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 7 月 7 日,21:51

P 隨筆

【蒙古草原在周五的雨夜來到台北】(增寫版)

星期五的晚上還下雨,但是有滿座熱情的聽眾朋友來參加《成吉思汗原鄉紀遊》的新書分享會。

我簡短地開了個場之後,就請主持人褚士瑩和主講人陳萬雄開始帶大家體會草原文化。

褚士瑩說他第一次去草原的感受,聽了難忘。他是為了國際機構去進行捐助,那次搭飛機去,降落在沒有跑道的草原上。駕駛說一個星期後來接他,沒講時間沒講地點。褚士瑩看他走了之後開始擔心到底怎麼在哪裡見,尤其在從第六天起。但到了一個星期後,發現根本什麼都不用擔心,因為飛機一來,即使是小飛機,也老遠老早就聽到飛機來了。而他發現真正難的是,怎麼跟著飛機跑,在茫茫的草原上能夠追得上飛機。

褚士瑩一下子把他在草原上失去空間感的感覺傳達給我。

陳萬雄講他對成吉思汗的興趣源起於他在日本求學的時候。他看到日本人對蒙古和成吉思汗很感興趣,出版很多,但是華文世界則很少這種出版。
後來他去法蘭克福書展,注意到西方每年都出版一些和成吉思汗與蒙古帝國相關的書、畫冊。但西方出版的書,偏向於探討成吉思汗帝國形成之後對歐洲的影響,對成吉思汗崛起之前的研究卻少,所以就刺激他想出版另一套具有特色的書。

這樣開啟了他在香港商務印書館策劃「草原文化系列」,也開啟了他從1994年起直到最近與蒙古的關係。

陳萬雄認為:談起中國歷史的起源,很多人都集中在黃河流域,但他認為絕不能不把長城以北的地域一起放進來看。而談起草原文化,陳萬雄認為不能不提呼倫貝特,因為那裡是森林文化和草原文化的交接點。森林𥚃的人走到草原游牧,然後或是往南走,打進黃河流域的農業文化,或是往西走,一路去了歐洲。

所以陳萬雄認為:傳統中國歷史書提到帝王之都皆曰長安、洛陽,事實上呼倫貝特也是一個帝王之都。

而對於成吉思汗,他說毛澤東講他只識彎弓射大鵰是完全錯誤的。因為成吉思汗浸淫多種文化交會之下,才能有那麼開闊的視野締造出那麼大的帝國,改寫整個世界歷史。

在書裡沒寫,在今晚也沒多講,但是十分動人的一個故事,是陳總講他去看過一個曾經是成吉思汗護身侍衛的部落,這個部落為成吉思汗守陵守了七百年。他說這個故事太豐富,怕打亂這本書的架構,就沒多寫。

陳總在書的開頭,謙稱這是一本小書。但這是他思索、探索了二十年的草原世界的核心,並且他結合了嚴謹的歷史考證和他生動的文化旅遊回憶。

我認識陳總也近三十年了,並且很榮幸在1996年因為擔任台灣商務印書館總經理,而和擔任香港商務印書館總經理的他有同事之誼。多年來一直聽他不時提起去蒙古,去草原感受到的種種,這次他終於有機會寫出來,實在太好了。

推薦《成吉思汗原鄉紀遊》。

圖像裡可能有3 個人

圖像裡可能有1 人

圖像裡可能有2 個人、戶外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和戶外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和室內

圖像裡可能有1 人、坐下

Comments

Previous
2017 年 7 月 7 日,09:34
Next
2017 年 7 月 8 日,07:53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