,包括求學時如何被霸凌又怎麼打出一片天;講中醫從經典、傳說到實證的故事;講他讀王國維到費曼的故事;也講他處理各種疑難雜症,「用藥如用兵」的故事,並且也毫不藏私地公開他的處方。
杜醫師說,在他前一本書裡,針對每一個疾病,他「首先說明現代醫學的觀點,然後提出傳統中醫的理論,試圖在兩者之間找到交集。這本書往後的篇幅,我打算改變作法,用淺顯的文字,將焦點放在討論中醫的神效。
「嚴格來說,也不算討論中醫。大家都知道,包含『貨物崇拜科學』以及一切的巫醫,最重視的,就是儀式。唯有滴水不漏地嚴守既定的儀式,才能創造神蹟。我必須坦承,我不是這樣的。
「在我的日常診務,綜觀我的著作,從來沒有任何一張處方,是原封不動地抄自歷代典籍。也就是說,即使套用了傳統醫學理論,經過融合開出來的處方,和古書上所寫的內容並不相同。我只能盡力說明我看事情的角度,但是從來沒有任何人、或是任何一本書可以告訴我,那樣做是正確的。相較傳統中醫,我所施展的,或許更像是巫術也說不定。」
4.
《中醫到底行不行?》出版以後,很多人問杜李威醫師:他在書中毫不保留地公開處方,難道不怕別人模仿抄襲?
他就又講了一個故事。
好幾年前有一天,有個老同學找他來打聽「專治睡眠障礙」的臨床經驗。
杜李威告訴他知道的一切之後,老同學說他的方法太複雜了,這樣怎麼賺得到錢,就問他收入。
杜李威告訴他之後,這位老同學非常驚訝,說這只有他預期的四分之一。他在鄉下地方開業,收入都還比杜李威多一倍不只。
老同學說,「說到底,只有我們行內的才知道你是高手,一般民眾只看廣告宣傳。所以,我認為,你缺乏的是行銷。」
而杜李威說他回道:「不是行銷的問題。我看診的節奏很慢,人多了我也看不來。」
也因為他在病人身上花這麼多時間,所以他願意公布自己處方的原因就是:「不怕你學,怕你不學而已。」而他說這句話想要表達的,「不是我的傲慢,而是一種面對現實的無奈與感慨。」
而杜李威這種看診方式,加上「看完診一定釋出處方交付病家留存,用藥收費一目了然」,他說,「活到快五十歲,店面跟住家都是承租來的,沒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屋瓦可以遮風避雨」。
他那段自白很動人,也讓我明白了他為什麼會那麼恭謹地把自己處方雙手交給病人的原由。
而不論是他當年在學校面對霸凌的方式,日後看診的方式,亦或是他面對師門誤會的方式,正如他所說,「或許因為我本身就是亞斯(伯格症候群),經常在不恰當的時機,產生和大家不一樣的反應。」
這應該也是他那天早上為什麼會想到要寫《中醫純情派》的原因吧。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