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6 月 28 日,22:28
B 閱讀C 出版P 隨筆
從來自印度的寶寶說起
1.
「春天二月,斑駁紅葉飄落滿地,樟樹新芽吐出,花朵盛開,滿樹細細小小的花朵散發出幽幽微微的清香,花香混雜滿地落葉溢散的樟腦香氣令人陶醉。
「在網路上買進十隻眉紋天蠶蛾寶寶。會養蛾是因為我想親眼觀察畫下牠們的變態歷程。養蛾是非常費時又費神的事,需要時時留意、觀注,還要天天到處採葉、洗葉、清潔飼養箱。有些嗷嗷待哺的幼蟲只吃嫩葉,風大雨大也要出門尋找。但有時候就算找了整排樹也沒辦法找到嫩葉,不然就是那些嫩葉像天高,看得到摘不到,所以我都飼養少量的蟲寶寶。
「我分了五隻眉紋天蠶蛾寶寶給蛾友。隔日收到來訊:這不是臺灣產區的眉紋天蠶蛾,是蓖麻蠶,原產於印度的眉紋天蠶蛾,也稱為印度蠶。雖然心裡有些小小的失望,但是我已經畫完兩隻不同色體的蓖麻蠶寶寶,牠的體色是我喜歡的莫蘭迪色調。身披古典色澤的蛾寶寶美麗極了,養了畫了就有了感情。………」
—-蓖麻蠶與樟樹
2.
黃湘玲繼臺灣第一本古典水彩植物畫《植物情人》、臺灣第一本古典水彩蘭花畫《蘭花絮語》之後,又做了新的嘗試。
她不只再次掌握了植物美麗、蜿蜒的細節,並進一步將眼光放在飛舞於花葉之間,造型奇特、多變的蛾與蝶身上。
她集結自己多年來畫下的蛾蝶身影還有牠們熱愛的食草,以一貫細膩、優雅的古典水彩畫風搭配理性與感性兼具的文字,完成了《花與翼:在蛾、蝶與花葉之間的等待》。
作為一個迷戀植物的畫家,黃湘玲觀察植物的深度與情感奠定了她獨特的風格,而這本新作除了有她對植物的細心描繪之外,還有她的戀蝶歲月,以及她尋找、等待、守護、養育三十六種蛾類的旅程。
她以平鋪直述、直接了當的口吻訴說各種植物的樣貌與特性,還有蛾與蝶奇妙的特徵,並且詳細記錄了蛾類的行為模式與生命週期。她為這些耗時一季、半年,甚至是一年才得以羽化的飛行者準備了牠們鍾愛的食草與得以安居的天地,好在牠們生命的最後,一瞬的飛翔之際畫下牠們永恆的倩影。相較於蝴蝶,夜行性的蛾一直以來在臺灣都是一種不廣為人喜愛的昆蟲,更是老一輩人口中的「臭ㄧㄚˊ」。然而蛾類在臺灣高達四千多種,牠們多變的外型與豐富的生態,是這座島嶼獨特的寶藏——臺灣不只是蝴蝶王國,也是飛蛾王國。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