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總統兩岸政策的危機

G 政府與政治

馬總統的兩岸政策,正處在一個危險的邊緣。要探討其原因,我們先談兩岸關係的本質。
兩岸關係的本質,一直是戰爭狀態。只不過,早期,主要是政治與砲彈的戰爭;到大陸全面改革開放以後,則改為經濟與銀彈的戰爭。
在這場銀彈戰爭中,台灣應該採取何種戰略思維,充滿爭論。早期,當我們在資源、人才、經驗等各方面都居於領先時,就有人主張採取開放政策、主動出擊,藉以創造戰果、 開拓疆域、累積交戰經驗,持續鞏固一定程度的優勢。
然而,從李登輝前總統主政起,近二十年的台灣卻採取了另一個正好相反的戰略:深挖壕溝,強化堡壘,阻絕雙方的接觸,以免消耗自己的資源和人才。換句話說,李登輝定下了「碉堡戰」的戰略,還跟「台灣優先」的論述畫上等號,並為其繼任者所沿用。
回顧歴史,可以看到:當敵方砲火遠不如我們的時候,碉堡戰固然可以享有堡內的安全,但是由於固守在堡內,我們也把碉堡以外的廣大戰場,拱手讓給敵方,任他們恣意推進。等敵方的經濟崛起,可以體量懸殊的優勢四面包圍我們的時候,孤零零的碉堡也就陷入窒息的危機。

2008年總統大選,馬英九提出開放三通的競選政見,雖然遭到「一中市場」的質疑與攻擊,結果卻以大幅領先的差距當選。這正說明了台灣大部份人想要走出「碉堡戰」的思維,不要自己的經濟繼續成為鎖國政策的犧牲品,窒息而死。
那麼,今天馬總統兩岸政策的危機何在?
第一個問題:戰略思維不夠清楚。
馬總統最得意的政績是:他開啟兩岸三通,化解了台灣海峽的戰爭危機。其實,這句話只講了一半。完整的說法應該是:從他開啟兩岸三通那一天起,他化解了台灣海峽的砲彈戰爭危機,但也正式揭開了台灣在兩岸銀彈戰爭的「突圍戰」序幕。
馬總統身為這場「突圍戰」的統帥,至少有幾件事情必須做:第一,決定「突圍戰」的戰略走向,以及相配套的攻守戰術、轉進選擇;第二,整合政府與民間資源與人才,把文化、 經濟、社會、政治等各個面向的力量,結合成可以交互支援的火力;第三,大聲地告訴全體國民,「突圍戰」是台灣求生,也是「台灣優先」的另一種戰略,我們將如何積極前進、如何自我防護 。
不做此圖,如果政府只把台灣的農產品賣了多少、來台觀光陸客增加了多少、大陸各省來台採購增加了多少,拿一些一時的景氣指標與國際評比改善,就當成戰果來誇耀,那是錯看了這場銀彈戰爭的本質,也貽誤了「突圍戰」所應把握的機會。
第二個問題:戰略、人事、戰術充滿矛盾與混亂。
馬總統雖然告別過去,採取「突圍戰」戰略,但我們看到的情況是:明明吹著「突圍戰」的號角,卻又經常打起「碉堡戰」的旗幟;明明需要擅打「突圍戰」的精兵,卻重用一些只會打「碉堡戰」,甚至根本就拒絕「突圍戰」的將領;明明「突圍戰」才剛開打,以為走出碉堡就可以開派對的,或是以為抬出自由市場名義就可以棄甲曳兵的,卻大有人在。
於是,明明是絕地求生的「突圍戰」,卻打得像是散兵游勇,呈現許許多多奇怪的現象。
有當進卻不進之處:譬如給晶圓、面板、金融業所設的那些難以在大陸和國際同業競爭的緊箍咒,仍然不肯拿下。
有不當進卻冒進之處:譬如形成各路人馬「上京爭寵獻策」,甚至「密室交易」的空間。
有當守卻不守之處:譬如兩岸的文化交流談判還沒開始,就先讓大陸的期刊、出版社堂而皇之地登陸台灣。
有不必守卻糾纏死守之處:譬如已經准許大陸來台投資的機構,卻又不發工作簽證與居留簽證,造成種種障礙而讓對方佇足,失去引入資金和人才的意義和作用。
我們都知道:戰術可以千萬變化,戰略卻絕不能前後矛盾。
馬總統不需要擔心因為開放兩岸三通交流,而被「碉堡戰」信奉者冠上「傾中賣台」的帽子。馬總統需要擔心的,是他在「突圍戰」和「碉堡戰」之間擺盪不定、進退失據,可能導致碉堡不見了、突圍也突圍不成,形成極其凶險的後果。

(作者為國策顧問)

Comments

Previous
馬總統的國家論述
Next
和Bob Stein 一行的會議之後
  • 版主說的極有道理,以下是本人針對兩岸政策的看法,請不吝賜教:

    若要同時滿足兩岸的訴求,並確保國際合法性,唯一的方式即是採類似大英國協(British Commonwealth of Nations)的國協體制(commonwealth system)。所謂的國協體制,就如大英國協般,參與國僅需名義上的效忠女皇就好,體制內並無實直的權力分配或政策實施,頂多每幾年打個無聊的板球就好。大英國協成員是以主權獨立國家所組成,例如紐、澳、印度、巴基斯坦、新加坡等50多國;組織鬆散,毫無紀律可言,會員既不需犧牲主權又可享體制內的互惠關稅政策,何樂不為呢?(全文:http://accrcw75.pixnet.net/blog/post/16706899)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