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C 出版

2023 年 1 月 6 日,21:50

B 閱讀C 出版P 隨筆
1.
一艘價值2億美元的超級豪華遊艇「銀河號」。
億萬富翁邀請了四十多名乘客,包括前美國總統、世界各國科技、商業界的領導人,還有知名藝人,進行為期一週的海上冒險,名之為「絕想盛宴」,彼此要互相激盪出改變世界的好主意。
然而在最後一晚的活動直播進行中,隨著突然傳來巨響,節目中斷,從此再沒有人知道「銀河號」的下落,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一年後,加勒比海裡一座小島上,有人發現了「銀河號」救生艇的殘骸。島上的警局督察也從殘骸中找到一個殘破的筆記本。
筆記是「銀河號」一名服務生留下來的,寫給他太太的。
從船難發生三天後,救生艇上有十個人,他們又從海裡撈上一個人開始寫起:
「這名男子被我們從水中拉上來的時候,身上連擦傷也沒有,這是我第一件注意到的事情。除了他以外,我們每個人身上都布滿了瘀青和撕裂傷口,這名男子卻毫髮無傷。」
正在當他們質疑這名男子怎麼可能在海裡泡了這麼久的時候,男人開口了,告訴他們:
「我就是神。」
2.
《救生艇上的陌生人》,是《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作者米奇・艾爾邦的最新著作。
米奇・艾爾邦在之前的作品,像《在天堂遇到的五個人》、《來自天堂的第一通電話》裡都曾探討過天堂的存在。而《救生艇上的陌生人》則換了個角度講故事:當我們在危急時刻祈求神的幫助,假使神真的現身了,會是怎樣一個情況?
書上市後就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榜榜首,而各方給這本書的佳評裡,《書單》雜誌的這兩句話十分貼切:「透過作品尋找生命的意義,撥動讀者心弦,是米奇‧艾爾邦感動數百萬讀者的訣竅。他這兩項功夫在本書火力全開。」
這是一本探討「希望」與「信念」的小說,也是拿起來打開之後,就只能讀到最後一頁的小說。
(這本書封面有兩個版本。右邊的是誠品版。)

