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o hero

2023 年 5 月 3 日,22:49

B 閱讀C 出版P 隨筆
1
埋設在南洋
我底死,我忘記帶回來
那裡有椰子樹繁茂的島嶼
蜿蜒的海濱,以及
海上,土人操櫓的獨木舟⋯⋯
我瞞過土人的懷疑
穿過並列的椰子樹
深入蒼鬱的密林
終於把我底死隱藏在密林的一隅
於是
在第二次激烈的世界大戰中
我悠然地活著
雖然我任過重機鎗手
從這個島嶼轉戰到那個島嶼
沐浴過敵機十五糎的散彈
擔當過敵軍射擊的目標
聽過強敵動態的聲勢
但我仍未曾死去
因我底死早先隱藏在密林的一隅
一直到不義的軍閥投降
我回到了,祖國
我才想起
我底死,我忘記帶了回來
埋設在南洋島嶼的那唯一的我底死
我想總有一天,一定會像信鴿那樣
帶回一些南方的消息飛來──
(《獵女犯》<輸送船>的「信鴿(序詩)」)
2
『一九四六年七月二十日,台籍青年陳武雄終於在基隆上岸,自南洋活著回來。二十一年後,作為詩人的他,以仍帶有一些日本味的異質中文,慢慢寫下第一篇小說〈輸送船〉。在書桌前,隨著波浪的搖晃,與引擎的爆音,再次回到戰火中的南洋。這一段記憶,彷若一個遲遲無法結束的夢境。十七年間,他陸續寫下十多篇角色、精神相通的戰爭系列小說。集結成冊時,他已是六十二歲的老人了。為什麼非得透過小說,回到南洋不可呢?他在〈輸送船〉的序詩〈信鴿〉寫道,他把死埋設在南洋。但直到戰爭結束、回到故鄉,他才想起,忘記把自己的死帶回來。……..
『一九六七年,在出版兩冊中文詩集之後,他開始著手撰寫短篇小說。他虛構了一個角色林逸平兵長,與之共用一份兵歷表。大概所有的讀者都知道,林兵長的原型就是陳武雄,但為何他不以自傳或回憶錄的方式撰寫?在充滿禁忌的戒嚴時期,透過小說的虛構,也許能稍稍迴避自身經歷的直接指涉。但我想,這一段經歷對他而言,並非什麼值得拿來說嘴的事,而是創傷。每一次想起,也許就會讓他感到混亂,焦慮,喘不過氣。所以他將半個自己忘在南洋,不願輕易提起。小說中穿著軍裝的林兵長,並非英雄般的存在,而是帶著生而為「人」的軟弱,恐懼,良善,悲傷,醜惡,慾望,殘虐,認同的混亂與矛盾,無奈,愛,柔軟,苦痛,輾轉於島與島之間,潛伏在南洋的密林裡。他寫下林兵長這個角色時,也許也反覆地想著:我也是這樣的人嗎?我有沒有比他更正直,更良善?所以他需要漫長的時間,以及更多迴旋的餘裕,稍稍離開自己,也更加客觀地面對自己,從個人的傷口、台灣人集體精神的裂縫,重新探視這段艱難的過去。在各種層面上,他都必須很勉強自己。無論在語言上,或是在精神上。
『因為唯有重新接回被忘卻在南洋的自己,他才能夠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回到自己的故鄉,用餘生完整地活著,再完整地死去。 』(陳允元)
3.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陳千武是台灣最被低估的小說家之一。部分的原因,或許是他以詩人桓夫知名,在新詩方面的成就太過耀眼,蓋過了他的小說創作;也或許是因為他的小說數量較少,總共只有《獵女犯:台灣特別志願兵的回憶》和《情虜》兩本。而後者卻又體例不一,真正完整的作品恐怕只能算上《獵女犯》。
『然而,就算只考慮《獵女犯》,陳千武也足以在台灣小說史上留名。正如同「台灣特別志願兵的回憶」的副題,這本書是以一名日治時期的志願兵林逸平為主軸,所撰寫的一系列短篇小說。
…….
『在我的印象裡,台灣文學很少有如《獵女犯》一般,同時匯集了這麼多不同族群的作品。日本軍官、沖繩新兵、台籍志願兵、來自日本朝鮮菲律賓的慰安婦、印尼當地的原住民與娘惹、前殖民者荷蘭人、移民到東南亞的中國人⋯⋯ 甚至還有士兵之間的同性性行為(但不是性愛)。戰爭使得人們離開了安居樂業之地,無論是侵入者還是被侵入者,都在此一殘暴的背景下,有了一重扭曲的「跨文化交流」。而恰恰是在諸族群交會衝擊的地帶,《獵女犯》把一個看似老掉牙的題目寫出了新境界:台灣人是什麼?「我」的內涵與邊界何在? ……..
『您手上的這個版本,將是目前為止,最完整收集陳千武所有戰爭小說的集子。本書自附錄〈卡滅校長〉以下的五篇文章,都是原版《獵女犯》所無,幸賴編輯的費心搜羅,才將這些應該屬於同一脈絡的篇章集於一書,讓讀者能完整品味。也期盼新版《獵女犯》的出版,能成為文學界重新評價陳千武小說成就的契機,看見他那略微生硬的文辭底下,也無法埋沒的小說靈思。』 (朱宥勳)
4.
今天本來該忙別的事情,但拿起《獵女犯》,就完全無法放下。
「台灣特別志願兵的回憶」。向大家推薦。

