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2005焦點人物》

O 活動與新聞報導

丁文玲 / 2006.01.02

新年伊始,回顧過往一年閱讀圈裡的大事小事,事事都攸關著來年閱讀的環境……

繼前年籌組書展基金會,去年郝明義關心分級制、向政府建言重視出版產業,持續多方奔走,熱情承擔出版的公共事務,「台灣出版界太 缺乏這種人了」,這是其他出版人給他的評語……郝明義早已是台灣出版界重量級的出版人,他在出版的每一個職務上,都有開創性的表現,讀者熟知的包括:任職時報出版公司總經理時 期推出【NEXT】書系,打造超級暢銷書《EQ》;入駐台灣商務印書館,再以【OPEN】書系,翻新老字號出版社的新門面;其後 自創大塊文化公司,【TO】書系的口碑、加上《交換日記》、幾米的成功外銷亞洲各國,以及《潛水鐘與蝴蝶》、《最後十四堂星期二 的課》等長銷書、《網路與書》的雜誌書新型態,都是郝明義與其工作團隊亮眼的成績。

2005年,郝明義的角色更為特殊,不在於他的出版事業,而是他開始投身出版的公共領域,身先士卒地承擔公共事務,他對台灣出版 業長遠發展的關心,讓人不得不將焦點再次放到他身上。

從時間來看,郝明義的角色從前年便已調整。2004年1月,郝明義完成1000萬元的基金募集,與多位出版人發起成立「台北書展 基金會」,並被推舉為董事長,希望解決長期以來台北國際書展缺乏常設機構的困擾。據出版人描述,郝明義為了籌募基金,坐著輪椅到 一家家大小出版社拜訪說明,5萬、10萬地募集資金,讓年輕的出版人感動不已。2004年12月,他以韓國的分級制度為例,為「 出版品及錄影節目帶分級辦法」帶給出版業的衝擊仗義執言,去年3月大塊出版作家李昂的新作《花間迷情》,更破天荒在書封貼上紅色 「抗議」貼紙,抗議分級辦法對創作發表自由的箝制。在出版界人士持續表達反對的努力下,最後分級辦法延後實施,後又給予3個月的 勸導緩衝期。

這些都只是檯面上看得到的作為,檯面下看不見的,諸如在大陸參加出版人會議時,西方出版人諷笑兩岸是「官方介入書展僅有的兩個國 家」,事實上,若嚴格追究,大陸官方形式上並未掛名,全球僅有台灣的書展是由官方掛名主辦,此事郝明義當場絕口不提,為的就是維 護台灣的國家顏面。

11月,郝明義與林載爵等出版人一起會見新聞局長姚文智,大力爭取國內外書展統籌辦理,借鏡韓國、大陸官方的出版政策,以及出版 產業劃歸文化觀光部後出版業務的層級等重大課題,他並為文〈從北京國際書展看我們的出版產業政策以及作法〉,痛陳政府對出版產業 的政策太過混亂,以及出版事務歸於文化觀光部下,主管位階降格,台灣出版業將一再錯失發展良機。這些大動作,充分顯露了郝明義對 台灣出版站在向上提升或向下沈淪關鍵時刻的憂急之情。

在出版發行協進會理事長王承惠眼中,郝明義具有公眾意見領袖的絕佳特質,天再冷、事再忙、路再遠,他總是誠懇熱切地頻頻拜訪出版 界朋友,打電話和大家協調、請教大家的意見,「台灣出版界太缺乏這種人了。」王承惠說。遠流出版公司董事長王榮文也表示,「沒有 一個人像他那麼賣命、那麼認真,他身體條件這麼差,工作熱情卻如此高,讓我非常慚愧。」正因如此,擔任書展基金會董事的王榮文, 每接獲郝明義分派的任務,一定乖乖照辦。

精力過人的郝明義,隨身一定帶著PDA,除了文字記錄,還有照相功能,讓他可以隨時拍下重要的畫面。他曾經在記者面前秀出令人痛 心疾首的鏡頭,那是台灣地方書展焚燒限制級書刊的驚悚畫面,這個焚書畫面幾乎引起國際期刊的注意,幸被郝明義知悉,出面力阻,才 未釀成國際笑話。當然,PDA裡還有他一天的行程備忘,以及讓他暫時忘憂的3歲小兒子可愛的照片。

呼應郝明義的建議,目前台北書展基金會已委請王榮文負責研擬提高政府主管層級的策略,副總統呂秀蓮日前也兩度邀集出版業者與相關 部會座談,未來動向如何,尚待觀察,但坐著輪椅在國際、國內四處奔波的郝明義,值得台灣社會給他一陣深情的掌聲。(轉載自中國時報2006年1月1日B1版)

Comments

Previous
2007 年 5 月 6 日
Next
2005金石堂年度出版風雲人物:郝明義從不惑到知天命的十年出版故事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