2022 年 12 月 30 日,22:53

B 閱讀C 出版P 隨筆
1.
許多經典之作是「傳說中的書」。
傳說中的書,就是那本書的書名大家很耳熟,也經常朗朗上口,但卻很少人讀過。或者,讀過但始終沒有讀完,總在開頭的地方打轉,多少年過去,一再原地徘徊。
就好像要攀登某座高山,每次下定決心,卻又總不免在山腳就止步。
普魯斯特的浩瀚七卷《追憶似水年華》,當然就是這樣的傳說中之書。
2.
2022年,在普魯斯特逝世一百周年,我們出版了洪藤月教授翻譯的《追憶似水年華》第四卷<所多瑪與蛾摩拉>。
七卷本的巨著,只出第四卷,聽來有些奇異,但是有兩個對讀者很特別的理由。一個和閱讀的登山口有關,一個和版本有關。
繼續以前面許多經典著作像是難以攀登的山嶺為喻,其實,有時候換一個入山口可能就容易突破困局。
換一個入山口的線索,有時候是原作者自己留下來的。
達爾文寫的《物種起源》就是個代表。這樣一部提出物競天擇理論里程碑的巨著,先讀最後一章的總結,可能要比從第一章第一頁讀起更容易入山。(《如何閱讀一本書》的艾德勒就這麼建議。)
理性論述的書如此,一些意識流文學經典當然也可能如此。和《追憶似水年華》並稱的另一本意識流巨著《尤里西斯》,最早的中文版譯者金隄就是先譯第二章。意識流,抽刀斷水水更流是可能的。
而以《追憶似水年華》來說,因為皇皇七卷像是綿延的七座峻山高嶺,很多人總在第一卷就止步,難見山脈全貌。而洪藤月教授說她選擇第四卷來譯,「因為它處於關鍵位置,也因為它在普魯斯特心中是最為重要之標的作品,而且其重要性,可說超乎讀者所有的想像。說它處於關鍵的位置,因為類似山巒綿衍的七冊《追憶似水年華》是以《所多瑪與蛾摩拉》為中央主峰,前後各有三冊,一左一右的延續。說它是普魯斯特心中最重要之標的作品,因為《所多瑪與蛾摩拉》的核心主題『性別錯置』,是他一生的懸念。」
所以,從第四卷讓讀者先攻上《追憶似水年華》的主峰,有一個方便的登山口的理由。
3.
第二個和版本有關的理由是:洪藤月教授選擇了法國出版社Gallimard「七星文庫」版本,其中收錄了普魯斯特作品編纂總召集人Jean-Yves Tadié,及法蘭西文學院院士Antoine Compagnon 所編著的序言、大量注解、專檔文件、年代表等珍貴罕見的研究輔助資料。
洪教授說她翻譯這個版本,就好像被允許搭上一架私人直升機,「正駕駛是Jean-Yves Tadié,副駕駛是Antoine Compagnon。而我好像就是唯一的乘客,大開眼界,觀賞《追憶似水年華》的山脈綿延不斷地在我眼前開展。」
她說讀了這些序言、注解、專檔資料之後,「才有機會深刻認識到何謂隱藏式書寫,如何找到編織在普魯斯特一生大大小小作品中的性別錯置議題,將暗藏的符碼進行客觀詳實的取樣並加以適切解讀,果不其然,讀懂了《所多瑪與蛾摩拉》男男戀、女女戀的對偶關係之後,所有《追憶似水年華》中的情節佈局與腳本編排皆了然於心。正如普魯斯特在《所多瑪與蛾摩拉》中所寫的:所有的符碼,像是被攪亂次序的一堆字母,一旦字母的位子被擺正了,字義就再明顯不過了。任何人都會讀得懂了。《所多瑪與蛾摩拉》是一部最驚悚的性別錯置解碼圖。」
我們很高興協助洪教授取得了Gallimard 這個注解版本的獨家授權。
所以,從這個版本的第四卷開始閱讀,不但是方便的入山口,並且還有私人直升機的導引。
4.
這本書我們是今年十月出版的,到今天才寫這篇介紹文章,一方面是因為工作忙,一方面也是因為忙著閱讀。
我也花了很多時間在讀注解。
讀注解除了洪教授所說的那些作用之外,我自己最大的收穫是,知道了英國具備哲學家、藝術評論家以及其他多種身分的約翰.拉斯金(John Ruskin)對普魯斯特的影響有多麼大。
雖然普魯斯特在《追憶似水年華》的其他卷文內也曾提過拉斯金的名字,但是在這第四卷的注解裡一再看到拉斯金對他的影響,又看到普魯斯特翻譯過拉斯金的書,在他去世後寫了一系列文章,大感好奇。
我自己是深受拉斯金所寫的《給後來者言》所感動而出版過拉斯金這本書,所以就開始去追索普魯斯特和拉斯金的關係,又打開了一個我前所未知的天地。
也因為這一段追索,我對《追憶似水年華》是本什麼樣的書,及普魯斯特是怎麼寫出來的,有了新的體會。
5.
洪藤月教授為《追憶似水年華》第四卷<所多瑪與蛾摩拉>寫了一篇很長的導讀。
其中有個段落,她除了從學術、理論上探討普魯斯特的這本書該如何看待之外,也如此解釋:
「《追憶似水年華》是一部隸屬於每位讀者的作品,它變化多端,難以捉摸,且感人至深。…….普魯斯特令人讚嘆之處,在於他處心積慮的要把各種藝術連結於詩,把饒富詩意的圖像連結於文字,先在言談之中進行轉換,然後再形之於文學,使用文字來說出一幅幅的繪畫或一段段的音樂。『當觀看世界的願景改變了,被鍊淨了,變得更吻合於內心國度的回憶了,為了加以表達,自然而然的,音樂家會作出整體音質的改變,如同畫家調整他的顏色 。』」
很高興在2022年倒數時刻,寫好此文,邀請大家也來一起讀《追憶似水年華》,就從這第四卷<所多瑪與蛾摩拉>開始。

