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6 月 27 日,22:16

B 閱讀C 出版P 隨筆
1.
臺灣處在中共的三彈威脅之下。
第一彈是砲彈。第二彈是銀彈。第三彈是煙霧彈。
砲彈是打你。銀彈是買你。煙霧彈是騙你。
而打你不如買你,買你不如騙你。
2.
煙霧彈至少有三重作用。
一是因為煙霧,讓你看不清敵人的攻擊方向,產生錯覺。
二是因為煙霧,讓你在分不清東南西北中自己互相開火。
三是因為煙霧,讓你覺得烏煙瘴氣,乾脆自己躲起來不出聲比較安全。
三重作用都是認知戰,都是癱瘓我們的防衛能力。
3.
如果我們接受認知戰也是戰爭,那麼就該知道
A. 認知戰的戰場到底發生在哪裡,何時發生
B. 攻擊者的分類有哪些
C. 認知戰的武器有哪些
D. 攻擊目標有哪些
E. 因此我們該如何防禦、反擊
F. 需要解析哪些重要戰役來汲取經驗與教訓
《打台灣不如騙台灣:中國對台灣認知作戰的Q&A》這本書,就是回答以上這些和認知戰有關的核心課題。
台灣民主實驗室專門研究資訊操作的機制,並觀察監控技術和數位威權擴張所帶來的民主威脅,創辦人及常務理事沈伯洋、執行長吳銘軒與台灣民主實驗室的同仁們,這次以最簡易明瞭的筆法、清楚問答的方式,快速幫讀者爬梳資訊操弄的相關議題。

4.
認知戰是無硝煙戰役,目的是「運用心理戰和戰略欺騙等手段,動搖軍心、民心和政府信念」,以及「利用爭議訊息,破壞社會既有網絡、並加深原本之對立」。當被攻擊的一方出現認知錯亂時,輿論開始出現兩極化,立場迥異的雙方陣營對彼此充斥著不滿情緒,並且隨著受到攻擊的時間而不斷加劇,降低理性對話的可能性,進而達到攻擊方「破壞穩定」主要目的。
尤其,訊息本身的真偽,並非認知作戰的重點,重點是一旦風向被成功帶起來之後,人們不再能夠理性思考與對話討論,進而造成社會的分裂、對重大公共議題的冷漠。當實體戰爭發生時,攻擊方可以大幅降低熱戰所需耗費的成本,甚至有可能不需要耗費一兵一卒一毛錢,很快地就可以讓對方自動舉白旗投降。
《打台灣不如騙台灣:中國對台灣認知作戰的Q&A》這本書可以讓你有對資訊操弄與認知作戰的基礎認知,就像是讓你的意識接種了疫苗,才有抗體來應對資訊洪流社會裡的種種不清不楚的認知操作,理解才會是最好防禦。
你需要這本書。你的長輩也更需要。

Comments

Previous
2024 年 6 月 26 日,23:21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cent Comments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