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o hero

康健雜誌:晨起,得到朝陽的祝福

O 活動與新聞報導

郝明義掌控了早晨,人生獲得調整,變得更自在、愉快、健康。

文.李瑟     

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是標準「晨型人」,每天早上三或四點就起床,做他喜歡做、想做的事,就是看書,什麼書都看,有段時間研究佛理,最近在讀《五代史》,「想寫武俠小說,」他小聲解釋了一下,看樣子不久他又會有作品問世了。

整個上午他都在家,可以專心做很多事與思考,下午一、兩點才進辦公室,然後回家吃晚餐,陪5歲兒子玩耍講故事,常講著講著就一起睡著了。9點睡就3點起床,若10點睡就4點起。

身為老闆卻只有下午在辦公室,變成同事們的工作也要有計劃、有效率,早早訂下來哪天要給他看封面、看合約等等。「你一定要把時間隔出來,再在這個大塊空間裡分一個個小塊,事情一樣做得完,」他很有自信地分享經驗,非常不同於一般企業人士「加班綿綿無絕期」的惡性循環。

這樣的生活大約十年前開始,而在小兒子出生後完全實踐。以前他每天工作到半夜三、四點,毀了第一個婚姻,後來為了回到顧及自我與家庭生活而改變。

出乎意料也逐漸改善健康,從以前「每月一(感)冒」,現在幾乎不感冒。且身體奇妙地想要多食蔬果,進入吃「方便素」的型態。

而他也在本月推出主張「早起心身健康療法」的日本醫師稅所弘所著的《100天內變成晨型人》,推動這種新生活型態。

有效利用早飯前的時間

「晨起」比「早起」還要早,指的是5點以前,好處很多,從頭腦好、靈性高、胃腸好……一直到長壽。

稅所弘研究,每天早上5點鐘是人類頭腦最清楚的時刻,同樣睡八個小時,9點睡5點起,比12點睡8點起的人多了三個小時的黃金時刻,百日、千日累積下來,影響甚鉅。

因為這是使頭腦清晰的荷爾蒙活化的時間。腎上腺素與腎上腺類皮質素從天亮開始依序增加分泌,早上7~8點到高峰,相互作用增加精神與身體雙方的活動力。

很多人利用深夜做報告、唸書,以為夜晚比較能夠集中注意力。稅所弘認為,夜型人的注意力的確很高,但沒有持續性,而且時間愈晚、集中力愈低。如果在兩種荷爾蒙的分泌降低的時間從事腦力工作,效率是會下降的。

所以如果想要從事創意相關工作,或是希望有效率的學習,就要改成晨起。

除了頭腦清明,也會感受元氣,提高靈性。早上看朝陽,實際感受到太陽照耀生命的力量,找回遺忘已久的感性,自然而然受到大自然的賜予。

前日本文部大臣小杉隆,每天早上5點起床,慢跑或騎腳踏車上班,發現利用早上的時間思考,特別容易積極正面、往前看。所以每逢面臨迷惑事情,或是需要做重要決斷時,永遠選在早上思考。

早餐也會變得很美味。早早上床睡覺,沒有吃宵夜的必要,醒來時,肚子空空的,有充裕的胃口與時間,好好咀嚼與品味,對消化器官很好,並且使營養的吸收率提高。

稅所弘歸結,健康的人必是晨型人,反而常感冒、常請假的人大多是夜型。

晨型人也多長壽,日本百歲人瑞九成是晚上8點以前就寢,清晨4、5點起床,「百歲人瑞沒有夜貓子,」他說。

書中提出早起妙招:

起床時間以30分鐘為單位,慢慢改變習慣,如果平常習慣把鬧鐘設定在7:30,就改成7:00,持續一、兩週後再提早到6:30,逐步往前提早。

活用三個鬧鐘,並且在聲音最大的鬧鐘下方,寫著當天預定要做的事。

多按摩幫助成為晨型人的穴道:合谷、風池、腎俞、三陰交、足三里。

從春夏開始改變習慣,體溫溫差不會太大,容易起得來。

這幾天正是春夏交接時,最適合改變作息型態,邀你一起來追求改變。

 (本文刊登於2008 年5月號的《康健雜誌》)

當代藝術新聞:告別過去 台灣的新價值觀即將誕生

O 活動與新聞報導

孫曉彤/台北專訪(刊登於《CANS當代藝術新聞》2008.05 No.40 

今年的二月底,也就是台灣總統大選的前30天,台灣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發起了一個別開生面的活動--「我們的希望地圖HOPEMAP.net」(hopemap.net),在這個台灣人民面對未來方向的選擇關鍵時間點,以「希望」之名作為號召(任何人都可以在網站或是固定的蒐集點發表自己的希望),預計匯集300萬個希望,拼成全球第一幅web2.0的網路拼圖,並將根據群眾所提出的「希望」編輯出版成一本《希望之書》,提供給即將上任的新總統做為參考,「這是一場預告台灣新價值觀即將來臨的選舉,而我們每個人都參與了這個過程。」郝明義說道。 Keep reading

代記克拉克—-《2001太空漫遊》的譯序

B 閱讀L 人物

在我們的希望地圖進展到很忙碌的一天,有記者打電話來告訴我克拉克過世了。除了那天匆匆談了幾句之後,一直沒什麼時間反應.今天想到應該先把我曾經翻譯的《2001太空漫遊》的譯序拿出來,貼在這裡.
-----------------------------

一九六八年,《二○○一:太空漫遊》的電影和小說分別問世,各自奠定了在影史與小說史上的地位。

一般而言,電影和小說總有主從之分,或是電影改編自小說,或是小說延伸自電影。但是《二○○一:太空漫遊》卻十分特別。正如克拉克在本書序裡所言,起初他們是想在「著手那單調又沈悶的劇本之前,先來寫本完整的小說,盡情馳騁我們的想像,然後再根據這本小說來開發劇本」,然而,後來他們卻「小說和劇本同時在寫作,兩者相互激盪而行」。最後,在一九六八年春天,電影和小說幾乎同時問世──電影早了幾個月。

也因此,《二○○一:太空漫遊》的電影和小說一直被視為各自獨立的創作,談到電影,大家會說是「庫布利克的《二○○一》」,談到小說,大家會說是「克拉克的《二○○一》」。的確,雖然在講同樣的一個故事,但卻各自具有不同的生命,是完全不同的個體。
Keep reading

希望地圖報33:從M和Y的故事回顧

H 我們的希望地圖

希望地圖報
第33號  2008年4月11日
從M和Y的故事回顧
──總結報告之前的最後一份希望地圖報

親愛的朋友:

我們的希望地圖從選前三個星期開始的活動,到今天,四月十一日,就要告一個段落了。每天發一份的希望地圖報,今天也是最後一份了。

Keep reading