2022 年 12 月 22 日,22:47

B 閱讀C 出版K 健康/醫療/社會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1.
中國陝西省最北部,有一個府谷縣。前天12月20日,府谷縣公布當天新冠肺炎確診人數是2,849人。
同一天,中國的國健委公布,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等,總共新增確診病例3,101例。
府谷縣人口26萬人,佔全中國人口14億人的萬分之二,染疫確診人數卻佔了全中國百分之九十二。
除了府谷縣之外,全中國只有252人「陽了」。
但這和網上看到北京、上海大批大批的人哀號自己或親友染疫,又各地瘋搶各種藥品的情況很不搭。
同一天,國健委公布全中國「無死亡病例」,但這和外媒、網上看到各地殯儀館、火葬場突然比過去平日暴增好幾倍的火化件數相比,也是很不搭。
現在世界衛生組織及各國都在擔心中國不透明的染疫及死亡人數會造成新的危機。
一旦短時間內中國有幾億人染疫,會給病毒形成變種的機會,再造成新的傳播。
世界其他地方都在解封,準備迎接新的未來的此刻,大家又要因為中國不知會演變出什麼新的病毒而屏息。
2.
也在這樣的時刻,我們出版了記錄2020至2022這三年發生在臺灣的事:《記疫》。
2020年9月,清大的林文源教授來找我,談到他參與國科會一個計劃,負責做了一個「記疫」網站,一直在搜集臺灣社會各方面在應對這場疫病的思考和行動。接著他希望再邀請專家學者來參與討論,再出版一本書。
當時世界許多地方雖然都在疫情的煎熬之中,但是臺灣防疫有可觀的成果,社會也處於相對比較自在的狀態,所以許多人都已經開始用一種接近「總結」的語氣在歸納疫情,甚至也很快就有書出版。
但是林文源教授和他的工作團隊一直持續進行資料的收集、研討的進行。不久,我們就進入了2021年5月的疫情破洞風暴,接著開始新的階段。
所以這本書的出版時機,一再延後。
出版的範圍也一再擴大。不只在準備演講和書,除了網站還有Podcast,並且林文源教授從國科會又找到支持,請CNEX 製作了一部共三集的紀錄片《記疫臺灣》。
整個計劃累積了數百個組織與上千名作者的參與。
這樣,一直到2022年的12月,隨著台灣社會全面解封,進行了三年的這個計劃也終於確定可以告一段落,《記疫》也出版了。
3.
《記疫》的副標題是「臺灣人文社會的疫情視野與行動備忘錄」,綜論臺灣抗疫之路的思辨軌跡與局勢演化,深刻記錄三年疫情的多面社會現象與省思,從試煉中累積臺灣社會未來面對重大危機的共同基礎。
整本書分八個主題:「經濟與科技新常態」、「後疫情時代的自然、生態與風險」、「後疫情社會的公民、人權與民主治理」、「心靈與情感的新日常」、「後疫情時代的知識與文化」、「防疫第一線新日常」、「後疫情國際衛生治理與臺灣定位」、「後疫情共同體的心理社會價值」。
每個主題分「記疫風景」、「人社分析」與「行動記疫」三個單元,從數百個組織與上千名參與作者中集結了22位學者及數十名作者的寫作。
4.
人類只要還存在,還在前進,就不可能不受疫病的衝擊。對於這種衝擊,有些人看作是攻擊,所以要以消滅病毒為目標;有些人則看作是提醒,由病毒來提醒人類一些該注意的事、該調整的作為、該改變的面對世界的心態。我屬於後者。
但不論是把病毒帶來的衝擊看作是攻擊還是提醒,有一件事應該是共同的。那就是要記住教訓。只有在我們記住教訓之後,才可能在未來再度遭受打擊或提醒時,能以比較小的代價再往前邁進。
從這個角度看,「記疫」這個書名很有力。而林文源教授為這本書寫的序,題目是:<「記疫」有三種練習>:
* 記疫做為「集體參與」的練習
* 記疫做為「共存」的練習
* 記疫做為「認識在地」的練習
這也把這本書的核心要點都說明了。
如果大家都能「記疫」,那即使我們面對接下來還會繼續變異的病毒,仍然會因為做好這些練習而比較有應變的底氣,不致於自陷危局。
慶幸我們在臺灣可以「記疫」。
中國的國健委公布,12月20日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等,總共新增確診病例3,101例。無死亡病例。 這和網上看到北京、上海大批大批的人哀號自己或親友染疫,又各地瘋搶各種藥品的情況; 以及外媒、網上看到各地殯儀館、火葬場突然比過去平日暴增好幾倍的火化件數相比,都很不搭。

 

 

12月20日,中國陝西省最北部的府谷縣當天新冠肺炎確診人數是2,849人。 府谷縣人口26萬人,佔全中國人口14億人的萬分之二,染疫確診人數卻佔了全中國3,101人的百分之九十二。 除了府谷縣之外,全中國只有252人「陽了」。

 

 

 

記疫」這個書名很有力。而林文源教授為這本書寫的序,題目是:<「記疫」有三種練習>: * 記疫做為「集體參與」的練習 * 記疫做為「共存」的練習 * 記疫做為「認識在地」的練習 這也把這本書的核心要點都說明了。 如果大家都能「記疫」,那即使我們面對接下來還會繼續變異的病毒,仍然會因為做好這些練習而比較有應變的底氣,不致於自陷危局。 慶幸我們在臺灣可以「記疫」。

 

 

