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一種「壓縮」與「解壓縮」的遊戲–給寶比的六封信之四

B 閱讀

寶比:

  大約在你這個年紀的時候,我因為行動不便,再加上左隣右舍都是韓國人,所以沒什麼同齡玩伴。
  雖然沒有像你的阿冬冬這些朋友,我卻有一個獨家專屬的「說書人」。他大我六歲,算起雙方家裡的親戚關係,倒小我一輩。他家樓下是釜山很有名的南北雜貨舖,樓上則是賭場,從小就在三教九流的大人堆裡混,所以每天放學來我家,不愁沒故事可說。
  有一個名叫飛刀王,刀法快到可以在自己大腿上剁肉的餐廳師傅。還有一個人也姓王,他有一雙X光眼,麻將桌上可以看穿所有的牌。 
  還有許多更神奇,飛簷走壁的武俠故事。

  這樣,等他進了中學,來我家的次數越來越少之後,我聽故事的胃口早被養大,不是《兒童樂園》之類的書所能滿足。於是在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我拗著媽媽去租了生平第一套武俠小說。
  七歲的小孩讀武俠小說,有太多生字與不了解的地方,但是我的閱讀之路,就是這樣連滾帶爬地開始了。
  你現在有哆啦A夢和櫻桃小丸子可以享受,有Wii可以玩,有那麼多美術工具可以畫圖,又有《帕拉帕拉山的妖怪》這樣的繪本可以看,可能很難想像一個小孩子在那個年紀,怎麼就一頭栽進了只有書,只有文字書,只有所謂大人的文字書可以讀的世界裡面了。

  可是我要多麼感激這件事情的發生啊。因為在那個沒有網路,甚至沒有卡通可看的時代,我們不管是幻想還是夢想,不論是吸收知識還是娛樂,唯一能透過的就是文字的閱讀。
  前面的信裡,之所以寫了許多提醒你文字以外的知識的力量,其實都是為了打個底──為了你一旦開始接觸文字閱讀之後,很容易把其他的閱讀都放不到心上。
     也許會有人覺得好笑。今天這個時代,大家不是都在擔心文字的閱讀會越來越不受重視?會不會說錯了?
  沒有。只要一個人接觸文字閱讀的途徑沒有「反其道而行」,只要稍微用心體會一點,任何人都會發現文字閱讀不同於其他閱讀的魅力,以及威力。

  文字的魅力及威力,來自於一個特質:單位面積裡,文字可容納的內容密度極高。這麼說吧,你是認識「家」這個字的。你用圖畫來表現「家」,光畫一棟房子,不太夠,你要再畫進去媽媽、爸爸、兩隻貓,等等,才能表現出這是一個「家」。可是,用文字來表達,只要寫一個「家」就好了。不但如此,「家」這個字還有許多其他的意思,可以指一個人「住的地方」,也可以指許多人共同的「家鄉」等等。

  一個字都如此了,更何況是許多字組合起來的情況。
  所以,使用文字和閱讀文字,是在玩一種遊戲──「壓縮」與「解壓縮」的遊戲。(這裡我借用了一下電腦裡「壓縮」軟體的說法。)

  寫的人,玩的是「壓縮」的遊戲,要有本領在最少的文字裡濃縮進去最多的東西。閱讀的人,玩的則是「解壓縮」的遊戲,要有本領去釋放作者的文字,體會作者在其中濃縮了什麼意思──這裡說的「體會」有兩個作用,一個是為了探究作者的本意到底是什麼(譬如「道可道,非常道」裡,「道」這個字的多重意思);另一個,則是為了領略作者在使用那些文字時候的感受(譬如「田家有美酒,落日與之傾」這種句子想要表達的情境。)

  由於文字有這麼強大的「壓縮」與「解壓縮」功能,所以傳說倉頡發明了文字之後,天地都為之震動:「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靈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這裡不能不順便帶一句:文字固然都有這些功能,但是中國文字又有其特殊之處。日後你仔細體會、使用中國文字,會知道這是件多麼神奇的事情。)

  基於文字是「壓縮」與「解壓縮」的遊戲,我認為學習文字的過程,其實就是分四個步驟。
  第一步,是識字,知道這個字怎麼唸,最基本的用途是什麼意思。
  第二步,是體會字,知道這個字的同義、反義字有哪些,各個字之間的細微差異在哪裡。
  第三步,知道怎麼組合文字、調整文字,使用文字來比較清楚,也可以說比較準確地表達自己。
  第四步,懂得利用、配合自己的思考與人生歷練,對文字持續進行「壓縮」與「解壓縮」的遊戲。

  所以我希望你學習文字的過程大致分幾段時間。進小學之前到小學一、二年級,應該是主要第一步識字,加上一些第二步體會字的事。小學三、四年級,應該開始對文字進行第三步的練習,以寫作來表達自己。寫作與閱讀,是一體兩面,相互對應也相互加強的事情。開始寫作之後,自然會對識字與體會字有更深刻的感受與心得。

