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塵縵中的光影 一九六○年代,韓國

E 人生回顧

地圖的疆域,總讓人有許多形狀的聯想。朝鮮半島,很像一隻兔子的左側影。
左側影的東南端,有一個叫作釜山的港口。如果漢城好比台北的話,兼具商港和軍港功能的釜山,就像是高雄了。

韓國地形多山,釜山更是丘陵起伏。因此,這個城市倒很好描述:一個港口;一條沿著海岸線蜿蜒的大馬路所形成的交通要道;一片倚山 臨海,高高低低綿延在山坡上的房子。

港口有個火車站。車站對面那片地區,叫作草梁洞。「洞」的概念,離「街」和「路」遠一些,更接近日本的「町」。這麼說來,在這個 丘陵城市裡,草梁洞真是名實相稱的一個地名。

火車站對面,越過交通動脈的大馬路,進去一點點,左右又分出兩段窄窄的街道,或者,根本就應該說是巷子。的確,這兩條窄得開進一 輛車都嫌擠的街道,韓國人都以「胡同」稱之,只不過,兩者內容都大不相同。
右邊這一條,是每個傍著海洋的城市都會有的,讓水手上岸玩耍的酒吧街。白天,街上只有零零星星的幾家雜貨店開著,門口坐著懶洋洋 聊天的歐巴桑,或媽媽桑。黃昏之後,「Red Rose」、「Beauty」、「Miami」等等霓虹燈就紛紛亮起,性感嬌艷的吧女,買醉的美國海軍和水手,就吆喝著,晃蕩著 ,把街道熱鬧了起來。在一九六○、七○年代,這條「德克薩斯胡同」在韓國洋溢著各種意義。
和「德克薩斯胡同」相對,左邊這一條,是另一種氣氛。大約從清朝的時候開始,中國人到釜山來的居住和活動,就以這條街為中心展開 ,所以,早年韓國人稱之為「清官胡同」。不過,我們都管它叫前街。

—-摘自《故事》

Comments

Previous
重逢 一九九八年,台北‧漢城
Next
媽媽
  • 對對,我還記得『元香齋』,因為劉老闆的3個小孩,分別與我跟姊姊同班,在釜山高、中、小學,一旦年齡相仿,就是同班了,因為每年級只有一班。

    我還記得Texas街,老師都跟我們說下課不要去那,因為那邊不適合小孩子去。我在釜山時,正逢80年代的學運,每天都要聞示威遊行的催淚彈,很慘。

    還有您說得前街那條往學校走過去的一段路,那家漢醫的兒子,也跟我是同班。再過去一點,就是買宣紙與硯台的文具店了,哈哈,好久之前的記憶喔。

    而文具行對面,就是爺爺所居之處,我爺爺名叫王忠聖,在釜山韓戰時代是布料商,老爸則在釜山海雲台開餐廳。還記得當時在釜山共有4家大型的中國餐廳,老爸與四叔就包辦兩家(中國大飯店),其他一家叫新天地,另一家忘了名字。

    我在韓國只住了4年半,最主要是隨父親而去,之後我就分別在台灣與美國長居。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