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帶動「第四波經濟」
F 文化相關
本文同時刊載於 2009.02.13中國時報
從一個有機體來看待「文化創意產業」,不論是「以文化創意為特色的產業」還是「從文化中尋找創意的產業」,其中「文化」都是重點。
但「文化」是什麼?
這麼一個說來玄奧,經常有人長篇累牘地闡述的名詞,有沒有一兩句話就可以說明?
我自己一直在思考。今年春節,倒是因為看了一部久聞其名的電影而找到一個說法。
安東尼奧尼的《春光乍洩》(Blow Up),是攝製於一九六六年的名作。電影講一個攝影師,在倫敦一所公園無意中發現的謀殺案。隨著主角走進公園,我看到在他身後的背景中,有一個在撿垃圾的老人。這位老人不是揹著什麼破爛的筐子檢,也不是清潔工一般戴了什麼塑膠手套撿。他身著雅緻的衣帽,拿著根手杖,一副英國紳士的派頭,慢條斯理地散著步,腰不彎,身不蹲地撿垃圾。他的手杖底端尖細,把地上的紙片垃圾一插一插,就一路往杖身串墊上去了。
這部四十三年前的電影裡的一個小背景,讓我想到,「文化」就是對一些價值和品味的堅持。這些堅持可以體現在藝術與文學的創作上,也可以體現在我們生活和(不分行業的)工作上的每一個細節上。英國人堅持檢垃圾也可以像紳士在散步的價值和品味,那就是他們的文化。
我們的社會,長期傾向於把「文化」窄化為「藝文」來看待,其中一個影響是,每當一些我們最卓越的企業領袖要談「文化」的時候,都經常以過於自謙的「我是個不懂文化的人」來開場。
其實不必如此。因為凡是堅持自己價值和品味的企業都有自己的文化。不僅如此,一個以「文化」資本來帶動「第四波」經濟的時代已經到來。
一九八○年,艾文.托佛勒發表了《第三波》。《第三波》把人類的經濟進程,劃分為第一波的「農業革命」,自此擺脫原始的狩獵生活;第二波的「工業革命」,自此進入以「標準化」而形成的「大量生產」、「大量消費」;第三波社會則是以「資訊革命」為前導,從而改變所有人的工作與生活型態。
我們進入「第三波」已經是三十年時間過去了。資訊科技軟硬體的進化,以及資訊本身的普及與即時,已經不再是一個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課題了。接下來如果要思考什麼是「第四波」呢?
我們不需要「文化革命」的名稱,但是改變觀念,把「文化」當作一種新的資本也是技術來帶動經濟發展,進入「第四波」的時代,卻就是到來了。
把這件事情實踐得很好的例子,是「蘋果」(Apple )。「蘋果」雖然從最早的個人電腦開始,就展現他們獨特的友善使用(user-friendly)界面與美學思考,但是越到後面的iPod和iPhone,越造成日益轟動的熱潮,不是他們在資訊科技上有什麼突破的優勢,而是他們越來越善於把他們堅持的價值與品味,當成「文化」資本使用的成果。和「蘋果」競爭的人,如果光看他們使用的科技和設計上的創意,卻沒注意到他們是以「文化」來帶動這一切,又以這一切來創造了「蘋果」的「文化」,那就太可惜了。
從前三波革命來看,每當新的一波經濟登場時,並不會取代前一波的經濟,反而可以為前一波經濟帶來新的發展機會。工業革命出現,農業可以得到新的面貌。資訊科技登場,工業和農業都可以因而改頭換面。現在,一旦我們開始重視「文化」資本,同樣可以為包括資訊科技在內的前三波經濟帶來不同的想像與發展。
除了「蘋果」之外,Googl e、韓國近年來的影視產業,以及最近在台灣轟動的「太陽馬戲團」,都是善用「文化」資本來推動自己發展的好例子。
因此,當我們想要有機地看待「文化創意產業」的時候,除了要重視「以文化創意為特色的產業」,譬如出版、音樂、表演、電影、視覺藝術等等之外,也還要重視並鼓勵「從文化中尋找創意的產業」,因為這可能包含任何行業──只要這些行業願意並能夠從文化中尋找創意。
以「文化」來帶動第四波經濟的說法與做法,不論別人開不開始,台灣都得先著手。台灣需要重視「以文化創意為特色的產業」,也需要激勵「從文化中尋找創意的產業」,有很長期的策略需要,也有極短期的急切理由。這不僅涉及台灣經濟是否能轉型與升級,甚至事關我們的存在。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