  至於對文字「壓縮」與「解壓縮」的遊戲真要有所體會,則應該是小學五、六年級,最晚進中學的事。為什麼是這個時候?因為這時你的身體開始進入發育期,不再需要父母亦步亦趨;自己的思想也開始活動,對人生開始有一些不想為外人(包括你父母)所知的探索與主張。你意識到自己是一個自主的人,感覺到自己對世界與人生需要有自己的好奇與思考之後,自然會發現,透過文字來進行閱讀、寫作、思考,這三者會交互成為多麼私密、多麼貼心,也多麼趁手的工具,以及朋友。

  這樣,在接下來的路途上,你會發現,閱讀、寫作、思考會豐富你的人生,你的人生也會豐富你的閱讀、寫作、思考。你會發現,對文字越懂得「壓縮」,也就越會「解壓縮」;反之亦然。
  你還會發現,對文字進行「壓縮」與「解壓縮」的遊戲,原來也就是對自己人生進行經歷與體會的遊戲。而你對人生的經歷與體會越是豐富,你對文字的「壓縮」與「解壓縮」本領就越是豐富;反之亦然。
  
  台灣目前的學校教育,有兩個根本的問題與矛盾。第一個,是過於集中透過文字來進行教育。第二個,在這同時,卻又極力破壞文字的教育,輕視文字的力量。從小學開始,文字的教育只是「國文」這個學科的內容,而「國文」,則只是許許多多考試的科目之一。再接下來,談到「國文」,則又逐漸和「文學」聯繫在一起,畫上等號,成了只有要讀「文學」的人才關心「國文」。

  如此三轉兩轉下來,文字教育的本質早被忘記了,扭曲了。文字在學生心目中的印象,只是「國文」課本要背誦的內容,在考卷上追求分數的一種工具。文字一旦只能聯想到分數與考試,就成了最倒胃口的一種東西。在學生避考試不及的情況下,學生也就避文字也不及了。

  學生一旦躲避文字,他錯過的不只是「國文」,不只是「作文」。最重要的是,他會失去透過文字來表達自己的能力,透過文字來理解別人的能力。換句話說,他錯過與文字互動成長,互動探索人生的機會。
  想起來多麼悲哀,一個進入中學階段的人,原本正是他可以趁著自己對這個世界產生各種好奇,可以交叉運用閱讀、思考、寫作來豐富他人生的時候,我們的學校教育卻徹底剝奪了他的機會。正當他有心思也有能力享受文字「壓縮」與「解壓縮」遊戲的時候,考試教育卻把他們丟進了一個監獄──一個由教科書與考試用書所建構的「文字獄」。學生要生存,只能咀嚼、反芻監獄所餵養的東西。這就是「反(文字教育)其道而行」。
  我第一封信就告訴你,「我希望你進的中學(如果要),可以讓你盡情『浪費』自己的時間於閱讀」。原因就是不想把你在需要,也有能力享受文字帶來的樂趣的時候,卻把你關進了「文字獄」。
  我希望你能明白,文字的學習與使用,絕不是區區「國文」課所能應付的。文字的學習與使用,更絕不是只對「文學」有興趣的人才需要注意的。沒有對文字進行「壓縮」與「解壓縮」的能力,幾乎沒有對任何知識進行「壓縮」與「解壓縮」的能力──文學如此,美學如此,哲學如此,醫學如此,科學也如此。
  所以,趁你小學階段,我們就先來一步步體會文字的作用吧,以便你將來可以把文字的「壓縮」與「解壓縮」,當作一個終生有趣的遊戲來進行。
    
    

    
    
    
    

Comments

Previous
阿鼻劍來了,以及馬利的心願
Next
七日開始連載阿鼻劍前傳:一個瘋狂的決定:
  • 很巧趕上第一個留言,於是多說一些
    我現在是大學四年的學生,身邊的一些好朋友開始尋找工作,我推薦您的《工作DNA》給他們,普遍反映很好。其中一個是我大學交到的最貼心的朋友,她以前可不是個愛看書的人,但卻非常喜歡您的作品,總是不解爲什麽其他作品還沒有得到引進?我和她同樣關心這個事情的進行,雖然也時常讀您的博客文字,但還是青睞于書這種最傳統而浪漫的閲讀媒介。
    我個人最傾心于《那一百零八天》,我那個朋友估計通吃~~

  • “閱讀、寫作、思考會豐富你的人生,你的人生也會豐富你的閱讀、寫作、思考。”
    “對文字進行「壓縮」與「解壓縮」的遊戲,原來也就是對自己人生進行經歷與體會的遊戲。”

    嗯,精髓所在。許多事物,都透過文字,顯現它們的形貌,真形.真貌。解壓縮的工夫看見真實的工夫,不曲解者,幾希,但求真心顯意,真意化形。

    “看見”的能力,一如心照。.

    . 生命兩字 又如何. . .

  • “文字一旦只能聯想到分數與考試,就成了最倒胃口的一種東西”
    套句小丸子班長的口頭禪:這真是一針見血.

