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林全院長的回應之一:八億六千多萬元蚊子城的例子】

G 政府與政治P 隨筆Q 前瞻條例

【對林全院長的回應之一:八億六千多萬元蚊子城的例子】

5月19日我去訪問林全院長,結束的時候送了他五本書。每本書的書名都是《海市蜃樓》,共五集。「海市蜃樓」指的是那些存在我們身邊,遠望儼然,實際荒廢的蚊子館,或蚊子園區。

每本書裡是一百所蚊子館。所以五本書共五百所蚊子館和園區。

這是藝術家姚瑞中花了六年時間,自費數百萬元策劃出版的,從實地調查到攝影到寫作編輯,都由他帶領國立大學美術系學生的團隊所執行。

我問他五百所是否已經齊全,姚瑞中說還有五百所可以做。

姚瑞中是很鑽到底的人。他不只是實地調查、拍攝台灣荒廢的公共設施,同時也對形成這些問題的政經背景有透徹的研究。綜合起來,姚瑞中不只是「台灣廢墟研究」的領航型人物,政府的公共工程委員會也要經常根據他的研究和出版物來更新或調整公告內容。

所以我把姚瑞中的書送林院長,就是希望林院長能仔細閱讀這五百所蚊子館和園區留下的慘痛教訓,以免「前瞻計畫」重蹈覆轍。

我發表林院長接受我訪問的內容後,也就問了姚瑞中的看法。
他講了四點。

姚瑞中說:蓋好荒廢的蚊子館和園區,只是A型。工程延宕追加預算也是某種蚊子館的方式,可以說是B型。

根據工程會公布的資料,因為多數標案都是以最低標得標,結果五千萬到二億元工程追加預算高達百分之六十七,二億元以上的公共工程追加預算更高達百分之八十二。

此外,許多標案的時程不合理,五千萬到二億元的延宕比例高達百分之八十六,二億元以上的公共工程延宕比例更達百分之九十五。延宕的模式是先停工再改約,議會通過追加預算。所以追加預算與延宕幾乎已成常態。

因此姚瑞中說的第一點是:前瞻計畫裡這麼高比例都是在做工程,八千八百億一定不夠,必定會追加預算。

姚瑞中問:政府怎麼保證不追加預算?怎麼保證不會延宕?

這次的城鄉建設,林院長說是採競爭型計畫。姚瑞中說過去扁政府時代遺留下來的許多蚊子館,就是競爭型計畫的產物。他特別舉了一個花蓮縣環保科技園區的例子。這個園區當初在行政院環保署大力推動下促成,「以永續發展為理念,期望達到閒置工業土地的活化、發展國內環保產業、資源循環等目標」,聽起來十分耳熟。

而姚瑞中他們所拍攝的這個園區,不只20棟廠房,加三連棟的行政大樓都荒廢的影像驚人,看他們描述的氛圍更嚇人:

『不像一般印象中那種廢墟,建築本身都還很新,內部設備也很完善,沒有積水、沒有蜘蛛網、沒有累積過厚的灰塵,廁所的燈照常亮著、乾淨的水從水龍頭中流出來。桌子、椅子、門、窗,沒有一樣是毀壞的。走出建築,映入眼簾的是園區規劃完善的道路、斑馬線、紅綠燈。傍晚當天色逐漸暗下,園區內的路燈倏地亮起,而警衛也會遵守一定的時間騎車巡邏,甚至我們後來發現,建築內牆上的時鐘,顯示著跟「現在」一致的時間,一分不差。

『這正是最詭異的地方,這裡的一切彷彿在營造一種正常的假象,以一種規律、一種常態歡迎我們這些難得的訪客。但當你置身在這裡好一會兒,是不可能不去注意空氣中瀰漫著的一股死寂。』十四張照片及詳細說明,請看底下。

所以姚瑞中說的第二點,就是政府怎麼保證這次的競爭型計畫不會重蹈覆轍?怎麼不再浪費公帑,出現這種死寂的、活僵屍式的蚊子館園區?

第三點,和究責有關。

這次前瞻條例沒有究責條款,林院長接受訪問的時候說,是因為「過去的究責條款沒什麼用,監察院本來就隨時可以追究。」

姚瑞中看了之後第一話是:監察院要查幾年?

他說公務人員雖怕彈劾,可是彈劾很難成案。一般都是糾正案, 但糾正案只是參考而已 。除非重大弊案會走司法途徑,但一拖數年甚至十幾年並不少見。並且,一旦進入司法程序,為了保留證據,工程通常無法繼續進行,又必然延宕。

因此他問林院長的第三點是:林院長期待監察院怎麼隨時追究?說過去有究責條款都不管用,現在沒有究責條款又會如何?

第四點,姚瑞中認為政府要刺激景氣,但不應該是為了刺激工程公司的景氣。何況台灣工程界的圍標、重重轉包等幾十年累積下來的惡劣習氣,是造成公共工程品質低落的元凶。

所以姚瑞中想問林院長:政府現在要推這麼大的基礎建設計畫,有沒有想到如何趁機導正公共工程的劣習?