2022 年 12 月 20 日,22:35

B 閱讀C 出版L 人物P 隨筆
「這是我的夢體——我用它在夢中行走。」
1.
「前衛音樂教母」、「多媒體實驗家」、「文化間諜」、「藝術情報員」,這麼多稱謂集中在一個今年75歲的人身上,實在令人心嚮往之。
蘿瑞・安德森( Laurie Anderson )為許多台灣人認識的,可能始自於她和新媒體藝術家黃心健合作、於2017年在美國麻州當代藝術博物館(Mass MoCA)所展出的虛擬實境(VR)作品《粉筆之房》(Chalkroom)。(後來其擴增版本《沙中房間》於2017-2018年在台北市立美術館展出。)
但她是從1970年代末出道。四十年來一路穿越素描、音樂、繪畫、裝置藝術、影片、雕塑、電子設計、電腦軟體、歌劇與舞台劇等各種創作領域。早在1980年,她就以創作的電子音樂 O Superman 攻下英國流行音樂排行榜第二名的位置。今天聽這首歌,仍然可以感受到豐沛的創意。
總之,安德森早在二十一世紀高科技勃興之前,她就因為對新媒體深感興趣,成為使用科技創作出嶄新藝術形式的先驅者,從此身兼音樂家、表演藝術家、作曲家、小說作家與電影導演等多重身分,在音樂和純藝術之間自在遊走。
2.
不過,她說自己雖然從畫家和雕塑家起步,跨越這麼多創作領域,但所有創作的根源都是故事:「它們才是真正的引擎。故事和字詞是我的最愛。」
也因此,有了《我在洪水中失去的一切》這本書。「這本書就是關於我要把故事和字詞放進作品裡時,曾經使用過的許多不同手段。」
之所以出現這本書,是因為世界上並沒有「故事博物館」或者「敘事藝術博物館」這種存在,而安德森覺得她有很多件視覺作品被當成純視覺藝術作品展出,卻忽略了這些作品實際上與字語有著密切的合作關係。
所以,「這本書所寫的就是這種創作的發展過程,以及圖像與故事間的相互催化作用,還有我們用來呈現這個世界的多種符碼。」
3.
在這本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著作中,安德森匯集了她迄今為止最全面的藝術作品集,涵蓋了素描、畫作、手稿、多媒體裝置、表演藝術和電影等各類型作品,貫穿了她開創性的40年藝術生涯。其中有一些文字與作品過去從未公開亦未曾出版。
而最重要的是,她極為坦誠地把自己的創作拿出來,最心思振動的最原始點開始回憶、剖析、旁引、評論,最重要的,講出她的創作故事,以及只有她說得出來的話。
「看著文字、看見文字、閱讀文字、理解文字, 並把它們連結到思想與事物。
有些文字是由光、由記憶所打造出來——而當它們被大聲朗誦出來時——則是由聲音與空氣所構成。」
4.
和她合作密切的黃心健說:「蘿瑞・安德森非常具有原創性,而且她的創作經歷,幾乎就是一部現代紐約與美國的藝術發展史。」
而《我在洪水中失去的一切》是有多層次的書。
是給前衛藝術創作者的書,是給任何藝術創作者的書,也是給任何創作者的書。
也是一本給普通讀者的書,因為安德森一直用文字、圖像,來談論我們每個人可以如何探索自己感官,以及心靈。
只是,讀這本書確實有個挑戰。
一方面她每個故事都寫得動人,令人覺得需要就像躺在海灘上安靜地一路讀下去;但另一方面她講故事過程裡旁徵博引的各種資料都豐富如一波波的海浪,所以又不斷地想起身跟著那些波浪去享受衝浪之樂。
也因此,她說「這是我的夢體——我用它在夢中行走。」是對的。
只有在夢中可以同時安靜地讀著書,又同時駕御衝刺在浪濤之上。
特別設計的書盒,構成外書封。拉出來的書另有一個封面。

 

前言的結尾處。

 

在這本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著作中,安德森匯集了她迄今為止最全面的藝術作品集,涵蓋了素描、畫作、手稿、多媒體裝置、表演藝術和電影等各類型作品,貫穿了她開創性的40年藝術生涯。其中有一些文字與作品過去從未公開亦未曾出版。 而最重要的是,她極為坦誠地把自己的創作拿出來,最心思振動的最原始點開始回憶、剖析、旁引、評論,最重要的,講出她的創作故事,以及只有她說得出來的話。

 

「看著文字、看見文字、閱讀文字、理解文字, 並把它們連結到思想與事物。 有些文字是由光、由記憶所打造出來——而當它們被大聲朗誦出來時——則是由聲音與空氣所構成。」

