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本女人的書

B 閱讀C 出版P 隨筆

【三月,三本女人的書】

每到三月,一是會想到這是牡羊座的月份,二就是想到這是婦女節的月份。
今年三月,正好我們出了三本女人的書,所以就更有了先睹為快的理由。

1.
我先從《告別玻璃心的女力養成指南》讀的。
這是《告別玻璃心的十三件事》作者 Amy Morin的新書。

雖然作者是女性,但我還是先因為她為什麼要特別針對女人的「玻璃心」寫一本書而好奇的。

女人男人都是人,女人的「玻璃心」會有什麼不同?

「社會比較有兩種類型:向上比較和向下比較。……..眼巴巴看著所謂比你好命的人,會使你的心理愈來愈不健康……」

顯然,這是不分男女都有的玻璃心。但是,作者指出:

「雖然男性也會與他人比較,但是研究顯示,女性更常與他人比較外貌,且更傾向進行向 上比較,因而打擊到她們的身體意象。……..

「所以男性看到其他男性肌肉發達或身材理想的圖片時,更容易受到激勵。他可能會詳加 考慮健身或調整飲食,讓自己有朝一日也能變得像照片中的人一樣。女性看到其他具有魅力 的女性圖片時,通常會產生自卑感,因為自認絕不可能達成類似的目標。

「另外,這項研究也明確指出一點:女性愈常進行比較,就對自己的身材愈沒信心;而她們愈是自卑,就愈會與他人比較。這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最令人吃驚的是,女性這種惡性循環和社群媒體的糾結:

「社群媒體可能扭曲你對其他人的看法。有一項二○一二年的研究發現,人們花愈多時間瀏覽 Facebook,就愈可能認為別人比自己更優秀、更快樂。

「Facebook 上每天都有一千萬張新上傳的照片。二○一五年的研究顯示,女性只要瀏覽Facebook 十分鐘,情緒和身體意象通常就會變低落。瀏覽社群媒體上的影像與對自己身體的 不滿程度有關,因為研究對象會與其中人物的臉孔、頭髮和皮膚進行比較。 」

總之,雖然也是在談如何去除「玻璃心」,但是這本書所聚焦的,就是女人如何告別玻璃心的十三件事。

相信這本書不只是為女性寫的,也是為想要了解女性的男性而寫的。

2.
《瀕窮女子》,則是日本作家飯島裕子寫的。

社會財富兩極化,「貧窮」的定義重新改寫,更多過去的中產階級陷入「瀕窮」階級,是很多人都注意到的現象。

但《瀕窮女子》卻是特別指出許多女性在這種社會趨勢下更惡劣的處境,還有何以致之的根由。訪問、分析的雖然是日本的情況,當然可以清楚地用來對照台灣。

作者最主要想指出的,是今天女性的貧窮狀況是很難以掌握的,也是很難以說明的。

而她分析的起點,就是從日本僱佣關係的改變,越來越多工作是「外包」、「外派」,因而「將來身為一家之主必須養家的男性沒有正常的工作— 這件事對日本人造成難以估計的衝擊,最後被視為嚴重的社會問題」,但是女性面臨同樣的問題卻沒有受到重視。

這本書有六章,討論到勞動世界的實況、女性結婚生子的因素,以及女性世界本身的分裂等,但是我自己讀來覺得印象最深,衝擊最大的,還是女性和家人的關係。

有兩章的章名就力量很大:「名為家人的危險安全網」、「潛藏在家事料理中的黑暗」。

作者提到的「關係上的貧窮」,更是警鐘。她訪問過一個年輕女孩子這麼說:

「雖然家裡沒有經濟問題,但父母關係惡劣到極點,以前一直覺得家裡沒有我的容身之處。雖然一般都說: 『所謂貧窮,不就是沒錢嗎?』但我認為,我們陷入的是『關係上的貧窮』。」

也因此,作者這麼歸納:

「遭信賴的大人背叛,無論家或學校都無法容身的女孩懷抱著孤獨,在街頭徬徨。『溫柔』男子趁隙進入她們的內心。這些女孩一開始追求的是穩定的關係,在知道彼此關係原來是以金錢或性為目的後傷得更重,出現自殘行為,患了心病。

「若是物質上的貧窮可以馬上用金錢或物品填補,但沒有能安心的容身之所,無法擁有能 夠信任的關係— 『關係上的貧窮』根深柢固,無法輕易敉平。頭髮指甲修剪乾淨、打扮華 麗妝容的女子容易讓人認為和『貧窮』沒關係,然而,正因為她們的貧窮難以外顯,更增加遭遇危險的機率,讓問題越來越嚴重。 」

女性(尤其亞洲女性)面對這麼多難以言說的問題,這本書幫我們來面對,雖然讀來很沉重,幸好書末有一章談「追求一線曙光」。

3.
第三本,我讀了《卸殼》。
《卸殼》不像前兩本是綜觀分析社會現象,而是微觀談人。是台灣作者寫的,寫她的母親,並且那位母親在去世前,也做過外派公司的清潔人員。

但,這位清潔人員又有自己多樣面貌的人生。

「家族中的長女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中奉獻青春,叛逆結婚後又旋即離婚, 有自己的事業卻替前夫還起賭債,然後為了親人作保而背上巨額貸款。中年失去房子與工作後,做起各種工作維生,作為洗碗工或是清潔人員,她根深蒂固的優雅仍未逝去。」

而作者寫到這一段時,最令人震動:

「整理她的相簿,發現她依舊保存著年輕時的照片,以及一張剪過的、她穿著白紗的泛黃相片,畫面中沒有新郎、沒有其他人, 只有一名新娘。」

然而這本書寫的並不只是一個「水人無水命」的女人。

在《壹周刊》人物組當過記者的江佩津,在前言裡這麼寫:

「二○一二年的五月,我正在聲援死刑犯鄭性澤的記者會中,電話響起,我躲到廁所去,接起電話,電話那一頭的人是警察,他告訴我,我十年來未曾見過的父親剛剛過世了,因為一場工安意外。

「二○一九年,一月初始,推開家門,我找到了母親,她躺在地板上,周邊散布著她的診斷證明書、藥物。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煙燻味,我碰觸她,冰冷而僵硬。我知道,她已經離開了。

「從那一刻起,我是一個人了。

「四十八歲、五十五歲,父親與母親的生命就停在這樣的歲數, 而我的年紀從二字頭來到三字頭。
大學畢業後,我換過幾份工作,最後以寫字維生,透過一只錄音筆竊取他人的人生。

「很多時候,我並不知道怎麼跟人介紹自己的記者工作,總半開玩笑地說:都寫些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故事。因為名人與成功總 是那樣遙遠,但只有失敗與悲傷,是我們彼此共有,也終會遭逢。 這些受訪者的故事尚未走遠,而這一次,輪到我寫自己了,由我來寫出自己的坦白講。 」

所以《卸殼》的副書名是「給母親的道歉信」。

但,又不止於此。

就是一個女人一面卸下她所有的殼,一面和你講述每一片、每一塊殼的故事。

她卸得那麼仔細,說的聲音那麼安靜又清楚,適合在三月的陽光下讀,也適合在任何一晚的燈下讀。

—————–

【告別玻璃心的女力養成指南】
大 塊 ✦ http://bit.ly/37EWyBO

【瀕窮女子——正在家庭、職場、社會窮忙的女性】
大 塊 ✦ http://bit.ly/3bGggjY

【卸殼:給母親的道歉信】
大 塊 ✦ http://bit.ly/2HFyGDl

 

 

Comments

Previous
2020 年 2 月 28 日,19:22
Next
2020 年 2 月 28 日,22:31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