底下,就從姚瑞中拍過的五百座蚊子館和園區中,挑一座花蓮縣環保科技園區的例子來看看實況吧。這是價值八億六千多萬元的一座「蚊子城」,也像是一部超現實的小說。

———————————————————————

墓碑矗立於空無—-花蓮縣環保科技園區

文字/蘇頤涵 攝影/蘇頤涵、陳建泯、吳乃慧

設施地址 花蓮縣鳳林鎮長橋里中科路一號
主管機關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管理機關 花蓮縣環保局
完工時間 2008年九月
建造經費 八億六千零四十四萬元

我們開著車沿著一條筆直的道路向前探尋,兩旁是高過頭的不知名野草,而在感覺永無止盡找尋一個彷彿建築物不存在的漫長幾分鐘內,一路上都沒有別人。從一個盡頭開到另一個盡頭,大家睜大眼睛找尋著寫有「中科路」的標示,在一片荒蕪氣氛下,我們很確定走錯路了,「掉頭吧!」同行的友人說,不過在下一秒,另一個人卻大喊:「等等,前方左手邊似乎有個小小的建築,是那棟嗎?」我們瞇起眼,真的,在遠處,有一棟小小的、小小的白色建築。

五分鐘後,我們意識到原本的認知錯的有多離譜,我們要找的原來不只是一棟建築,而是一座城。

花蓮縣環保科技園區當初在行政院環保署大力推動下促成,以永續發展為理念,期望達到閒置工業土地的活化、發展國內環保產業、資源循環等目標,耗費相當多經費設置先進設備,最多曾經有十七家廠商進駐。但至2011年底前,廠商因租約到期或其他因素紛紛與花蓮縣政府解約,科技園區於是成為一座空城,這便是我們在2014年二月份來到訪時所見的情形。

詭異的是,當所有人都棄城逃跑,居然還有一位警衛「死守」此地。

當我們從旁進入主建築、並在園區內尋訪了一個多小時後,越來越覺得這裡瀰漫著一股怪異氣氛。事實上,這裡的確不像一般印象中那種廢墟,建築本身都還很新,內部設備也很完善,沒有積水、沒有蜘蛛網、沒有累積過厚的灰塵,廁所的燈照常亮著、乾淨的水從水龍頭中流出來。桌子、椅子、門、窗,沒有一樣是毀壞的。走出建築,映入眼簾的是園區規劃完善的道路、斑馬線、紅綠燈。傍晚當天色逐漸暗下,園區內的路燈倏地亮起,而警衛也會遵守一定的時間騎車巡邏,甚至我們後來發現,建築內牆上的時鐘,顯示著跟「現在」一致的時間,一分不差。

這正是最詭異的地方,這裡的一切彷彿在營造一種正常的假象,以一種規律、一種常態歡迎我們這些難得的訪客。但當你置身在這裡好一會兒,是不可能不去注意空氣中瀰漫著的一股死寂。

縱然一開始我們都被風聲、蟬聲與鳥鳴聲擾亂而稍稍分了神,但很快的,寂靜開始躁動。這裡處處可見人活動過的痕跡,卻處處不見人影。在這一大片都市難求的遼闊土地之上,我們卻都感受到一股令人窒息的壓迫,大家各自拍著照,但誰也不敢真正離的太遠,一點點風吹草動,都緊張得四處觀望。

我們在園區內四處遊走,把臉湊近一間間廠房的玻璃窗,每一間都空蕩蕩的、靜悄悄的,不知是睡著了,還是未曾醒來過。倒是一旁的花草植物長得茂盛,昆蟲在其中也住的挺自在,他們是唯一有活力的一群。凝望的瞬間不時會有置身野外的錯覺,只不過每次當我們一回頭,就會看到主建築像墓碑似的矗立在這無邊無際的空無。

只有路燈從未亮起過,這大概是整個園區設施當中唯一一個稱得上是未正常運作的吧!離開前我忍不住盯著不會亮的紅綠燈許久,黑黑的三個圓圈,像三個深深的窟窿,慘淡而哀愁,紅綠燈如果不會亮,也就失去了它僅有的生存意義,只留下一個空殼,在等著誰再次拜訪呢?

相關閱讀:

【對林全院長的回應之三:國土計畫不是建設計畫的下屬】
https://www.facebook.com/rexhow.dna/posts/1581824091851790:0

【對林全院長的回應之二:比八億元蚊子館大四十倍的疑問】
https://www.facebook.com/rexhow.dna/videos/1580770285290504/

【在520的前夕訪問林全院長】 http://bit.ly/2rDev2T

圖像裡可能有天空和戶外

圖像裡可能有天空和戶外

圖像裡可能有天空、戶外和水

圖像裡可能有天空、樹、植物、房屋和戶外

圖像裡可能有植物、天空、草、樹、戶外和大自然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圖像裡可能有天空、鞋子、植物、草、樹、戶外和大自然

圖像裡可能有室內

圖像裡可能有室內

圖像裡可能有室內

圖像裡可能有籃球場和室內

圖像裡可能有室內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圖像裡可能有室內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Comments

Previous
2017 年 5 月 30 日,20:10
Next
2017 年 5 月 31 日,22:51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