 

 

2022 年 12 月 17 日,22:13

B 閱讀C 出版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12月18日,星期天,在台北、台南各有一場活動。
》台北
下午兩點半在國圖三樓,《從易經談維摩詰經》的分享會。
維摩詰是大居士、大慈善家,在出世與入世間圓通無礙,因此以在家居士說法,卻能折服眾多羅漢乃至菩薩;他周旋於世間各處,出入自在的風采與能量,更成為典範。
也因此,《維摩詰經》自古就吸引文人雅士傳誦,包括王維、白居易、蘇東坡等等。
疫情持續,天災人禍不斷的時代,人心憂懼不安,正是修習維摩詰的本事以從容應對,進而旋轉乾坤普濟眾生的好時機。而劉君祖新著《從易經解維摩詰經》,正是引入這部經典的方便入門。
▍劉君祖《從易經解維摩詰經》新書分享會
■時間|12/18(日)14:30pm – 16:30pm
■地點|國家圖書館 3F 國際會議廳
■主講|劉君祖 (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創會理事長、咸臨書院山長)
■主持|王蘭生 (國父紀念館館長)
■嘉賓|林安梧 (國立東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元亨書院山長)
(報名連結請見留言處)
————
》台南
下午兩點半在政大書城,我會講<俄烏歷史情仇與澤倫斯基代表的力量>。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已經十個月。這十個月來,軍火戰場上炮火不斷,訊息戰場上各種攻防更是激烈萬分。
俄羅斯不斷地以各種手段和說辭為他們的侵略合理化、正當化,以各種抹黑、攻擊試圖矮化、醜化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降低他的影響力。
而澤倫斯基也使盡渾身解數要以各種方法反擊,把他和烏克蘭人民的意志及聲音傳達出去,擴大影響力。
我們應該看清這場戰爭真正的戰場,不在陸地、海洋或天空,而在人的心智和意識。這也有助於我們思考這對正在面對中國威脅的臺灣有什麼參考意義。
▍活動資訊
|時間|2022/12/18(日) 15:30-17:00
|地點|台南政大書城/台南(台南市中西區西門路二段120號B1)
|講題|俄烏歷史情仇與澤倫斯基代表的力量
|講者|郝明義 (大塊文化 董事長)
◎報名連結請見留言處(現場座位有限,請事先報名)
12月18日,星期天,在台北,下午兩點半在國圖三樓,《從易經談維摩詰經》的分享會。 維摩詰是大居士、大慈善家,在出世與入世間圓通無礙,因此以在家居士說法,卻能折服眾多羅漢乃至菩薩;他周旋於世間各處,出入自在的風采與能量,更成為典範。 也因此,《維摩詰經》自古就吸引文人雅士傳誦,包括王維、白居易、蘇東坡等等。 疫情持續,天災人禍不斷的時代,人心憂懼不安,正是修習維摩詰的本事以從容應對,進而旋轉乾坤普濟眾生的好時機。而劉君祖新著《從易經解維摩詰經》,正是引入這部經典的方便入門。 — ▍劉君祖《從易經解維摩詰經》新書分享會 ■時間|12/18(日)14:30pm – 16:30pm ■地點|國家圖書館 3F 國際會議廳 ■主講|劉君祖 (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創會理事長、咸臨書院山長) ■主持|王蘭生 (國父紀念館館長) ■嘉賓|林安梧 (國立東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元亨書院山長) (報名連結請見留言處)

 

 

18日,星期天下午兩點半,在台南政大書城,我會講<俄烏歷史情仇與澤倫斯基代表的力量>。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已經十個月。這十個月來,軍火戰場上炮火不斷,訊息戰場上各種攻防更是激烈萬分。 俄羅斯不斷地以各種手段和說辭為他們的侵略合理化、正當化,以各種抹黑、攻擊試圖矮化、醜化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降低他的影響力。 而澤倫斯基也使盡渾身解數要以各種方法反擊,把他和烏克蘭人民的意志及聲音傳達出去,擴大影響力。 我們應該看清這場戰爭真正的戰場,不在陸地、海洋或天空,而在人的心智和意識。這也有助於我們思考這對正在面對中國威脅的臺灣有什麼參考意義。 ▍活動資訊 |時間|2022/12/18(日) 15:30-17:00 |地點|台南政大書城/台南(台南市中西區西門路二段120號B1) |講題|俄烏歷史情仇與澤倫斯基代表的力量 |講者|郝明義 (大塊文化 董事長) ◎報名連結請見留言處(現場座位有限,請事先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