    有一次跟朋友聊到繁體字與簡體字,朋友說簡體好,輸入又省事,我說,我喜歡繁體字,因為在一個字裡可見到好多表情,比如說”淚”,可以見到水的流動,可以見到戾的表情.
    見到每一個字,就像聞到一種味道吃到一種食物一樣,可以啟動,想起不同的記憶,如果說文字本身只是一種代表著鑰匙的符號,簡體,就只是將鑰匙簡單化,但文字的形體,不只是鑰匙,文字的本身就是一串密碼.
    您的比喻真是太好了,用”解壓縮”與”壓縮”來比喻,本身就是一種超完美的壓縮.

    Jil的麻瓜作文課進行到第九堂了,如果有時間您可以來看看上課的紀錄嗎?
    http://tw.myblog.yahoo.com/jil-wu/archive?l=f&id=13

  • 郝先生您好,
    自從看了您給《寶比的六封信之一》,便迫不及待的想看第二封、第三封,想知道一位同樣為人父母,但精於文字的父親,將會是如何一步一腳印的引導孩子,置身這個瞬息多變卻又令人期待的世界。
    錯失了報紙上刊載的第二封信,於是去電大塊文化詢問是否已集結成冊?!經貼心的張小姐轉知了這個網址,於是我如穫至寶的一傳十,十傳百的和身邊的婆婆媽媽們分享。
    在等待您的第三封信、第四封信…..的同時,也同時沉醉在您娓娓道出《故事》的感人情緒中,除了文字以外,有太多樣貌不同型式的閱讀,閱讀書籍、閱讀電影、音樂、旅遊、圖像甚或是讀人,《故事》一書裡您讀出了老師對您的用心,讀出老師可圈可點的風範,因著貪戀於紙本的閱讀,在品嚐了《越讀者》之後;深怕自己看不出文字後的意涵,於是再陷入《如何閱讀一本書》的文字陣中。
    很期待給寶比的六封信成冊出版後能取得您的親筆簽名,我會把它和我家那兩個八歲與六歲的孩子一同細看(或者變成枕邊故事),藉著您允諾給寶比的完完整整的六封家書,告訴孩子,媽媽雖然沒有突出的筆力,但我有著閱讀力同樣是一大享受。
    最後在歲末祝您和郝太太新年快樂、健康、開心〈當然您的孩子們也要啦!〉,能成為“珍惜彼此”的夫妻(我很公平,不會只期待好男人出現,畢竟美好的婚姻得兩方都認真看待),是老天爺、上帝、媽祖…..,以至於凡人都會給與祝福的哦!

  • jill> 剛去看過了.每次看到許多小學生媽媽們的熱忱與努力,都很感動.但如我所說的,中學階段的學生,才是獨立思考與閱讀的開始,小學階段應該是為中學階段的獨立思考與閱讀而準備.所以,如果說今天的升學主義及考試成績為導向的教育是一種”文字獄”的話,我每每不忍看到那麼多父母在小學階段那麼全心全意地培養孩子,其結果卻不過是把他們送到未來要集中關閉六年的文字獄中.
    Jill, 我希望我們都能帶頭打破這種迷思.

  • 很開心您撥空看了..的確是的!國小學習的安排沒有太多讓孩子發展的空間,還成為準備入文字獄,聽起來非常不妙..
    將孩子置身大環境之外的,現在也有.自學方案,實驗國小,出國…但如您推測的,之後仍必進入大環境提供的secondary第二階段教育…

    要打破升學主義及考試成績的迷思..
    父母的迷思,孩子的迷思,老師的迷思,教育的迷思,目的的迷思,知識的迷思,閱讀的迷思,文字的迷思,自我的迷思..
    打破迷思的工具是什麼?
    您的一席話讓Jil想起一位今年45歲友人的經歷.哲學系畢,一向自在自信不屬於升學一族的自由派,後來成為新聞記者卻一直無法前進,幾年之後,為了尋求事業與生活上的突破,毅然轉行並且在職進修加入EMBA課程.後來去中國從事不動產高階職務.對現在的他而言,人生的方向出現在他的四十歲.對現在的他而言,打破迷思的工具是”重新開始”.
    電腦當機時,第一個動作是re-boot
    Jil這樣想不知好嗎?
    我們需要re-boot..不是從零開始,而是從原本的基礎上重新開機.

  • 郝先生說 :過於集中透過文字來進行教育……在這同時,卻又極力破壞文字的教育,輕視文字的力量。

    真是這樣啊
    有時我看著台下的孩子
    成績那麼好
    對自己文字的表達卻那麼輕忽
    明明被好多歌詞裡的意境牽動生命的脈動 明明被好多戲劇裡的對白左右處事的能力…….
    但是輪到他執筆時
    卻不相信自己可以運用文字的力量 或者說是創作的力量
    我對孩子說 總是這麼說
    創作 只是渴望和自己的生命做深深對談而已
    祝福好多人都懂都玩進來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