2023 年 5 月 1 日,13:50

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曾聖光的母親⋯在返抵國門當天的記者會上強調:「他(曾聖光)無法忍受,做不到袖手旁觀。這就是他的執著,讓我感覺有一種人,寧願為信念犧牲,也不願活在不公不義的世界」。
⋯⋯⋯⋯
烏克蘭台灣論壇把曾聖光稱為「永垂不朽的台灣英雄」。烏克蘭國會外交委員會主席梅列日科(Oleksandr Merezhko)轉推寫道:「榮耀歸於英雄!我們絕不會忘記曾為捍衛烏克蘭、台灣和全世界自由與民主而犧牲性命的台灣英雄(曾聖光)。」
烏克蘭勇氣勳章表彰處於生命危險之際,拯救人們和有價值物品的勇氣及英雄主義行為。該勳章由1996年時任總統庫契馬(Leonid Kuchma)設置,不分國籍皆可獲頒此勳章。

2023 年 4 月 30 日,22:30

B 閱讀C 出版P 隨筆
1.
寫故事的形式有很多種。寫成短篇小說,寫成長篇小說;寫成電影劇本,寫成電視劇本,寫成舞台劇…..
大衛.卡利 (Davide Cali)專長寫繪本故事,為繪本編劇。他寫了超過百本繪本、童書,創作豐富又多元,翻譯成三十多國語言,也在國際書壇獲獎連連。
繪本要表現得精彩,除了故事,重要的當然是畫家。畫家用圖像不只把故事具像化,更要延伸或擴大原來的文字故事,使得言外之意在新的維度展現;又或者,讓圖像和文字結合之後,產生化學作用而蛻變為一種新的故事。
所以寫繪本故事的人怎麼找到有默契的畫家合作,或畫家怎麼找到有默契的寫故事的人,很關鍵。
2.
讀大衛.卡利和莫尼卡.巴倫可 (Monica Barengo)合作的繪本,就能充分感受到他們彼此之間溝通的自在與流暢。
之前我們出版過他們合作的《白花之愛》和《毫無來由的那日》。
《白花之愛》將白花比喻為愛情,敘說愛情的到來及逝去。女孩在照顧花的過程中,體會愛的存在和對於愛有新的思考和領悟。
《毫無來由的那日》裡的主角則長了一雙翅膀,讓他很困擾且沮喪,直到有一天他發現了翅膀獨特的美麗,並遇上了一個女孩。
這個月我們出版了他們新創作的《作家和他的狗》,這部作品入選2022年《紐約時報》年度十大最佳繪本。
故事以一隻窩在懶人沙發的法國鬥牛犬作為開頭,牠悠悠哉哉地翻滾身軀和聆聽著在周遭的聲響。牠知道主人每天一早就會坐在桌前,甚至連衣服都不會替換,一邊喝著咖啡,一邊忙碌得打著字。
作家總在埋首寫作,狗兒陪伴在他身邊看出這個主人沒有生活自理能力,很令人擔心。所以狗兒開始想要給作家的生活帶來一些新的變化,只是沒想到給牠自己也帶了莫大的變化。
這是一部不論是否有養狗的人都會看得微笑起來,心裡也溫暖起來的書。
而這次的故事,是由莫尼卡.巴倫可起頭的。她說是因為她養了一隻狗,看這隻狗總是坐在她的書桌旁,等了又等,等她站起來,而插畫家的生活又常常需要久坐,所以她想畫一本狗的故事。
而大衛.卡利 (Davide Cali)很輕靈地就從一隻狗的視角,又講出了一個愛情故事——讓人看得會開心起來的愛情故事。
看過《白花之愛》和《毫無來由的那日》的讀者,請再看看這一本《作家和他的狗》。
五月,祝有情人都能相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